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考上大专,第一个从盲校专升本,第一个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在校大学生,她开创了江苏省盲人学生一个又一个先例,开辟出一条崭新的人生道路。
6月19日下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大三学生张琪拿到属于她的一本教师资格证书,“惊讶又高兴”。
出生时的意外让张琪双眼自此失明,双胞胎姐姐视力则好一些。不过,在家人悉心关爱中,姐妹俩同样健康地茁壮成长。
电子琴、钢琴都过十级
父亲是江苏省句容市高中音乐老师,张琪从小就喜欢听他弹钢琴。大一点了,她跟着电视上的节目在家自己慢慢地瞎琢磨。第一次完整弹出一首歌曲时,特别开心。
到了上学的年龄,张琪提出要学琴,外公送她去了秦淮区少年宫学电子琴。老师没教过盲人,外公就陪着她练。看不到键盘,张琪把61个琴键顺序都记下来,只要听到声音,就知道键盘的位置。
“那时候就是个兴趣爱好,不过我性格是比较要强的,觉得既然学了,就要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起码像普通同学那样练好。”她把每支曲子的曲谱都记在脑中。
小学四年级时,电子琴达到十级,张琪又开始挑战钢琴。钢琴不仅琴键更多,曲谱也更复杂。张琪买来了录音笔,把老师上课的内容都录下来,听着录音练习。虽然学起来吃力,但她下着苦功,老师夸“比正常孩子弹得好”。如此,也顺利通过钢琴十级考试。
其实,张琪最喜欢的是唱歌。7月下旬,她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学琴也是因为可以把喜欢唱的歌弹出来,“那旋律特别美”。
来到南京盲校后,张琪就加入了学生合唱团。她唱了10年的二声部,堵着一口气,有一天一定要唱主旋律。伴随一次次的打击,加倍地刻苦练习,琢磨唱歌的技巧,她坚持着。
初三的时候,因合唱团没有合适的人能担当起领唱和独唱的任务,张琪第一次登台领唱。而这一次的经历,渐渐给了她学习声乐的自信。
初中毕业后,为了继续读书,张琪只能到盲校上中职学推拿。“学推拿的时候,我不喜欢,觉得也不适合。我离不开音乐,音乐会带给我一种力量。”
中专二年级,张琪被推荐给南京艺术学院声乐教授顾雪珍,成为她艺术生涯的真正起点。顾教授不因为张琪是盲人而对她有丝毫放松,甚至更为严格。她知道,音乐对张琪的人生意义远远超越其他人。
本科时考取教师资格证
2014年,张琪中职毕业,面临又一次升学考试。那时,同学有的选择去诊所或保健中心工作,有的选择去盲校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合办的大专班继续学习,而张琪决定参加高考,报名了江苏省音乐类考生的高考专业考试。
“(周围人)90%都觉得我一定考不上。因为在我之前学校没有人考普通大学,我们这个中专是学推拿的,没有文化课。”
几位盲校的老师尽力帮着张琪复习。“当我想放弃的时候,会有一个更强大的力量说,你都走到今天了,一定不能放弃。既然不喜欢推拿,不想一辈子做不喜欢的事情,为什么不试一试。”
那年高考,教育部首次使用盲文试卷。河南考生李金生是全国唯一参加普通高考的盲人考生。江苏省是独立出题,没有盲人试卷。张琪的外公张映之找到了江苏省教育厅,申请让张琪参加高考。
经教育部特批,教育厅组织南京特殊师范职业技术职业学院(2015年升为本科,更名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出题,为张琪专门开设了一次高考。张琪顺利通过考试后,被该校的音乐学院录取。
但作为学校第一个盲人融合教育的大学生,她没有专门的教材。“首先上课40分钟你必须精神高度集中,用录音笔把课程内容录下来后,要花好多时间整理,很多东西得自己写下来,才有办法复习。”甚至,她的部分盲文笔记还填补了国内该课程盲文版本的空白。
2015年8月,顾雪珍鼓励张琪参加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萨尔茨国际音乐舞蹈艺术节。张琪准备了一首女高音参赛曲目——《春天的芭蕾》获得了声乐比赛的一等奖。
大专毕业前在特殊教育学校实习期间,张琪觉得自己适合做音乐老师。于是,顺利通过了专升本考试,她成为了江苏省第一个专升本盲人大学生。张琪普通话一级乙等,但此前教育部门只对特殊教育学校在职盲人老师发过教师资格证。经研究,参照特殊教育学校,张琪又成为了江苏省第一个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在校盲生。
张琪说自己是一个“幸运儿”,每一次的冒险决定都有着老天多给的那一分眷顾。一路走来,家人的爱与陪伴是她最大的财富,而老师的谆谆教导也是她最大的动力。
此外,张琪也呼吁社会更多关注残疾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帮助盲人真正融入社会,“其实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做的”。
[对话]
“眼睛正常的人能做的事,我也都能去做”
澎湃新闻:是怎样的机缘让你接触并喜欢上了音乐呢?
张琪:小时候喜欢听电视里的音乐节目,后来发现电视上放的一些歌曲,我听几遍就能自己唱出来。因为我的父亲是音乐老师,所以我也从小就能接触到钢琴。有一天我发现我唱的这些曲子,也能在钢琴上弹出来。虽然一开始会弹不对,但弹了几遍之后发现和我听到的旋律一样了,就觉得很奇妙,那个时候就想学钢琴了。
澎湃新闻:学琴期间哪件事让你印象深刻?
张琪:我的老师对我特别宽容。有一次练个曲子,好像是因为和外公生气了,我就没练。结果上课的时候没有弹出来,我以为会被老师说一顿,但老师发现之后说,没练就是没练,你也得承认啊。说完,他就又一句一句重新教我,特别耐心,也让我特别难忘。
澎湃新闻:像学琴的时候,参加高考的时候,很多求学关键时刻,都是外公鼓励你坚持下来的。
张琪:外公是一个特别严厉的人。我从小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很多想法都是他教给我的。从小他灌输给我的一个观念就是:不能因为自己眼睛不好,就不去努力。在他看来,我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他是不会允许我去偷懒的。
不过,当时我说要去考普通的大学时,外公其实也曾劝过我说,不是你想做的所有事情都会成功的,因为没有人走过这条路,很可能会失败。但他虽然这么和我说,心里还是很支持我,会为我做特别多的努力,默默地付出。
澎湃新闻:除了外公,声乐教授顾雪珍是不是对你也特别严格?
张琪:顾老师真的是特别严厉的人,但其实我最难忘的就是他的严厉,最感谢的也是他的严厉。
我第一次去见他,就很直接告诉我,我的声音条件很好,但是唱得很不好。他不会像其他老师那样委婉含蓄,他也不会给你留退路。我记得维也纳的那次比赛,顾老师为我选择了演唱难度特别大的《春天的芭蕾》,对当时的我来说挑战非常大,我本想换个更有把握的,顾老师不同意,说参加比赛选择普通的曲子,你就不可能比别人好,你要是去,就必须得选择难度大的,要不你就别去。(笑)
澎湃新闻:现在的你性格开朗。在成长过程中,你如何逐渐接受了自己的失明?
张琪:其实在我小时候,所有亲人待我和我姐这对双胞胎都是一样的态度,没有人说我是特殊的,更多地把我当普通孩子,所以我自己也不觉得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后来遇见一些小伙伴,都是普通孩子,开始会说我眼睛不好或难听的话,我才觉得自己和别人是有些不一样的,也会有了些自卑那样的负面情绪。那时候,父母和老师就开导我说,和你一样的孩子有很多,特别在乎别人怎么看只会让自己更痛苦,而且也并不能解决问题。事实已经存在,开心地过也是一天,悲观地过也是一天,那为什么不享受生活,换一种角度来看呢。
我小时候性格很内向、胆小、不爱说话。之后,我去了盲校,遇到了很多同样境况的小朋友,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接触的人多了,经历的事也多了,心态也就好很多了。
澎湃新闻:你在什么时候意识到了音乐对自己的意义?
张琪:考大学的时候,我清楚认识到了,其实音乐已经融入到了我的身体里,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前虽然也很喜欢音乐,想着可能走音乐这条路,但是不曾有过没它不行的感觉。无论开心还是迷茫,我都离不开。在我消极的时候,音乐会陪伴我,带给我力量,帮助我做出选择,这可能是让我一直坚持下来的源动力。
澎湃新闻:你创造了江苏盲生的多个先例,觉得自己为什么能做到这些成就?
张琪: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多么优秀或是多了不起,我真的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只是想眼睛正常的人能做的事,我也都能去做,就是有这样一个信念。我不愿意因为眼睛不好作为不去努力的一个借口。可能过程中我会付出更多,遇到困难更多,但我觉得没有什么事是不可以的,只要你想做。
澎湃新闻:学习音乐有很多发展道路,为何最后决定去报考教师资格证?
张琪:一部分原因是我的父母都是教师,从小我对这个职业就非常向往。但后来发现,对于盲人来说,想要做教师真是太难了。
另一个原因是,很多盲人都热爱音乐,而且有很高的天赋,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帮助到和我一样喜欢音乐,也想做与音乐有关的职业的盲人,在音乐前进的路上找到方向。
澎湃新闻:你所了解到的盲人群体就业时的处境是怎样的?
张琪:80%—90%的盲人都会从事推拿,很少有做别的职业。虽然现在有一些去开网店或做音乐,但全国都少。社会对盲人群体有一种固有思维,多数人觉得盲人就应该去做推拿师,很适合,也就没有提供更多职业上的选择空间,也很少有人会关注到这个问题。其实,不是每一个盲人都适合做推拿的。
而没有选择从事推拿工作的盲人,毕业之后就业也是困难的。首先不选择推拿这条路,就是一个很冒险的决定。如果学了推拿,起码能找到工作,生活有了保障的。不做推拿,没有人走过的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摸索。
澎湃新闻:接下来对自己的教师生涯有什么规划吗?
张琪:我想回南京盲校,那里是我的母校,也是我音乐梦想起点的地方,所以想在那帮助更多的人,但我也希望能教普通的学生。因为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就觉得我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区别,不是说我就只可以教盲人,只要通过努力,我有了足够的能力,也可以去教普通的学生。不用把界限设定得太狭窄。
澎湃新闻:对今后自己的学生、对即将踏上你走过的这条路的人,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
张琪: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无论能不能成功,你都要去做一些你能够做到的事情。你的能力比你想象的更强,怕的是不去行动。只要一直在努力的路上,总有一天会有所收获。
原标题:江苏在校盲生获教师证第一人:想教普通学生,愿社会多给机会
责任编辑:余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