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也是一种年味 四位读者分享书与人生

2018年02月26日 10:27 工人日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原标题:书香也是一种年味

  编者按:在春节的热闹与喧嚣中,独坐一隅,闲翻几页书,是不是会获得不一样的宁静?在菜香、酒香、爆竹香中,书香更让人心驰;在笑声、麻将声里,读书声更使人振奋向上。本期开卷,邀请60后、70后、80后、90后四位春节读书人,畅谈他们充满书香的春节故事与充满年味的读书心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随手翻书

  欧阳 60后

  我不会刻意规划读什么书,几十年都没有过目标清晰的阅读计划。

  直到50岁之后有了一个想法:一年读一部晦涩的书。原因是觉得神智、精神头跟不上趟,想尝试挑战一下——出发之日正是那年春节。先是读过的《存在与时间》,一年里读了三四遍,年末还立在不懂的起点上。翻年转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过程与实在》《尤利西斯》等。

  这样的无脑活动挺有意思,狗年一开门继续照葫芦画瓢——读维特根斯坦。

  手上有他两本书,一本读过,一本翻过。虽然,但依旧是不知所云的“文盲”状态。估计是大师读书少,故难以清楚表达其所欲。想到他痴迷《哈吉穆拉特》,多了好奇心。

  《哲学研究》好懂一些?两天翻了几十页,嗯,休息更明智。可无聊时间难消磨,又拿起了书,《梵高手稿(Letters)》一天居然没读完,读图更费时。另外是总想到一个问题:何以中国无此类开拓者?结果走岔到另一问题:“现象级”书能给出答案吗?

  《岛上书店》居然耗费四个小时,真是老啦,记忆和神经末梢链接反应的速度明显迟缓。书不错,阅读者处在哪个年龄段呢?是喜欢《芳华》的中年妇女?显然有些怀旧的落寞守望,若是80后90后,就有点让人惊喜了:在到处喧嚣肉体和心灵分离的孤岛上,爱情依然美好,而书、书店,根深蒂固地保有魔力。

  人毕竟非纯粹的动物,本能欲望的膨胀满足,以及文化模态的成功式样,终究难以救赎灵魂,是新枝萌芽,还是歧途回归呢?

  陪着二宝,重读《红楼梦》

  贺少成 70后

  天知道爸妈那个时代,一家五六个孩子是怎么拉扯大的!

  仅仅是一个蹒跚学步的二宝而已,就把全家人折腾得够呛。像护鸡雏儿似的跟在二宝后面亦步亦趋,几个时辰下来,每个人都累得挂了相。每每这时,我都会忍不住对自己发出灵魂拷问:生二胎,谁给你的勇气?

  2月19日,正月初四,一直开启“暴走”模式的小娃娃,不幸感冒。由此切换至高烧“频道”,可怜地躺下了。

  在现代的育儿理念下,发烧先不用去医院,在家物理降温。于是我一边守着娃用温水擦拭,一边顺手抽了一本《红楼梦》来读。

  《红楼梦》早已不知道读过多少遍。这时重读,不过是在二宝病倒的难得“清闲”里,放空自己、消磨时光。

  翻到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一众姑、舅、姨家的表亲们在一起烤鹿肉,做诗联句的场面跃然纸上。

  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年节来。那时候的正月,往往也会下几场大雪,走起亲戚来,要么是堂兄弟、堂姐妹,要么是表姐妹、表兄弟,不见面则已,一见了面就疯他个上天入地。

  乡野里的孩子,自然不会像《红楼梦》里做诗联句那样雅致,但淘气的事情一样不落:堆雪人、打雪仗是入门;像鲁迅小说里那样支起筛子来捕麻雀之类的也常常干;记忆最深的是在冬夜里,兄弟姐妹们围坐在被子里打牌,大人喝骂也不舍得去睡,结果没过几天,手脚就都生了冻疮。

  长大后,天各一方的兄弟姐妹们重聚,最念念不忘的,总还是小时候在一起做的那些好玩好笑的事情。

  而我的孩子们,他们还会有姑、叔、舅、姨这些亲戚的概念么?他们还能理解贾宝玉所说的“姑表亲比姨表亲更近”的说法么?

  经历过独生子女一代,大抵是不会有亲身感受了。

  连刚刚学步的二宝,都会拿着手机乱按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岁月流转,人生如是。

  想回到过去

  邓崎凡 80后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按此说法,读书越早越好。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俗谚又云,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在这儿,读书又成了和上学工作、娶妻生子一样的事,什么阶段干什么事,什么阶段读什么书。

  80后到了娶妻生子、养家糊口的年纪,不老不少、不上不下,读书不是要紧的事。这年代,谁要是在这个年纪还一心向书,旁人看你,不是生活颓废便是脑子进水。若非要读,读一些生财求官的,最次也该是养生旅游的书,于现实有裨益,对人生没“耽误”。

  不过,“务正业”的道理我虽懂,却总喜欢无事乱翻书。

  比如,年前翻《三国志》,想起小时候读《三国演义》。于是,拿出小说来,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兼有小时候没领略过的毛宗岗的点评,妙极了。

  可这“妙极了”却不能带来现实的好处,于是就只能成为偷偷摸摸的个人体验。这体验不能发朋友圈吸引点赞、不能在举手投足间引发艳羡,太个人了。

  这便是许多我身边的同龄人时至今日很少读书、难得以读书为时尚的理由吧?

  然而,斩不断理还乱,读书放不下心头。前两天,读到吕奉先辕门射戟,客厅电视正放着刘表让荆州,忽然想起小时候读书、看电视的经验,生出一种“想回到过去”的愿望。片刻之后,同事来信息,过年期间的工作任务还没落实,原来并非“无事”。

  什么阶段干什么事,谁也逃不掉。这是无可奈何却又非要如此的事情。

  最是光阴留不住,据说当一个人开始喜欢回忆怀旧时,他便老了。在80后在生活的间隙对过去匆匆一瞥便生出的无限感慨中,是否有当年有大把时间可读书却没读的遗憾?以往已不谏,谁又能放言来者犹可追?

  多少代人都在读书中为自己构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想象,唯愿80后的这种想象不要被拍死在沙滩上。

  28岁,再读论语

  赵航 90后

  在80后眼中,90后或许年轻富有活力;而在90后自己眼中,他们已经老了。

  保温杯里常加枸杞,脱发膏一瓶接一瓶的用,不敢再熬没有必要的夜,少数的难眠的夜晚也学会互相道声珍重;不敢再标榜自己的特立独行,过年回家,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灵魂拷问”,与其反抗,不如先上网查些“春节求生攻略”保住小命;小心翼翼地行走于亲戚人情中,生怕在人际往来中掉队,就连小时候班上最野的捣蛋包,如今嘴中念叨的多是事业和家庭……

  2018年对90后来说意味着老去,今年,所有的90后都已经成年了。而我作为第一批90后,1990年出生,现年已经28岁,正走到了30岁的门槛旁。春节时,偶然翻翻书架里那本扉页泛黄的《论语》,被岁月匆匆碾压过的感觉更弥漫于心间。

  常言道“三十而立”,每思至此,心中便有疑惑——我,30岁当真立的起来吗?

  “三十而立”来自于《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这番言论,本意是指三十岁,要做事合于礼,言行都应得当,然而千年后这番言论有了新的注解。

  何谓三十而立?向身边人问去,答案多有不同。

  “三十而立,讲的是三十岁你要有事业、家庭,顶天立地。”父亲如是解释。望子成龙是他的期许,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走向社会后直面挑战,扛起责任。

  而母亲却说,三十而立,立的是心境。“胜不骄,败不馁,万事顺其自然,但要对得起自己的心。”她大抵是怕我脱离怀抱后,在路上多有磕绊,在她眼中,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每次分别前,一定把零食塞满后备箱,再悄悄往背包里塞一把钞票,这才能安心。

  孩子每一分的成长背后都有父母的心力交瘁,每一个前进的脚步中都浸满了父母的汗水,当你老了,父母的鬓间也爬满了白发,但他们不曾后悔,因为最美的年华,毫无保留地全给了你。

  三十而立,于我而言,是责任,也是成长。与其唏嘘老去,不妨振作精神,毕竟人生路上从不是自己一个人在走。

  责任编辑:实习生金梦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教育官方微博 返回首页

新浪教育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7051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100152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