跳槽教授:少数大学功利化幻化出的“怪现状”

2017年04月05日 10:13 新华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华每日电讯》关于“职业跳槽教授”的报道引发舆论热议《新华每日电讯》关于“职业跳槽教授”的报道引发舆论热议

  《新华每日电讯》3月31日推出的《高校“挖人大战”下的“职业跳槽教授”》调查组稿刊发后引起舆论热议。不少业内人士及读者担忧,“职业跳槽教授”将给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才队伍的稳定等带来负面影响。其中,尤需防范假借“人才流动”之名,滋生“新型学术腐败”之实。

  组稿引发共鸣

  连日来,本报稿件经《半月谈》、新华视点、瞭望智库、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学术中国、青塔、麦可思研究等新闻媒体、学术公众号及官方微博转载引用。在新华社客户端,“职业跳槽教授”组稿累计阅读量已超60万次;在网易新闻客户端,网友对组稿跟帖评论量已达1.8万余条;在百度上,“跳槽教授”已经成为热点。

  新华社客户端读者对“职业跳槽教授”提出批评,认为其“科研精神全无,名利皆收”;另一方面,也对高校恶性挖人的行为提出质疑:“挖来挖去的土永远没把原来的坑填好。”

  舆论反映,不少读者身边都出现了“职业跳槽教授”,此现象并不少见。有网友说,“他们(职业跳槽教授)跳的不是槽,是对规则的漠视。”还有网友留言感叹:“教授跳来跳去为名利,高等教育咋变成了个人跳板?”

  稿件中提及“职业跳槽教授”蜻蜓点水、狡兔三窟,为逐利、为谋官而动,一些省属院校更是成为“重面子不看里子”的“重灾区”。对此,一位来自东北某省属大学的教授不由得联想起该校前几年重金引进了一位“天价人才”,给他主任一职,却依靠“吃老本”多次上报省里奖项,“这样的人会孜孜于教学育人?恐怕只会孜孜于科研经费。”

  网易新闻客户端网民“why201213”说,“土博”被矮化,“海归”车轮转,科研基础力量的培养堪忧。目前一些高端实验室人员流动极大,个别教授拿了项目,大把捞钱;而真正从事研究的硕博生,却拿着一纸用工合同自危。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4月3日晚对本组报道进行了跟踪评论,目前阅读量已超10万次。微信网民“董彦平”留言说,之前公司在某地租厂房,房东就是大学教授,打着教研名号,拿着科研经费,还收着房租,其实什么都没做。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舆论认为,“高校人才政策的空心化与功利化”使得每一所高校深受“金帽子”思维之害,亟待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评论认为,“职业跳槽教授”现象其实是少数大学的功利化幻化出来的一种“怪现状”。人性中的功利被大学的人才引进政策放大了,应尽量避免此种浮躁。

  新华社客户端读者认为,正确的“人才观”,不仅在于对方能做出多少项成果,也要看他能够为你培养多少人才。有评论说,引进人才时“看面子不看里子”,极易造成人才“水土不服”——不仅无法真正促进学科建设发展,反过来还会使得一批潜心研究的中青年学者缺少发展平台,造成客观人才流失。

  长江网刊文说,教授频繁跳槽,是高校的人才选用、培养体制机制所造成的。招聘人才是一个方面,而自己培养人才也是一个重要途径。也有人质疑因教授跳槽造成的科研经费浪费、亏空:“一个工程项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都需按法律处理。一个教授跑来跑去,围绕他的大量科研经费被闲置,谁来负责?”不少业内人士提出,由此滋生的“新型学术腐败”苗头当警惕。

  健全教师诚信信息平台

  舆论建议,治理“职业跳槽病”需用制度规范,要健全教师信息平台、调整高校人才考核政策。

  《南方日报》刊文称,高校吸引人才的一大关键因素是科研实力。“一掷千金挖人”荒废科研硬实力建设,也会吓跑真正有志于学术的人才,稳定高校科研队伍,高校还需改变自己的选人用人制度。

  南方网有评论说,对“职业跳槽教授”等群体说“不”,当用制度规范。建立和完善职称评定、人才流动、人才招聘制度,要以大局为重,既充分调动人才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确保人才流动秩序正常。有网民认为,相关教育系统也应当建立健全教师诚信信息平台,供用人单位选择时评判。

  多位高校工作者认为,真正的学者,是集合人品、道德、价值观高度的代表性人物。减少“职业跳槽教授”的出现,还在于对教授的评价、聘任机制等做出改变,不能简单地将“双一流”定义为论文数、国际评估或知名教授人数,要淡化由“名头”而来的“高附加值”。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闫睿、袁汝婷

  原标题:“跳槽教授”:功利化幻化出的“怪现状”

  责任编辑:黄晓冬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教育官方微博 返回首页

新浪教育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2970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7989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