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电机系于歆杰:在线教育让一粒种子开出不同的花

2017年04月25日 14:00 新浪教育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2017年在线教育奖励基金(全通教育)颁奖典礼将于5月10日在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举行。届时,百余位获奖人将带着对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走进荣誉的殿堂。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背后,有哪些睿智的思考、动人的故事?为寻找这些闪光的珍珠,我们分赴全国各地,走进教育一线,特推出此系列报道。

  ——编者按

  五年前,一场慕课革命如恒星爆炸般在教育领域掀起巨大的火花,火花之下有人认为慕课会冲击大学校园的围墙,甚至有人断言慕课会使实体大学消失。五年之后,大学还是大学,曾被寄予厚望的慕课似乎也在绚烂之后归于平淡,但慕课却以此为契机开始在中国的大学内生根发芽并开始了快速发展,更出现了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名师名课。

  于歆杰老师和他的慕课《电路原理》就是其中之一,从13年课程上线到现在,已经让近16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5万名学生学习到了来自清华大学的《电路原理》课程。《电路原理》的学生不仅仅跨越了空间上的界限,年龄的差距也变得不重要,在这门课中,下至13岁上至72岁的人都参与到了学习过程中来。

  作为主讲教师,于歆杰老师眼中这门课程如此受欢迎的秘诀是什么,他在接触慕课这几年以来又有哪些感悟和收获,在他看来繁华过后的慕课将会有怎样的发展?为此我们采访了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在线教育奖励基金(全通教育)在线教育先锋教师奖获奖人于歆杰老师,请他来跟我们分享他和慕课的故事。

  敢为人先,痛并快乐着

  记者:作为清华大学首门慕课负责人,第一次吃螃蟹的感受如何?

  于歆杰:第一批吃螃蟹的机会是我们主动抢来的。在2007年的时候,我们就把课程做了全程的录像并主动放到网上。2013年清华大学要建设慕课,我觉得在这种形式可能会比以往的网络课程更近一步,就主动申报了。螃蟹的味道还是挺鲜美的,但是吃螃蟹就得先把壳掰开,还得去掉不能吃的东西,这跟我们制作和运行慕课的过程都是类似的。在开始做慕课的时候,对于怎么做才能吸引来自全世界的学习者,要用什么样的呈现形式、知识结构,后期怎么运行,还有对于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学习者等等都是不了解的。这些都是在慕课制作和运行过程中,通过自己学习和跟学生的沟通来掌握提高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是痛并快乐着的。

  记者:分享一下制作和运行一门优秀慕课的经验。

  于歆杰:我们在制作和运行一门优秀的慕课的经验总结起来是这样的:要梳理起自己课程的内容优势,要梳理起自己课程的结构优势,要梳理起自己课程的形式优势。学生凭什么对这个课程感兴趣,从根本上是对你某一些讲授的内容感兴趣,这是你的优势。从结构优势来讲,这些知识被怎样的组织起来,可能让学生能够更容易学懂或者对它有感触,这是组织技巧。从形式上来讲,针对不同的知识点或者不同类型的课程,选择更适合的呈现形式。一门慕课,在制作过程中把自己课程的这三个优势要想明白,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做成一门优秀的慕课。

  记者:慕课当中有特别重要的一项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因为隔着镜头,没法面对面交流,您在慕课课程中是怎么来和学生互动的?

  于歆杰:在慕课制作和运行中还是有一些技巧的。我们在录制视频过程中,采用了交互式比较强的手写录屏的方式,相对于讲一个PPT,老师在屏幕上用手写的方式交互式会更强。除此之外,我们每讲一段视频,就会问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前面的那个视频里,同时这个视频就构成了下一个问题。我们用若干个视频和问题的嵌套,构成了一个类似于在教室里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场景。学生在学习慕课的时候,当老师问了一个问题,无论学生答对与否,他会期待老师接下来会讲解,这样会增强学生的黏性。

  除此之外,在运行过程中,除了维护讨论区的FAQ,我和我的助教很注意保持学生的活跃度。我们几乎从来不主动的直接回答问题,学生问了一个问题以后,助教会来把这个讨论延续下去,这样的话,就会让学生觉得被关注,被围观。我相信很多主动在网络上有学习行为的学生是喜欢这种被围观的感觉的。

  服务社会学习者,慕课根本原动力

  记者:很多老师教学和科研任务比较重,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在慕课上,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于歆杰: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李晓明老师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说法:根本上来讲,就是这个社会都是一群发烧友来推动的。在慕课这个领域里,如果发烧友能够把课程串起来,让很多人能够逐渐的受益,以通过这种形式来服务社会的学习者。相信这个理念是会让更多的老师能够接受,并意识到慕课的重要性。除此之外,管理者的角色或思路要有一些转变。现在很多学校要做这个事情的根本出发点是教育部的文件,并没有把它看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目标。如果整个的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除了把校园里面的学生教好、把科学研究做好之外,能通过这种形式来服务社会学习者,并建立起一个长效机制,这种现象是可以改变的。

  记者:您平时怎么协调您用在教学和慕课上的时间?

  于歆杰:一开始在做,前几次运行过程中,应该说慕课投入很多时间,每天都要投时间,做得时间每天要投很长时间。运行过程当中,每天要投入一个小时左右,现在平稳了,每周用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上平台去看看就可以了。事实上我现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在做教学和科研。我可以给有做慕课兴趣的老师,提一个建议,做慕课是一次性投入时间精力比较大的一个事,然后它后续的投入时间精力还是比较小的。而且它带来的后续的影响是一个缓慢增加的过程。这个投入产出比,还是挺大的,是值得做的一件事情。

  记者:您认为慕课怎么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学习者?

  于歆杰:我们现在的慕课都是在大学里现有课程的网络版,它的基本架构还是基于大学里上的课。而社会学习者,他的兴趣可能不是建构在一个课上,而是建构在若干知识点或者若干门课程中的若干个知识点窜成了一条能力线。如果很多优秀的慕课,都能够在自己授课课程的知识点做碎片化的基础之上,把知识点之间的先后修关系梳理清楚,并且不同课程之间的接口知识点也能梳理很清楚的话,事实上就可以帮助社会学习者跨越课程的体系结构,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内容,灵活地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学习者。

  记者:现在的慕课完成率和通过率都不高,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于歆杰:我们这些老师做慕课的根本原动力是:一个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除了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之外,很重要的一个职能是社会服务。而把象牙塔里的知识向社会学习者开放,就是一个非常生动具体的社会服务。慕课通过率和完成率比较低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首先作为社会学习者,他就未必需要完整的学习一门课程,他很有可能只是从课程中选择一部分感兴趣或者需要内容来学习。对于一个慕课来讲,过多的强调通过率和完成率,意义不是特别大。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指标不重要,怎么让一门慕课通过率和完成率更好一点?从制作者和运行者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内容要做得更新颖一点,形式上更吸引人一点。另外,现在很多慕课还依然是一个老师校园课堂的微缩或者精简版,这不一定能完全适合社会学习者的需求。应该有完全不同的知识传授方式,比如基于游戏的、基于群组化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需教师主动做转变

  记者:从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与学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您觉得老师需要做哪些改变?

  于歆杰:如果说有很多的核心或关键的基础课程,都有大量的优秀慕课在运行,对很多老师的课内教学是有挑战的。这个挑战不仅仅是对别人挑战,同时对自己的教学也构成了挑战。因为学生会明确的知道,这门课就是这个老师用这种形式讲,于是当学生能够躺在被窝里舒舒服服的看慕课的时候,他为什么会来教室里来听你上课呢?这件事,不管老师喜欢不喜欢,都已经发生了,而且未来会越来越明显的发生。那我们怎样改变,才会使得我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更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这种模式就能够做到。怎么合理地利用课内时间,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好,这一点是老师安身立命的必由之道。

  老师最大的改变就是要主动把关注点转到讲授方式的转换,要尝试着采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在相同的90分钟的时间里,相对于传统的讲授方式,学习成效能更高。对于大多数的老师来说,如果从内心里没有觉得自己当前的讲授的方式需要改进的话,那没有人会逼着你一定要改。只有老师自己觉得也许还有更好的方式让学生能更多的受益,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我们这些老师,能面对面的解决学生在学习课程中的一些困难,我觉得这是最浅层次的老师的价值。除此之外,更高水平的老师,能把自己的科研实践经验、教育理念等融入到学生的培养中。如果学生可以通过慕课学基础知识了,那在课堂里就可以更好地来呈现教师的美、教师的科研水平、对教育教学的理念等等,学生也能够对教师有更深的理解,对教师的依存度就会更好。

  记者:您认为未来线上教学会取代线下教学吗?

  于歆杰:完全取代我觉得不可能。古今中外,自人类有文明史以来,真正能够完全通过图书馆自学成才的人很少,学习过程真正的核心和精髓还是在于交流。大学,对于学生来讲,最主要的职能是能够跟比他高水平的老师和跟他水平接近的同学沟通和交流,在他们的辩论和讨论过程中成长,这一点我觉得慕课是取代不了。但我们说慕课是有革命性的,这话是有道理的。革命是一个及物动词,必然是谁革谁的命。我觉得慕课这种新型的知识传播途径,它相对于以往的网络课程、数字图书馆,教室上课等有很多的好处,比如说学生即时学习、按自己的定制化学习。既然有这些好处那它会革什么命呢?如果说一个老师还在按照自己的既有模式来上课,而他的学生已经即时地转到数字化、移动互联时代的学习方式的话,这个老师的教学模式会逐渐地被革命。

  混合式教学,让慕课在不同校园内开花

  记者:电路原理慕课是怎么在不同学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

  于歆杰:从2014年开始起,我们花了很多很多的精力来做混合式学习。怎么能让来自清华的电路原理慕课,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大概20多所,一本、二本,甚至高职的学校都能够用上而且都能用的很好呢?第一,慕课本身定位社会学习者,这个定位就使得慕课资源从客观上来讲,给很多学校就能够用上。第二,就是不同学校的老师用相同的资源的时候的目标和定位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清华大学,有一种模式是用慕课资源来训练学生的创新,我们就是完全的翻转课堂,学生课前就把慕课的内容全学完了,老师课堂上一点都不讲,学生就在那讨论,这是一种模式。还有的学校用混合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外有一点点学习,然后课堂上通过讨论,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觉得原来学习还是有点意思的一个事情。每个学校的定位不一样,采取的措施不一样,能够达到不同的效果。我大概在去年说过的一句话:一粒相同的种子,比如说来自清华的慕课资源,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校,用不同的方式来种,可能会开出不同的花。这是我们这几年推广慕课资源应用得到的一个意外之喜。

  另外,虽然我很喜欢我做的慕课资源,但是我并不认为我做的资源是独一无二好的,我非常渴望大概有三四个,四五个,甚至十个优秀的电路原理的慕课资源都被不同学校用上。这件事要想能做成,最关键的是实施混合式教学的这些老师要对混合式教学有期待,发自内心地对传统课堂讲授这种知识传播方式不太满意,希望通过混合式教学来寻求一种突破。

  记者:您认为中国慕课发展到了哪个阶段?下一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

  于歆杰:我的体会是,量还没有我想象那么大,还需要拓展学习者的范围。现在是一个瓶颈期,这个瓶颈期要顶过去,就会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目前中国范围内,各个慕课平台人数加在一块,大约有一千多万,这个数量还是可增加的。怎么能增加呢?可以通过校内外的打通,还有知识和技能打通。我们现在很多课程都是基于校内的知识的,未来我相信会有很多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慕课。还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甚至我认为对老年人,也可以有专门的慕课,把受众做大了以后,才能够有所谓的细分化市场。

  采访手记:

  人们曾对慕课有很多期待,希望它的出现能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很多问题。然而当慕课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客观的摆在了人们面前时,热度开始褪去,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对它是否过于高估。但以于歆杰老师为代表的一批人,却无视外界看法的起起落落,坚定的探索者慕课在中国的发展之路。

  坚定,是于歆杰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这种坚定不仅仅是对一直以来所从教育事业的坚定,还有对前方未知勇于探索的坚定。除此之外,还有睿智。这份睿智体现在于老师对慕课建设运营的洞悉上,体现在这次采访的每一次交流对话中。于是我开始明白,能真正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还是那个在你的记忆里一直喋喋不休的师者。

  相信在许多“于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育一定会越来越好。让我们期待,中国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作者:Kangnie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教育官方微博 返回首页

新浪教育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3027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8050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