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不能只为了逃避高考送孩子出国

2017年11月30日 15:39 新浪教育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11月27日,新浪2017中国教育盛典国际教育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由新浪教育主办、博辞广告协办,主题为“智建国际教育生态圈”,来自国际教育行业的20多位顶级从业者共同探讨了当代国际教育方法论。

  低龄留学火爆,中国家庭应该如何规划国际教育之路?随之,中国留学生群体成为世界最大,不断发展健全的国内留学服务如何共生共赢?而宏观层面,新民促法发布,国际教育行业如何度过洗牌阶段?

赛尔教育集团副总裁 孙丽赛尔教育集团副总裁 孙丽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嘉宾发言实录:

  主持人:非常开心各位参加我们的教育高峰论坛,非常荣幸能够跟各位教育领域的翘楚坐在一起,我也是作为学生家长跟各位交流。今天也会有线上的沟通交流分享,为何说国际教育低龄化是中国教育的一种进步?大家都有什么样的观点?

  孙丽:大家好!我是赛尔教育孙丽。我从几个关键词回答一下刚才主持人提的问题。首先我特别同意邹总的观点,邹总是比较客观的。这几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国际化教育”。国际化教育不等于出国留学教育,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是“低龄化趋势”,这个事情我想讲一下赛尔教育国际化教育业务的发展历程,从这里边来解读一下什么是低龄化趋势。赛尔教育大家有的比较了解,它的母公司赛尔网络依托中国教育部领导下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为全国高校提供网络服务。在早些年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分数线,专业设置)(分数线,专业设置)梁校长创建这个公司(赛尔教育)的时候,基本想法是通过网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共享,解决刚才邹总提到的优质教育稀缺的问题。

  我们尝试几年之后发现,这条路非常难走,最后不得已把业务的重点放到了国际教育,因为当时已经有很多的中国学生,出国读大学、研究生。但是这些学生在美国大学看来,他们有两个非常普遍性的问题:第一是语言问题,不管他们托福、雅思考了多少分,但是在大学课堂上,对于语言的应用和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第二点他们对美国文化的融入,以及生活自立能力还是偏弱的,融不进美国的学习群体、甚至生活社会群体当中。对此我们提出一个想法,是不是能够帮助中国留学生解决这两个问题。

  2008年,赛尔教育走出国门,在美国麻塞诸塞州建立了项目,帮助中国学生读大学和研究生。这个项目做了几年之后,深得美国和中国学生及国际学校的认可。大家问我们最多的是有没有美国高中业务,有没有认识美国高中,我的孩子想出去读高中。基于此,2012年我们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又建立了威斯康星国际学院,为中国出去读美国高中的孩子提供服务,主要也是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我们采用的方式跟刚才吴校长提到的一个词,特别巧的吻合,我们叫“家庭式寄宿高中”。因为中国孩子走出国门的同时,他得到的是美国优质的学校教育,但他丢失的是中国的家庭教育和与之相对应的社会教育。大家做教育都知道,教育是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缺失的教育是不平衡的教育,会引发多方面的问题。在中国孩子没有成年的时候,他迈出了国门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面对跟中国很不一样的社会,社会的规则、秩序、方式、甚至价值观、文化都不一样,在这种环境中怎么样能够适应?怎么样能够学习好?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所以家庭式寄宿高中是帮助中国孩子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一个国际学院2014年在芝加哥成立,解决中国学生出去读高中的问题。业务发展过程中,从去年开始我们同时为个别出去读初中的家庭提供服务支持。从这个业务趋势中不难看到确确实实出去读书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小。但是年龄越来越小的孩子越来越多,是不是说明出去读书是一种趋势?越来越年纪小就是一个趋势呢?这个问题想回答一下主持人刚才说的,它是不是代表一种社会的进步呢?我想它应该从根本点去看。

  中国家长把他的孩子送出国门的时候,他的想法、目的是什么,如果把孩子送出去就是为了考美国的名校,就是追求高考上的解脱,我认为这可能并不是一种进步,因为它对于教育没有实质的理解。归根到底,教育离不开的四个字是“教书育人”。那么,为什么说它是进步?我认为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才有了这样一种趋势。因为经济全球化了,经济一体化了,整个全球都变成了一个大家庭,所以我们才需要教育的国际化。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是教育多元化的需求,是对于人才培养多元化的需求,造就了这一种进步。

  我们把孩子送出国门,如果只是为了躲避高考,我认为它不是一种进步。那么什么是代表着一种进步?教育是“教书”、“育人”的两个方面。中国的传统教育更多的是集中在“教书”这个层面,更多的是希望学知识,但是现在的教育越来越使得大家把教育的目标、孩子最终的发展目标考虑进来,这时候我们想怎么样进行全人的教育,怎么样影响孩子全能力的发展,就需要考虑教育的多元化。

  当中国是人口大国这一基本国情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肯定要面临一个问题: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庆幸的是,当我们经济能力越来越发展时,越来越多家庭有能力把视野投向国外、全球,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优质教育,这是一种进步。中国家长能够放下这样一种心态:我们是独生子女,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而寄予全部希望让孩子孤身一人走出国门,让他接受这样的教育和挑战这也是一种进步。

  另外,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出去,已经获得了很好发展的时候,我们要能够正视这种”走出去“的教育。我们同时应该意识到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给到的,更多的是综合环境,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国际教育不单单是要走出去,它的进步另一方面是说,当越来越多孩子走出去迎接国外留学教育时,也向国内引进了国际教育,并迫使国内学校做出很多变革改变。国际教育走进国门,所以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如果真的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优质的国际教育,相信出国留学孩子也不会那么多。

  是不是应该出去?到底什么阶段应该出去?这个问题永远没有答案,不同的目的、不同的目标有着不同的答案,主持人的问题提得非常棒。第一它是不是趋势?现在看来是两方面:一方面是走出去,另一方面是引进来,低龄化的群体是在这两个方面在体现。是不是一种进步呢?真的还要看我们的心态,我们怎样面对这样一个事情。

  责任编辑:耿祥森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教育官方微博 返回首页

新浪教育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7029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100140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