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长什么样子?焦虑的家长都应该看看

2017年11月30日 16:34 新京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昨日,由新浪网教育频道主办的新浪2017中国教育盛典在北京举行。吸引大家眼球的是,几位大咖就教育之变和未来教育发展趋势问题作出了精彩分享。

  学姐整理了两位大咖的主题演讲,分享给大家。

  新教育: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教育之变”我想它是时代的声音,它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期盼。“教育之变”我想它是时代的声音,它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期盼。

  每个人家里有孩子,每个人都和教育相关,我们期待它变得更有人性、期待它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好、期待它能为我们国家民族做更大的贡献……我们对教育的呼唤胜过所有呼唤,所以教育要变。

  怎么变?5个W可以简单概括。

  Where

  我们可以理解成未来在哪里接受教育。大家一般都认为教育应该在学校里发生,教育应该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习生涯结束了,就和教育再也没有关系了。

  其实未来教育并不是这样的,未来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处处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教育,学校不再是唯一。

  比如现在很多人通过网络学习、家里自学、拜师学习,甚至跨国进行学习,学习形式不再单一,已经变得多元化了。

  When

  3岁到幼儿园、7岁进小学、毕业进初中,什么时候进大学,读完大学开始工作,念完博士超过30岁,人的1/3以上时间都过去了。把学习、工作、娱乐切割得那么清楚的时代要过去了,未来是交融的。

  20岁为什么不能工作呢?武装了自己就可以工作。未来的学习是终身的,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不间断的学习,学习与工作、工作与学习之间没有天然的鸿沟,甚至于它和娱乐也没有天然的鸿沟。

  What

  现在的学习,考什么学什么,考什么教什么。我们学的东西很多是一辈子派不上用处的东西,我们学的东西和人生无关和生活无关。

  我们新教育事业研发一个课程“生命教育”,人首先要有生命的长度,要为人活得更长提供这样的支持,提供这样的知识和技能,安全、健康。

  要做讨人喜欢受欢迎的人,要成为社会的人,生命要有宽度,我们提供“教养与养成”这门课程。同时人要有精神生活,人不是简单的物质生活,要有价值、尊严,价值与信仰成为解决的高度的内容,这些东西教育是关注不够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需求,所有人都用一个标准来要求,这是非人性化的。现在学校本身是大公益的产物,大公益是要求基本的能够满足机器化生产需要的知识技能,这一开始就有毛病,讲求效率缺乏自由,这个要变。

  Who

  谁来教?谁来学?未来的教师不仅仅是学校里的老师,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只要我认为从他那里可以学到东西,所有人都可以把教育资源在网上跟大家分享。

  任何有技能、有才华的人都可以成为领袖、成为老师,他可以引领你去学习他所擅长的东西。所以老师不一定只在在学校里,未来自由教师将会大量出现。

  自由教师的组合,他们可以开设自己的课程公司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资源,而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也可以承认他的教学是有效的。只要你给别人帮助和成长,都可以认证为现代意义上的老师。

  未来老师数量可能会比现在更多,有很多人担心AI出现以后会不会替代老师?这永远不可能。有一些领域AI是可以替代的,但有些领域AI是永远替代不了的。国外分析研究中,所有行业里老师是被替代的可能性最小的一个领域。

  Why

  为什么要学?这是一个很根本的问题。我们学习绝对不是为了文凭,学习绝对不是为了通过一个考试,学习甚至不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

  未来工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因为AI把大量工作解放出来,人们会有大量闲暇时间,闲暇时间怎么打发,怎么让自己更充盈、更充实?学习的方向很重要。

  不管怎么变,有一条是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新教育提倡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幸福完整教育生活为什么不会变?因为教育首先是让人幸福的,让人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探索和发现的快乐。

  同时教育应该是完整的,教育应该塑造完整的,让人真正成为他自己,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和美好的伟大的事物对话接受,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自我、发现自我、成就自己。

  教育是成人世界的事

  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李一诺

  虽然我个人没有任何教育的经验,但在麦肯锡十年里接触了大量年轻人,包括自己的校友,包括清华毕业生。我发现了几个这样的问题,当大量年轻人面临选择的时候,走出校门的名校毕业生,用迷茫来描述自己此时的心境。

  还有很多在校生当被问到,你对学习有没有兴趣时,他们的回答:没有。问到你为什么学习?回答居然是我妈妈让我去学习的。

  这么多情景对我是蛮大的刺激。我觉得教育不再是一个人的问题,不是学校需要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且大部分教育的问题是成人世界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

  我用不同心境看教育的时候,我发现教育在体系上有两个核心的问题。

  焦虑驱动

  我们说教育是未来,但是面对未来,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不确定性,而由不确定性带来的是焦虑。目前,大部分学生还是把学习当作是灌输知识、记住知识、应付考试的一个手段。

  还有就是家长的焦虑。我自己也是家长,成为妈妈可能是我个人最大的成长。这时候你想一方面许给我孩子最好的未来,一方面又不知道路径在哪里。在这些纠结中,你可能会认为花钱可以买一个服务来解决我的焦虑。

  体系封闭

  我要先说一下教育工作者方面,我回忆在我的整个就学的过程中,那些后来成为老师的同学,都不是班上成绩最好的。

  培养人是天下最复杂的工作。我们的教育团队,一方面承担了天底下最复杂的工作,一方面又是非常疲惫的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我的一位导师曾跟我讲过,教育是任何人都可以提意见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教育专家,但现在能真正参与进来的人非常少,批评者却非常多。

  该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招鲜的解决方案,更需要我们体系的来考虑。首先是创新的学校,它可以培养内心充盈的人。内心充盈是我在30岁之后才意识到的人生奋斗的目标,就是我们最终希望能活成自己的样子。

  如何让教育在这其中起到推进的作用?它还需要一个创新的体系,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和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

  我想未来教育的特征就是各种围墙不断的坍塌。学校不是修车厂,它是单独提供服务的场所,是跟我们社会息息相联的。原因非常简单,教育是什么?学校是什么?是整个社会的未来,它当然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而不仅仅是批评。

  AI时代,人类如何在未来获得一席之地

  知名作家、经济学家,童行计划创始人郝景芳

  人工智能是我们当下最热点的话题,很多人都在说,人工智能到来会不会取代我们的工作?未来我们还能学习什么呢?我们如何保持我们的优势呢?

  教育本来有很多忧虑了,加上人工智能这一重挑战,家长的焦虑就更重了。我把人工智能和人类作了一些对比,发现在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上,人类依仍然要比人工智能要有优势。

  人工智能只会是某领域里单一专家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区别是:人工智能会是某一个领域里面单一专家,而我们人类是综合的通才。

  人工智能虽然非常聪明,但它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边界,需要有一个场景,它需要在特殊场景中,专业词汇中、专业数据中进行专业化的应用。

  以人工智能目前的算法,无论深度学习还是强化学习,都只会在某一个小的领域中,成为非常专业的天才。会下围棋的人工智能不会看金融数据,会做医疗软件的人工智能不会进行客服对话。

  而且这不是一个时间问题,而是人工智能它在某一个单一领域里的应用,没办法使它扩大到整个世界的应用,一旦它学两个领域会遗忘前一个领域。

  人工智能在未来可能会成为各个岗位的专家,会在很多地方效率大大超过我们,但是没有办法全景认识这个世界。人工智能做不出像今天听到的:一位杰出演员转化为教育投资专家这样的工作、这样的职能它是做不到的。

  但是我们人类是综合的通才,我们有全景视野,我们知道像这样的技术会对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会知道环境变化对我们的经济系统有怎样的改变,会知道我们现在社会政策会对下一代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种综合视野大局观,对于世界全景认知,将是我们未来和人工智能很大的区别,也是我们重要的优势。

  未来教育究竟是什么呢?一个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又是什么呢?

  那就是一个完整而充实的知识体系,再加上灵活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知识体系最好是完整全景的,这是未来保持我们优势的基础。

  时代变化非常快,我们不可能预测孩子长大的时候,他们将面临什么样的时代,他们学什么样的技术是有用的。例如,我们现在让他学一些编程,这可能和80年代学五笔打字一样,当时看着非常先进,很快过时了。

  如果我们给孩子装备的是全景的知识体系,未来可以自行选择往哪个方向发展,需要学习什么,宽基础才能有自然的选择。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教育官方微博 返回首页

新浪教育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7029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100139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