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万元买到金融机构实习?或是“内外勾结”灰色业务

几万元买到金融机构实习?或是“内外勾结”灰色业务
2018年06月03日 13:15 北京青年报

  第三方平台收费推荐金融行业实习生引发风波 多家机构声明否认有“收费内推”行为

  “几万元买到金融机构实习”是骗局

  又到了大学生暑期实习的高峰期,一则第三方平台“明码标价”出售到金融机构实习机会的“爆料”,在金融圈和大学生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对此,多家金融机构纷纷发表声明,否认有任何形式的“收费内推”行为。有金融业内人士指出,“收费内推”这种行为很大可能是金融机构内部员工与外部第三方机构私下达成某种交易。

  去知名金融机构实习是很多高校毕业生梦寐以求的事。如果有人收你三五万元帮你推荐实习机会,你会交钱吗?日前,有微博爆料一些第三方平台开展“收费内推”的买卖,在金融圈及高校学生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多家金融机构已经发表官方声明,表示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收费内推”行为,提醒大家通过官网等正规途径应聘。而多位金融圈人士也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正规金融机构是不会招收费实习生的,广大学子谨防上当受骗。

  爆料

  交5万元就能到投行类公司实习

  所谓内推,就是内部推荐。很多企业在招聘实习生或正式员工时,愿意让公司内部的人来推荐,这种做法可提高招聘效率,相当于除了正常的考试考察外,又加了一层人际关系的背书。一些金融机构还特别鼓励内部员工为公司推荐人才,甚至会对举荐成功者给予奖励。本来这些企业的招聘信息完全公开,招聘过程也全部免费,可是一些平台在其中却看到了“商机”做起收费内推生的买卖。

  根据微博曝光的信息,以“金融小伙伴”为例的一些培训机构,打着为实习生做求职指导的名义,实际上做着出售金融机构实习机会的买卖,涉及的金融机构等众多,甚至包括一些知名的银行和券商。

  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成规模的平台并没有直接地对实习机会明码标价,而是热衷于推出价格不菲的培训套餐。

  在微博的“爆料”中,一张来自“金融小伙伴”公众号文章的截图显示,该培训机构提供的4种不同档次的套餐,收费标准不等,其中课程及实训(四周线下+两周线下),报价11800元;线上精英学徒套餐(线上培训+1对1远程实习,可提供推荐信),报价15800元。还有需要私信询价的尊享套餐和星耀套餐,包括课程及实训+不限次数实习+两年VIP+校招VIP等。

  北青报记者在另外一家名为“门徒求职”的平台上,发现其推出了“保证获取实习0FFER(录用)”的门徒计划,自称这一计划是“精心打造的高端私人订制”项目。这一项目针对简历做职位匹配,锁定目标职位,无论远程、现场、正式、全职,无论投行、公募基金、外资咨询的职位统统都有,还很“大气”地宣称“意外失败,全额退款”。至于价格是单一岗位单一定价,价格不等。有联系过该平台求职顾问的人士透露,该平台针对不同公司、不同岗位的报价在2万至6万元不等。

  北青报记者还发现,少数主要通过微信号推广的平台甚至直接在宣传单上打出内推价格。比如,在网上流传的一张第三方机构“收费内推”的标准中,将金融行业中的投行、咨询、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快消、互联网都涵盖其中,被举例的公司包含国有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知名券商及中资、外资企业等。价格最低的快消、互联网公司的实习机会为19800元,而投行类公司的实习机会最高需要52800元。

  调查

  从事“收费内推”的平台至少十多家

  据北青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从事类似内推实习收费业务的第三方机构,有些名气和规模的现在至少有十多家。

  曾在类似平台工作过的网友爆料,这些收费平台主要针对有实习和就业需求的大学生,有全部提供明码标价的各种有偿服务和套餐。服务内容也五花八门,完全覆盖求职者全方位的需要。比如,修改简历、投递简历、线上面试技巧培训、职业规划咨询等基础培训,这些项目价格一般都比较便宜。最吸引人的就是可以定向内推甚至保证OFFER的计划,一般收费都是5位数。

  这些平台会“病毒式”地分享朋友圈,拉目标客户进群,然后每天在群里发些文章和信息,拉拢大家买服务,简历修改普通是100-400元,专业HR(人力资源管理)帮做就是500-1000元。定向实习岗位依据不同情况定价,普通券商1万-2万元,名气越大的价格越高,比如某中字头券商内推价格4.5万元,表现好的有留用空间;国内顶级的投行实习岗位是6万元,保证实习3个月。

  澄清

  众多金融机构称与收费平台无关

  在微博曝光“收费内推”实习的行业乱象之后,不少金融机构都发表公开声明,表示与这些平台并无合作关系。

  瑞银集团声明表示,未与任何培训单位、团体、个人有内部推荐简历的合作关系,也从未编辑、出版或发布过任何招聘考试参考资料。瑞银集团UBS Careers官网是本集团在中国内地的唯一官方招聘渠道,请有意应聘瑞银集团的申请者通过官方渠道申请职位,谨防欺诈行为。瑞银集团保留追究不实信息发布人法律责任的权利。

  华泰证券也声明,“华泰证券招聘官网为校园招聘简历接收的唯一官方渠道。暑期实习及校园招聘项目,与第三方的合作仅限于招聘宣传,不接收任何第三方机构的简历推荐。”

  天风证券、天弘基金、兴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机构也先后发表类似内容的声明,表示与第三方机构并无简历推荐的合作。

  在微博曝光之后,“金融小伙伴”发表声明称,“金融小伙伴一直反对明码标价买卖实习的行为,自2017年以来多次在微信号上进行公开反对。出于对我们社群运营和信息宣传工作的认可,部分金融机构与金融小伙伴开展正式合作,举办例如线上宣讲会等相关活动。上述合作纯粹是信息层面的合作与推广,旨在为不能亲临传统线下宣讲会现场的同学们提供一个了解企业和相关岗位的机会。我们郑重声明,从来没有向合作的金融机构进行过任何利益输送。”

  分析

  “收费内推”是“内外勾结”的灰色业务

  北青报记者采访多位金融业内人士,他们均认为“收费内推”这种行为肯定不可能是金融机构官方认可的正规途径,很大可能是金融机构内部员工与外部第三方机构私下达成某种交易,甚至就是一个“空手套白狼”的骗局。这种事情很难拿到“实锤”证据,也没有法律法规明文禁止,只有依靠行业内部人员提高职业操守才可能刹住这股歪风。

  一家国内著名券商的部门负责人肖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如果身边有熟悉的亲友老乡,刚好专业对口,符合公司的门槛要求,他自己及周围圈里的朋友一般都很愿意帮助推荐。毕竟公司需要人才,这些年轻人需要机会。大家也就帮着向人事部门或用人的业务部门转交简历,同时介绍一下自己了解的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如果申请人经过筛选考核通过选拔,那就最好不过了。

  “至少在我认识的人里没人会为这种事情赚钱,那真是掉到钱眼里了。”在听说“收费内推”这样的平台存在后,肖先生觉得这种现象堪称行业里的歪风邪气。因为一旦与利益挂钩就难免把不符合要求的人招进来,有些人虽然是来实习,但最终目的肯定是想留下来。长此以往,不仅公司招聘的人才有失水准,对公正、正直的企业文化也是一种侵蚀,毕竟金融机构应该是最讲诚信的。

  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力资源部人士分析表示,金融机构如果官方招聘实习生或者正式员工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这种招聘的流程十分明确清晰,涉及公司内部多个部门和多层级领导,不好“作弊”。他判断,“收费内推”最大可能是业务部门有实习需求,不需要付工资,希望人力资源部辅助一些手续,但最终的招聘权限在于业务部门。这种情况下,业务部门自己挑选合适人选,基本上只让人力资源部门走个配合的手续。如果业务部门内部有人与外部平台有特殊联系,还是很容易办成的。

  在金融界工作20多年的王女士表示,金融圈的工作一向被外界认为高大上,毕业生非常向往。中国人传统讲人情关系,大家身边有熟人朋友需要找实习机会的时候,顺手帮助推荐也算成人之美。“如果不涉及金钱利益,大家可能觉得就是帮了个忙,付出一份人情。但是明码标价就让事情变了性质。有人可能觉得这事在市场经济下可以理解,但我觉得做金融的人,特别是到了能决定录用实习生的级别,收入应该是不菲的,还要赚学生们的这份钱,只会让人看不起。”

  文/本报记者 程婕 供图/视觉中国

  提示

  毕业生求职应关注金融机构官方渠道

  据了解,愿意花高价寻求实习机会的不乏在海外留学的学生和一些非重点学校甚至非经济金融专业的学生。前者不便搜索国内的实习信息,后者则是希望对自己能有效“包装”。

  在北京一家重点文科类大学读商科的大四学生小韩昨天告诉北青报记者,她的同学圈子里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实习内推平台的信息。但是她说大家最多是参考一下招聘信息,很少听说有人是通过这些平台找到实习机会的。大家更多是通过亲友或老师推荐,极少同学是自身素质特别优秀,完全靠实力取胜。她自己在大二时就曾通过学长的推荐去一家银行实习过。

  对于这些收费平台,小韩的感觉是太贵了,性价比不高,毕竟只是实习机会。不过,她坦言,如果自己专业不太对口,学校也不太好,又特别想去金融机构,也许会考虑花钱通过这些平台推荐,毕竟这也是一种可以达到目的的途径。如果成功进入金融圈工作,相对今后的高收入,现在付出点儿费用也不算什么。

  多位业内人士建议,对应届毕业生并不应该将实习的筹码放在这一类“收费内推”之上,需要广泛浏览自己学校的论坛、公众号以及其他学校的论坛、金融机构的官方信息等,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等,也可以尝试求助于学校的老师、辅导员或是学长,以免自己上当受骗或花高价吃哑巴亏。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