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常入手旅游都能“情境教学”

2017年08月19日 13:19 新闻晨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今年以来,古诗文热潮席卷全国,但究竟如何阅读、学习,许多读者心中还存着问号。昨天,在2017上海书展的一场题为“今天怎样读古诗文”的讲座上,复旦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中文系主任、教授陈引驰,上海江东书院创始人、“宝宝念诗”公众号创始人韩可胜,分享了他们对古诗文阅读的理解。

  学古诗词不怕忘

  许多人认识韩可胜是从公号“宝宝念诗”开始的。在这个创建于2013年的公众号里,韩可胜与读者分享古诗词鉴赏的美文、美图,收获了一大批拥趸。而在与读者的交流中,韩可胜发现,求快、求量,是很多读者共同的问题。“有的读者很从容,跟着我们一起学,两三年下来诗词会两三百首,很多古文都会背; 也有比较急功近利的,但想要在一年内学两三百首古诗词并不现实。”他认为,读诗词重在积累过程,远的需要五年十年,近的也至少要两三年。

  许多读者曾向韩可胜提问,今年学的诗词,明年可能就忘了,怎么办?“你学了一首诗,明年、后年再复习,这当然是最好的方法。当然,即使你真的忘记了,也没有关系。”在他眼中,只要读过古诗文,未来总有机会唤醒诗心,“我女儿15岁以前可以背七八百首诗,但等她到国外读书了,忘记一半都是有可能的。这没关系,将来她生活相对稳定了,她会在新的场合再次遇到诗词,感受美感,因为诗词已经在她心中种下了种子。”

  至于读诗时如何平衡数量与理解的问题,韩可胜认为,抓住10岁以前的记忆黄金期,让小朋友多背、多记是可取的,即便他们不能充分理解,也无伤大雅,“比如我女儿以前不理解‘二月春风似剪刀’,到10来岁她自己就明白了。”但唯数量论英雄则不可取,“诗词可以滋养生活,却不是生活的唯一,绝大部分人未来会进入各种行业,能做到有积累就行,没必要强迫孩子背三百五百首,学习不是为了显摆。”

  读诗也能“情境教学”

  有了读诗的心,但在阅读材料和方法上,到底应该如何入手?韩可胜说,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兴趣有针对性地选择。同时,中国古诗词特别适合“情境教学”。“外出旅游就是很好的机会。我带女儿去庐山,背《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去西北,我们背‘西出阳关无故人’。一次旅游四五天,至少能背10首,而且在现场背的诗歌印象特别深刻。”

  如今也参与线下古诗文教学的韩可胜认为,千万不要把孩子关在家里、板起面孔背诗,“小朋友们在一起是会互相感染的。我参与了很多公益课,孩子们出去看到梅花,我们就谈‘墙角数枝梅’,看到荷花就谈‘接天莲叶无穷碧’,千万不要为了背诗而背诗。”

  对于如今的古诗文热潮,学者们也有自己的思考。陈引驰认为,新媒体助推诗文热,当然是件好事,“通过文学的方式去了解民族文化的精神、情感和思想特点是很好的,因为文学最丰满,对生活也更有启发。”韩可胜也表示,希望有更丰富的节目类型出现,“现在古诗词的节目也很多,但我希望不要只是竞赛。我希望诗词一直是一件美的事情,滋润大家的生活。”

  责任编辑:张佳睿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教育官方微博 返回首页

新浪教育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7023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10013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