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视角 | 成都毕业生的择业自白:家乡就有产业,何必舍近求远
一直以来,“好的单位”、“好的行业”与“好的发展平台”划等号,相比“毕业去哪个城市”而言,“去哪家单位”显得更加重要。不过,随着城市发起“抢人大战”,毕业就业因素的考量,出现了变化。
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统计的毕业生“京外就业率”从2014年的48.3%上升至2016年的60%,北大的“京外就业率”也从2014年的43.34%上升至2016年的54%。与此同时,去年电子科技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约4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成都,以往这个比例仅有10%左右。“大城床”还是“小城房”的辩题,在这个新的时代,值得被重新思考。
开始阅读本文前,不妨先回忆下当初或者当下毕业就业季,是什么原因让你最终去了这个城市、这家单位?
A 无论去哪儿,得和女/男朋友在一起,至少在一个城市
B 学长、学姐、辅导员、路人以及自己,都知道这家公司棒
C 谁要我就去哪儿吧,哪儿有什么选择权
D 我要回家,照顾爸妈
E 这个城市风和日丽、房价不高、妹子漂漂,还有发展潜力
F 在北上广深拼几年,就算“漂”着也是奋斗的青春
G 在这里本科4年/硕士3年/博士3年,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其实,现在更加现实的对话是:
朋友、家人问:你去哪个公司工作?
答:**公司
再问:这个公司在什么地方?
答:**城市
一直以来,“好的单位”、“好的行业”与“好的发展平台”划等号,相比“毕业去哪个城市”而言,“去哪家单位”显得更加重要。不过,随着城市发起“抢人大战”,毕业就业因素的考量,出现了变化。
“以前我们可能更多的是考虑去哪家企业。现在,城市和企业两个因素相比,不敢说超过,至少并重了。”在回答“城市这个因素的影响权重有多大”时,2017年刚毕业的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王皓(化名)如是说。
高校:抢人“第一战场”
2017年,城市“抢人大战”的硝烟浓烈了许多。
成都推出“人才新政”,武汉提出“五年留下百万大学生”;长沙也提出五年吸引百万人才的目标;南京对人才给予人才公寓、公租房、购房补贴等待遇……
在各大城市争抢人才的战争中,高校成为了最贴身肉搏的战场。
2017年3月,2017届的就业协议还没有领取完,南京便启动了“海内外博士•项目对接会”,2017年12月和2018年6月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成为了这次对接会的“猎物”。
这种“城市对接会”还有其他的“马甲”,比如“人才引聘暨选调活动”“高层次人才智力技术项目洽谈会”“名校硕博某个城市行”“人才洽谈会”。
活动的内容大体相同——某个城市的人才服务中心或者人社局牵头组织,到全国十多个高校发出宣传贴,吸引毕业生,包路费包住宿地请到城市来,宣讲人才政策环境、领略城市风貌、参观当地知名企业、考察双创载体。
城市“瞄准”的学生群体,除了专业与城市发展的产业对口之外,更希望他们毕业后能来城市扎根。
比如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彭崇实就在四川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的全球青年学者论坛论坛上发出邀请:“希望各位青年学者精英选择成都发展事业,实现梦想。”
贵州省在一场“活动通知”中也说得很明确,希望“大力引进一批大数据、大健康等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欢迎有志于到贵州建功立业的学子踊跃参加”。
“这种对接会,选择的时间段比较好,一般是暑假,专业相似的硕士、博士组团参加,领略城市的同时,同专业的学生之间还多了一次交流了解的机会。”王皓回忆,这几年好多城市都兴起了这种活动,“对于还在选择当中的学生,是很有吸引力的”。
从举办届数来看,2017年,南京开始举办“第十届”,宁波已经举办“第十九届”了。可见,“城市对接会”的传统由来已久。不过,这两年,有更多的城市加入了“第一届”“第二届”的大军。
根据电子科技大学官网上发布的研究生就业信息,粗略统计,2017年一共有11个省、市以地区的名义发布了招聘意向,其中8个省、市以“城市对接会”的形式进行。
毕业生:“大城床”or“小城房”
城市的“人才战”打得火热,改变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成都一位出租车司机说,前两天他载了几个从深圳来电子科技大学的人,一个管理层模样的人对旁边的成都小伙说:把你学弟学妹招点儿到公司来吧。
对方回答:哪儿还有你的份儿,学校周围都是IT产业园,早就抢完了;而且别人也不想跑这么远,成都就有产业、有企业,谁还去深圳。
毕业季,仍然有不少学子奔向北上广深,但不可否认的是,已经有更多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被纳入目标。比如IT专业的毕业生,以前需要到深圳闯天下,现在成都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后者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就是电子信息产业,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达万亿级。
当更多城市崛起,特别是母校所在城市的崛起……毕业生开始徘徊,是去“能遇见未知”但“可能会假装生活”的一线城市拼搏,还是留在“机会可能没那么多”但“有发展潜力”的新一线城市发展?
清华大学统计的毕业生“京外就业率”从2014年的48.3%上升至2016年的60%,北大的“京外就业率”也从2014年的43.34%上升至2016年的54%。与此同时,去年电子科技大学约4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成都,以往这个比例仅有10%左右。“大城床”还是“小城房”的辩题,在这个新的时代,值得被重新思考。
王皓发现,其实现在的高校毕业生的考虑是很多元化、很多重的,“年轻人对环境、房价越来越敏感,他们对于城市的考量也是越来越重”。不会唯“北上广深”是崇,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力,也给了很多相关的产业人才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
产业与人才、人才与企业的流动相互影响。王皓提到一家总部在北京的研究所,因为去北京的人数呈下降趋势,以至于这家研究所的技术研发团队出现了年龄断层。
“招不到人,你知道他们最后怎么调整的吗?”王皓说,他们最后在成都建立了分部,“挖人到北京总部,花很多钱也挖不到;但只要在成都建分部、建分公司,就可以以当地薪酬水平招到人才。这是双赢,也是企业在新一线城市的发展趋势。”
回到最初的问题:是什么原因让你最终去了这个城市、这家单位?
“选择好的平台”是职业规划的金科玉律。
“考量一个平台,传统的思维是看其所属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供职企业的具体情况。”在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汪利辉看来,在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们需要有更加宏观的战略思维,平台所在城市的政策环境、产业规划也要纳入评判维度中来。
实习编辑:郑萌 责任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