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校园伤害案中的“心理罪”

正视校园伤害案中的“心理罪”
2018年06月29日 17:10 新浪教育

  八姐:游走在教育与娱乐之间的“互联网跨界小咖”,力图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你解读热点话题。毒舌犀利只是表象,让你更懂教育才是初衷。

  相信大部分人和八姐一样,此前深入了解的校园伤害事件绝大对数来源于媒体报道过多起美国校园枪击案。曾经和很多美国受害者家庭一样,大家也似懂非懂的相信,之所以发生如此恶劣的事件,仅仅是因为美国没有全面禁枪。然而,这种“归罪于枪”的想法随着628上海世外小学伤人案以及此前 427 米脂三中砍杀学生案的发生而瞬间消散。

  据警方通报:6月28日中午,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浦北路校区)门口发生一起持刀伤人事件,一男子持刀砍伤三名小学生与一名成年人,致两名男童死亡。目前,凶手已被警方控制,犯罪嫌疑人交代,因生活无着产生报复社会念头,进而行凶。

  上海世外是当地最好的学校之一,事发当天正值学校毕业典礼,那些在学校领完奖想去庆祝的孩子,刚刚经历了人生阶段性的小小喜悦,却在转瞬落入“深渊”。

  没有什么事件比校园惨剧更揪人心,几个幸福的家庭就此天塌地陷,这是人世间最难消解的悲情。更无助的是,我们作为旁观者甚至无法分担死伤者家属的痛苦,只能让时间来抚慰他们内心伤痕。但客观来讲,血的教训里,必然有对现实最真实又残酷的警醒,如果能及早亡羊补牢,以后的校园里就可能不再有“给弱者的一刀”。

  案件发生后,社交网络、媒体平台上讨论度居高不下:事发时校园安保情况、事发地管辖领域警力安排、学生面对紧急情况如何自救,种种未竞之问引发全面热议。舆论的外力必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校园安全的自我完善,也许此时更值得大家关注的是,在社会心理预防这条“无形的战线”上,很多环节还不甚完善。

  对学生发动恶性袭击的黄某是否有精神疾病,需要鉴定报告的最终认定,但其心理问题严重、扭曲之程度已无需赘言。根据专项研究群体伤害案件的美国心理学家皮特·朗文的观点,世界各地校园伤害案的犯罪嫌疑人大多存在较常人更为严重的心理隐患,他们的犯罪行为都有可追溯的心理起源,犯案之前的非正常举动也往往有迹可循。

  2007年震惊全美的“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的枪手赵承熙曾在中学英语课上暗示“他想使哥伦拜恩案重演”并于剧本作业中大量掺入杀戮等暴力情节,但其异常举动并未引起更多防范,最终酿成惨案。

  2017年“杭州保姆纵火案”的背后,保姆莫焕晶前科累累,上网赌博、澳门赌博致使其欠下巨额债务,此前盗窃主人财物的举动也频频发生。

  前不久刚刚平息的427 陕西米脂三中砍杀学生案的罪犯赵泽伟因在学校时遭受欺凌,成年后也曾出现过暴力行为,热衷存在暴力杀戮情节的网络游戏。

  在此,八姐并不是简单化的定义对“犯罪暴力情节”感兴趣的人一定成为罪犯,因为所有犯罪行为都不能简单归因为某个唯一的激发因子。但不可否认的是,行动往往是心理的延续,社会有责任对“与众不同者”施以人性化的关注。

  据了解,事件发生后很多家长所反馈的最大情绪不是愤怒而是害怕,因为担忧“祸从天降,毫无因果,无法预防”。

  此前福建南平某幼儿园恶性袭击案件发生后,社会问题研究学者于建嵘就曾表示“报复泄愤伤人”是一种社会敌对性行为,而罪犯攻击目标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普遍的社会心理恐慌。案件发生昭示同时也加速了病态性社会心理问题的存在,建立社会心理发现和干预渠道已迫在眉睫。

  社会的病理性心理障碍,导致学校悲剧的发生。虽然理论上校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但社会是互相协同的系统,没有谁能“遗世独立”。当前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格局急剧调整,心理失衡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与之相适应的国人心理疏导、救助等社会服务却是稀缺资源。心理疾病的横亘于胸,从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尤其是对青少年、失业人群等弱势人群的心理辅导、动态评估系统缺失,使得一些不可控因素在悄然滋长。从这个维度上说,建立现代专业的社会心理救助疏导机制,对特定人群进行心理疏导,方能为校园安全提供更坚实的“心理防线”。(张梦媛)

  参考文献:

  [1]中国网,《于建嵘:建立社会心理问题发现渠道迫在眉睫》

  [2]黄玉捷,当前我国社会心理状态及其疏导,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 2000

  [3]何琪,分化与失衡:转型期社会心理疏导机制建立的原因与途径探讨,《社会科学论坛》 , 2009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