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个关键词解读北大之二:人才培养篇

120个关键词解读北大之二:人才培养篇
2018年04月24日 13:40 新浪教育

  来源: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新闻网

  编者按:百廿载悠长学府,双甲子薪火相传。今年5月4日,北大将迎来120周年校庆。

  120周年校庆在北京大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北大将以“成就·反思·未来”为主线,讲述北大故事、传递北大精神价值、反映北大改革发展成果。

  如今,校庆大幕已启。为进一步营造浓郁的校庆文化氛围,北大新闻网编辑部特推出《120个关键词解读北大》专栏,专栏将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人才队伍、精神传统、党建思政、对外交流、服务社会、后勤服务、北大医学、校园生活等十个方面,选取颇具典型性、代表性的120个关键词,以此为线索,为读者提供一个快捷了解北大历史传统、文化气象、精神魅力,尤其是百年校庆以来北大发展变化的窗口。

  巍巍上庠,百廿星辰,人文渊薮,底蕴深厚。有关北大精神、历史记忆等相关文献浩如烟海,加上时间有限、认知有限,选取的内容难免有一孔之见,难免挂一漏万,难免以偏概全,希望读者诸君指正。

  13、十六字方针(德才均备、体魄健全、守正创新、引领未来)

  “贯彻‘德才均备、体魄健全、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方针,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人才培养体系。北大的教育是为国家和人类的未来奠基,要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成长体验,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潜力,更加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既刻苦学习、又快乐生活,既志向远大、又脚踏实地,既诚朴厚重、又奋发有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开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第十三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4、五·四奖章

  北京大学“学生五·四奖章”和“班级五·四奖杯”设立于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前夕,每两年评选一次,分别是北京大学授予学生个人和班集体的最高荣誉,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集体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北京大学已经连续开展了10届评选工作,共有93位优秀同学获得“学生五•四奖章”、62个班集体获得“班级五•四奖杯”。目前,新一届评选正在进行中。

  15、创新创业

  目前,北京大学已探索形成了集创新人才培养与输送主干体系、创新创业实践与课外活动支撑体系、创业训练与企业孵化实操体系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生态链。近年来,北京大学涌现出微能高芯、ofo、燕园德普、伏牛堂米粉、3W咖啡等一批具有标志意义的学生创业企业,受到各界广泛关注。2014年,北大荣获“2012-2014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5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指导研发基地”称号,2016年入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16、暑期社会实践

  2017年7月,由北京大学研究生会筹办、来自16个院系的20名硕博生参与的博士生服务团以“牵手中菲”为主题,应邀赴菲律宾调研。这是有32年历史的北大博士生服务团第一次走出国门。“中国精神学习宣讲行动”“北大青年教育扶贫行动”“高级团校学生骨干训练营”“研究生就业见习”“博士生社会服务团”……北大学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置身时代潮头、扎根祖国基层,在深入社会、融入民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最鲜活、生动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党史、明国情、知社情,孕育了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17、元培改革

  1988年,北京大学首先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方针,拉开了北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幕。2001年,以蔡元培老校长的名字命名的“元培计划”实施。2007年,北大第一个非专业类本科学院“元培学院”成立。北大本科教育改革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在低年级进行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在高年级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逐步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和自主选择专业制度”的元培人才培养模式。2016年,北京大学在本科教学改革中全面推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改革思路。

  18、小班课教学

  北京大学自2012年秋季学期正式启动小班课教学的试点工作,推进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双主体作用,增强课程内容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力,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和交流。每学期,全校有近30门专业必修课、通选课开展小班课教学,配套150个左右研讨型小班,100余名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在内的优秀教师长期参与到大班授课和小班课教学中。

  19、博士生“申请-考核制”

  为完善博士生招生选拔制度、丰富人才选拔方式、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强化对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学术潜质的考察”,近年来,北京大学率先对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进行了“申请-考核制”的改革与探索。2014年,北京大学9个院系试行以综合素质能力为基础的“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2017年起,北京大学所有院系均采用“申请-考核制”进行博士生招生。博士生“申请-考核制”也成为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

  20、绿色成长方案

  北京大学采取多种举措关心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受助学生制定了个性化的绿色成长方案,覆盖受助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部阶段,不仅关注学生的经济困难,更立足于学生的全方面成才:入学报到时,绿色通道确保顺利入学;在校学习期间,助学贷款、助学金解决后顾之忧;毕业时,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保驾护航。此外,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还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性化定制了燕园领航、燕园携手、优才拓展、青年领袖等13个非经济支持项目,以助力受助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21、名师大讲堂

  2014年10月10日下午,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在办公楼礼堂以“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为题向近千名师生作报告,这是北京大学“名师大讲堂”的首场报告会。2014年下半年,为落实深入贯彻中央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育教学系统的要求,北大开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师大讲堂”,聘请厉以宁、梁柱、朱苏力、潘维、韩毓海、程郁缀、孙熙国、钱乘旦、楼宇烈、李伯谦、袁明、于鸿君等12位知名专家教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关键词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鼓励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22、家·国战略

  北京大学全力推进学生就业“家•国战略”,大力倡导毕业生“回家乡做贡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组建毕业生就业党员示范引领班,编辑《北大选调生》电子期刊,连续三年举办北京大学人才论坛,先后与20多个省市共同实施人才林工程,进行定向选调生或专项人才合作,引导和鼓励广大学子基层、西部及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建功立业。近年来,北大涌现出全国基层就业宣传典型夏海亮、第一届大学生村官陈丽娟等一批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优秀毕业生代表。

  23、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根据国务院有关条例设立的国家级奖项,是我国教育领域中唯一一项国家级奖励,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2001年以来,北京大学共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71项,其中,特等奖1 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55项。2014年,北京大学完成的《北京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等7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

  24、国家级规划教材

  近年来,北京大学建设了一大批优质教材,其中125项教材入选“十五”国家级规划,424项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119项教材入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36项教材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18项教材入选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245项教材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项教材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经典教材。很多教材以其极高的学术水平和价值成为经典教材, 如翟中和、唐孝炎、张恭庆、赵凯华、姜伯驹、王夔、厉以宁、袁行霈等教授编著的教材多次获奖,对校内外本科教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还有数百种优秀教材通过输出版权打入了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文/新闻网记者 高雷)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