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翰教育姜振鹏:教育接受资本洗礼是逐渐成熟的标志

京翰教育姜振鹏:教育接受资本洗礼是逐渐成熟的标志
2018年07月20日 14:23 新浪教育

  2018年7月19日,“新浪2018中国教育行业论坛”在新浪总部大厦顺利启幕,本次论坛聚焦政策、资本与科技带给教育的机遇和挑战,与众位行业资深大咖,共同寻找“回归本质”的中国教育培训发展之路。以下为京翰教育 执行总裁姜振鹏的论坛发言实录:

京翰教育 姜振鹏京翰教育 姜振鹏

  刚才肖总说得非常好,从一个微观的案例一点一点拓展到了宏观的视野。我用一个跟肖总相反的顺序,我先说宏观的,再说微观的。

  教育最主要的是民生

  这次十九大报告强调民生,教育实际上现在就是最主要的一个民生,也成为了社会上矛盾非常聚集的一个焦点。这次所谓的减负令,高考改革、中考改革,治理校外的课外辅导机构等等等等,其实它是一个系列的组合拳,都是围绕着教育这样一个民生展开。

  我们从民生的宏观话题往下推就是对课外辅导行业的影响。政府治理课外辅导行业是非常正常的,也是每个行业从野蛮生长到成熟稳定的必经之路。 每一个行业的开端都是野蛮生长,到一定程度政府对你关注和介入,然后行业自律,接着这个行业准入门槛会提高,行业的基础成本会提高,这时行业会进行洗牌,再进入到稳定的发展期。任何行业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教育培训行业其实也不例外,只不过我们现在走到了政府介入和行业自律这样的拐点上面。

  这一次对课外辅导机构的整顿,我们的一个预判是:首先,政府做了一个非常充分的摸排和调研。课外辅导机构主要是有两项生产资料,一个是师资,一个是经营场所,。政府这一次的行动,其实是针对这两项生产资料来进行治理是非常有水平和智慧的。

  首先,划了一道红线,把公立学校的老师全部装回笼子里面,不再允许他们自己在外面开班或者是到校外的机构代课,这条红线力度非常大。天津在4月26号处理了五位顶级的名师,都是天津顶级学校的副校长、特级教师这个级别的老师,这一次绝对不是说说而已。这是第一条红线。第二条红线,严查课外辅导机构老师的职业资格,是不是有教师资格证,保证课外辅导机构所有教师的生产资料都被纳入到国家的注册和管理的体系当中。另外,通过办证,消防,掌握经营场所的情况

  通过这两个角度摸排之后,现在对行业的情况政府主管部门有了一个了解,我们预判会在接下来的某一个时间节点,各个城市的步子会不一样,但基本都会有一次比较严厉的整顿行动,对于不合规的,没有办学许可证的,会进行停止招生,停业整顿,等等的处理。政府的做这个动作,会极大的抑制市场的供给,但是需求并不会消失,同时政府会开放一个时间窗口,允许完成整改的机构去办证,只要你按照我的游戏规则,我是给你时间窗口的复活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会提高培训机构的经营成本,付出合规成本就可以副业,这些被压抑的需求就会涌向到这样一些本身合规没受影响和快速合规复业机构里。还会有一些机构,可能会选择退出市场。这是我们整个事态发展的判断。

  总结一下,现在很多课外辅导机构面临着一个生死问题,但是首先应该把生死问题转化为一个成本问题,最终再把它转化为一个最小化的成本问题,行业的门槛提高了,对于有实力和有资质的大型机构,肯定会是利好的,正规、合规的、有证的、愿意提供优质服务、愿意负担合规经营成本的机构,就会继续存在于这个市场当中,这个可能是有利于市场后面的良性发展,这个应该是我们对于现在这个情况的预判和分析。是我理解这次对课外辅导机构的整顿对行业的影响。

  授课形态是路径依赖的过程

  回到授课形式的问题。肖总提到1对1的盈利模式,以及整个教培行业感觉有效果。就这两个事谈一下我的看法。

  因为几年前我也做在线教育,也经常黑线下课外辅导行业是“感觉有效果”,但当我真正做教培行业,是真的有效果,不是感觉有效果。当然这个效果是有概率分布,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效果,但必然是要让主体的人都有效果,这个行业才能够长期存在。

  1对1规模化以后到底怎么挣钱?单个业态和1对1的业态,一个是产品驱动,一个是运营驱动。1对1实际上是靠精细化运营,有点类似于制造业,精细地去控制每一个环节,最终才能够去产生运营的利润,教学教研的投入, 师资培训的投入,IT系统的投入等等都是这个精细化运营的一部分,这里面也是有大量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和专有的技术含量的,我从在线教育来到线下教育也是经历了一个先轻视,再了解,最终尊重的过程。

  谈到授课的模式,在线教育实践了很多年,大家也想过很多变现的方式,但最后发现教育行业能挣钱的就是课、书、装备这三样东西,最终还是回到以在线的方式卖这三样东西。肖总讲到是卖书,卖装备是另外一批人,剩下的是在线的课,是卖服务。在线这种形式兴起,首先在体验上要跟原先已经存在的线下课程逐步进行接近,才有可能形成替代。目前班课体验,特别是大班课,基本上线上、线下体验已经完全一致了。所以,线上如果能组起大班课,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小班课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生源是不是有足够量,能够让你把同等素质的学生分到小班去的过程。小班课因为互动还是要比大班课多得多,在线体验还是有一定的差距。1对1是更加强互动的过程,线上的体验跟线下的体验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为什么线上1对1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于三到六线城市,师资资源极度匮乏,在线把优质的师资于打破了时间、空间的枷锁,让它能够投放到原先匮乏师资的区域。这种时间、空间的枷锁打破产生的价值,对冲掉了在体验上的一些损失。

  企业端产品形态的抉择上,其实很多是路径依赖的过程。原先提供一些什么样的产品形态,在往下一步走的时候,自然就会依据原先做的产品形态去想。比如原先做的是线下的1对1,在做线上的时候,肯定最顺的是先做线上1对1,同时我们也会尝试做线上的班课。因为如果没有在线,我们永远其实没有办法在班课这个体系里面去形成跟学而思和新东方的对抗,我们再去重复他们走过的路径,实际上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但是有了在线之后,相当于给了我们班课一个走出来的新机会。

  学生选择授课形式是根据自身能力

  从家长端、学生端怎么选择产品?从最宏观上讲,学生在公立学校里本身上的是班课,为什么要从这个班走入另外一个班,一定是这个班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分层教学。因为现在公立学校的班是家长收入筛选为主,学生能力筛选为辅的过程形成的班,你能在这个学区,家长首先在这里买了学区房,首先是通过家长收入水平筛选了一遍,进到学校之后有一些分班考试,再通过学生的能力进行二次筛选。所以,公立学校的班是家长收入筛选为主,学生能力筛选为辅的一个分层教学。

  你为什么要从公立学校的班走上一个课外辅导机构的班?一定是课外辅导机构是一个纯能力筛选的分层教学,这种班课其实还是有意义的,比较符合中等能力以上的学生去选择。1对1实际上适合中等及中等能力以下的学生去选择,相当于你的班型越小,个性化程度就越高,他对于立竿见影的提高效果就越强。比如这个学生60分,提高到80分,1对1确实立竿见影。从90分到95,上1对1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非常低了。从家长端怎么选择课程产品?是你自己的能力与教学产品分层相匹配。这是我想分享的一些观点。

  直播是基础设施数据是灵魂

  姜振鹏:先说结论。对于人工智能时代,K12教育我是这么看的,教育本身是在时间维度上的竞争,直播是基础设施,数据是灵魂,这三点我给大家分别展开说一下。学习与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三段:小学低年级以前可能是家长主导的已获得才艺为导向的素质教育。小学高年级到高三,是以进入好大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你上了大学是自己主导的获得谋生技能为导向的素质教育。应试教育阶段时间还得分成三段,一个是校内的学习时间、一个是课外辅导机构锁定的学习时间、一个是回家自由的学习时间。

  其实在2013年开始层出不穷的在线教育项目,大家都想切割一段学生的学习时间作为自己的入手点,包括像O2O、直播课、拍题答疑,有的是切公立学校的学习时间,有的是切培训机构的学习时间,有的是切自己回家自由的学习时间,无论怎样我们希望做到的是打通学生学习行为的时间轴,能够获得他学习时间轴上的全数据。怎么才能打通?怎么才能获得数据?越来越多的学习行为逐渐地转到了直播这样一个基础设施上面转到在线行为记录上面,才能够逐渐掌握他学习全时间轴上面的数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在时间轴上面的竞争,直播是基础设施,数据是灵魂。

  这跟人工智能有什么样的关系?短期的未来是什么呢?人工智能这个技术会有什么样的突破?这是科技圈的事,跟我们教育圈其实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但是我们自己的发展理念是“科技驱动、以人为本”。为什么?无论科技圈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什么样的发展,都需要我的学生行为数据去训练模型,都需要我提供应用的场景,让应用落地。这就是我们科技驱动的做法。为什么要以人为本呢?因为教育毕竟还是人与人的沟通、面对面的温度,在短时间内无法被替代。这就是我对人工智能对教育影响的看法。因为现在人工智能其实本质上还是基于贝叶斯网络,还是基于数字算法,还完全没有达到真正所谓人的智能的水平,中间还有巨大的鸿沟。可以把机械化、重复化可以数据化的行为用机器取代,但是随机性很强的、情感性很强的工作,人工智能现在还很难取代。

  资本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冗余

  第四个问题,资本对教育产业的影响。

  资本其实对全社会所有的行业都是一个冲刷,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可以远离资本。如果资本不关注你,只能代表这个行业太没有价值了。一旦这个行业体现价值,必然就会受到资本的洗礼。

  对教育行业而言,资本其实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冗余,所有的创新都以浪费为基础的。你如果不允许浪费,是没有办法创新的。这个行业里,有很多机构融到很多资金,帮助行业里选择了很多模式,因为当时大家都面临着试错,到底是录播还是直播,2C还是2B, O2O到底行不行,大家面临很多试错,试错的成本实际上都是资本承担的。很多公司还没有盈利甚至没有收入,但估值已经很高了,这是因为他们在创新的过程中浪费的钱需要找到接盘侠买单。虽然对于个体公司而言,很多钱被浪费了,但对于全行业而言,我们获得了直播的基础设施。一些行业的先行者他们在前面浴血冲杀,终于找到这样一条路,教育用户、教育市场接受这样一个模式。但是今天直播变成一个很低成本,你就可以获得行业的基础设施,今天的团队就在享受前人为他们铺垫的道路,今天只要有一个优质的课程,直接嫁接到基础设施上,马上可以有一个很好的营收。对于传统线下的教育机构,特别是成熟的大型机构,估值体系与在线教育企业不同, 我们不可能用自己的预收款去进行这些高风险创新, 因为我的预收款是我的债务,我需要留着这些钱去交付给用户的服务,只能做一些确定性高的事情。否则就会让企业陷入危机。 好在现在行业试错的阶段已经结束,哪些是正确的事情已经非常明确, 我们可以直接去干这些对的事情就好了,这也是创新路上的后发优势。同时大型的课外辅导机构也都在积极寻求二级市场的融资, 以获得一个较高的资金安全边际可以做一些相对前瞻和探索性的工作。

  所以,资本谈不到对行业的聚合和撕裂,资本是创新的血液,只有资本允许浪费,提供冗余,才能够推动这个行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教育行业现在接受资本的一些洗礼,本身也是行业逐渐成熟的标志。

  这是我的一些看法。

  “新浪2018中国教育行业论坛”仍在继续,更多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第二场:新浪少儿英语教育行业论坛

  时间:7月26日 13:30—17:30

  第三场:新浪留学语培教育行业论坛

  时间:8月1日 13:30—17:30

  第四场:新浪游学营地教育行业论坛

  时间:8月8日 13:30—17:30

  第五场:新浪素质教育行业论坛

  时间:8月16日 13:30—17:30

  第六场:新浪学前教育论坛

  时间:8月23日 13:30—17:30

  责任编辑:张佳睿 实习编辑:李子云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