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客胥克谦:少儿阶段学科教学正在快速素质化

皮影客胥克谦:少儿阶段学科教学正在快速素质化
2018年07月20日 14:55 新浪教育

  2018年7月19日,“新浪2018中国教育行业论坛”在新浪总部大厦顺利启幕,首场为K12教育行业论坛,本次论坛聚焦政策、资本与科技带给教育的机遇和挑战,与众位行业资深大咖,共同寻找“回归本质”的中国教育培训发展之路。以下为北京皮影客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胥克谦的论坛发言实录:

皮影客 胥克谦皮影客 胥克谦

  我是北京皮影客科技有限公司的胥克谦,我们是使用特殊的技术帮助大家低成本快速完成大批量的动画与游戏化课件,很多K12机构都在使用我们的技术和服务设计他们的教学内容,所以我的视角跟大家不一样。

  减负令带来学科教育素质化

  这次所谓的“最严减负令”一出现,带来特别多小学阶段K12领域机构与我们交流如何用动画和游戏化方式重构课程内容,发现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在我们角度看来是真正在发生着特别的的质的变化,就是是“学科教育素质化”。

  我们皮影客的核心业务是教育内容动画化和游戏化。有一种感受,原来的小学阶段培训还是以刷题为主,像奥数、加分等,“最严减负令”之后突然间不敢提了。那干嘛呢?现在的趋向非常明显,基本上都是全面重构数字化教材,提升教学体验、提升综合能力,注重综合素养方面的提升,而不再以提分为目标。比如好未来公开说把评价体系分为7个维度,不是分数了,头部机构变了,大家都跟着要变。数字化教材除了体验更好更有趣,它本身的数据评测能力也成为综合性评测的能力基础,否则是得不出哪些评测维度的。

  这方面少儿英语培训行业一直走在前面,我比较相信在未来的两三年时间,少儿数学、少儿语文等等这些学科会快速地向少儿英语的模型去转化,也就是说分数的权限会降低,而综合能力的提升方向势不可当。这有点像多年前少儿英语刚开始使用的电子白板教学,很多人都觉得是装饰性的,是招生的噱头,但是现在没有白板几乎没办法招生了。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这会导致少儿阶段的K12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洗牌和分化,因为教学内容研发特别重,一个学科的建设不是一般人能搞得定的,需要大量的人才、大量的时间,原来只有少数头部机构才做的起。最近一些过去以教师主导教学为主的机构,都在推进向由总部全面提供内容转变,很多机构都是亿量级的教研投入,必然会拉开机构之间的距离。

  除了教研的预算,还有一个重要维度是时间。比如“一起作业”的很多内容都是动画化、游戏化的,已经积累这么多年,形成了很高的壁垒,小的机构有这么多金钱和时间重新做这些东西吗?都需要压缩时间快速解决,拼的是硬实力。未来会发生很大的分化,很快头部就是头部,尾部就是尾部,形成巨大的鸿沟。

  “最严减负令”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最起码在小学阶段会导致培训机构会很快分化为两种,一种是输出内容的,一种是接受内容的。比如有一些在地方上腰部的机构,规模发展不算小,教学蛮规范的,但是缺少内容输出能力,往全国做有困难,可能会被更大的有内容和品牌输出能力的整合,相信未来两三年会普遍涌。有内容优势的在线教育或头部线下培训机构,会变成输出者成为主导位置。

  K12机构快速打破疆界

  从教学形式上来说,K12机构有的做线上有的做线下,有做1对1、小班课、大班课,也有做双师的。在过去,感觉各自是各自的选择而已。但是从去年到今年,能感觉到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所谓线上也好,线下也好,包括自主式学习,还是直播教学也好,都在快速打破疆界,分水岭是在线班课的兴起。

  现在的线上少儿英语1对1,课前有预习,课中有直播,课后还有互动学习的材料,对1对1教学来说是锦上添花。如果没有那些东西,只要老师水平够好,上课质量一样可以很好。但是对于在线班课,一旦一对多,也只有半个小时一节课的情况下,如果没有预习环节是不可能了,有效的课前预习才能保证班课的上课效率。

  还有预习效果要求的差异:原来线下教学也是有预习的,但实际上学生们是不做的。在线上1对1,学生是否预习影响不大,因为你没做老师也上课,你做老师也上课,老师会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但在线班课,如果有的孩子做了,有的孩子没做,老师怎么上课就会成为很严重的问题。

  所以几乎在线小班课的机构都很重视课前环节的教研。带来另外一个在原来的教育体系下的谬论:原来预习只是中学之后极少数学霸的专利,你是很难见到一个7、8岁的小学生自己在预习的,是不太可能存在的场景。但是对在线教育来讲,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环节就是这么一个场景。孩子还在玩耍,你忽然让我学习,根本坐不下来,我自己的孩子经常需要化半个小时才能把她按到桌子上学习。教育行业原本有一定强制性,是不太擅长这件事的,所以需要向其它领域借鉴,比如动画片和游戏是怎么样瞬间把孩子注意力拉进去的?这个环节叫注意力导入。没有这个环节,你的内容再好都没用,因为孩子注意力还不在你上面。没有这个过程,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环节都是不存在的。

  数据化、互动化、游戏化会成为必然的选项,评测内容和教学一体化也是大势所趋。否则很多基本的教学情景还是无法实现。比如老师都不知道同一个班课中学生们在预习环节单词、句型是否真的掌握了,他们的差异可能是有的全会了、有的甚至没有预习过,老师怎么上这节课?

  下一个问题是教学过程的实时评测数据。

  1对1教学可以靠老师的灵活性掌握教学过程,没问题。但是1对多的班课,比如老师问学生,哪个是苹果啊?第一个孩子问一遍,第二个孩子问一遍,再问傻不傻?前面学生的回答都听到了。要是为每个学生准备单独的问题,除了教研压力大,更大问题是班课时间不够用了。解决办法是使用互动的教学内容,大家同时在屏幕上选择各自的回答,实时生成评测数据反馈给老师。课后复习和课后预习的评测环节都会起到这样的作用。虽然这是跟教研相关,但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教学形式本身,它不是只要肯花钱就能短时间突破的事情。

  线下机构与线上机构在快速融合

  我们还看到一个趋势,线下机构普遍在线上化,线上机构很快会开始落地教学。

  线下机构第一个线上化的环节是课后。在线英语一般普遍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线下的英语一般没有课前,只有课中和课后,大多线下机构都已经在把课后内容线上化,课中的这部分也都在加强互动化,跟上直播课是一步之遥,都要做教研,将来通过线上双师方式扩大教学落地范围都很方便。事实上最大那几家头部机构都已经在推进之中。

  对于线上培训机构来说,大家都有足够好的师资和课程体系,跟落地的地方机构整合,快速收编他们的学生,也是大概率事件。相比二三线城市的线下机构,线上机构的教学体系成熟,名师优势明显,教学管控系统都是现成的,品牌又有绝对的优势,相互合作必然双赢。

  所以线上线下大家都越来越趋同,发展应该比想象得要快,明年到未来两三年时间会有一些成果展现。

  人工智能可以提高教育单个环节的效率

  我对人工智能的观点,和大家有点类似。人工智能并不能解决整体教育的问题,但是它可以提高教育个别环节的效率。

  另外,一说人工智能好像就是语音识别、搜索、拍题,其实不是,教育有很多小的环节都需要人工智能去解决。我们这几年一直在这些方面下功夫,过去五六年时间解决一个看似跟教育无关的问题,把动画课件的效率提高了上千倍。这对教育有什么用呢?对任何一个教育机构来说,每年500课时都是不大的课时量。但500集是一个省级动画产业园所有公司全年的产量。你有那个钱,比一定耗的起那样的时间,对教育产业来说是能用和不能用的区别。另外,现在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谁的品质也不能差。都开始按照电视动画片质量来做课件,而电视动画片品质的普遍要凑合看的1.5万到2万每分钟、精品5、6万每分钟了。制作周期也会随着质量要求变高而延长。

  我们最近有一个K12机构的合作,使用我们的新产品,结合了一部分引擎技术,一部分结合人工智能,再有部分人工的介入,从拿到脚本到制作完、到上完课,全程12天,是近50课时的动画课件,都是喜羊羊那样的电视动画片质量。原本这是脚本改编一个环节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后面还有人物与场景、道具的原画环节,和动作表情设定、分镜头、中期制作、配音、配乐、音效、剪辑合成等环节,还包括每个环节都需要的修改。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事情?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技术就是可以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虽然这只是单一个环节问题,但带来很大的教学情景的改变,每课时、每个教学环节都可以有个性化的内容,如果这个个性化的内容,再跟你的知识图谱绑定,跟你原来个性化的算法、智能推荐的算法结合就了不得。

  过去教育行业用的主要是靠图片飞来飞去为主的MG类型动画,IP化故事性动画是做不起的。MG类型动画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信息强度过大,知识很难内化,看起来很好看,但什么都没记住。

  还有一件事情是互动。

  互动对在线教学和课前、课后学习有多重要?没有互动,不可能有数据,没有数据哪来个性化?但是有互动、数据,内容这三者结合的,那是网游。不是Flash简易互动可以实现的,类似微信跳一跳,你可以看联机朋友数据的比较等,这是什么样的团队才能做得了?教育公司绝对做不起。一个游戏公司花几个月开发的,对教育来说只是一课时的内容。一个机构至少有几百上千课时需要做,即使有钱也等不起那时间,很何况那真的是超级巨大的成本投入。这个事情需要突破,我们好几年都在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差不多能达到类似做PPT那样的效率和难度做教育功能性游戏了,一年几千课时节节课个性设计也不怕。都可以拿到上课实时数据,交给评测、个性化推荐等服务器等等可以产生很多价值。这些都是单点环节,但是这些单点环节往往会影响整体体验,这和拍题上传、语音识别是一样的。

  人工智能有很强调算法,但是大家容易忽略了人工智能的皮,就是视觉。比如讯飞、英语流利说,你对它说一句话之后,它评测你哪个发音不标准,然后标红或绿来表示发音好不好。但如果面对的是一个虚拟人,直接告诉你哪个词发音不好,给我练习一下吧。这个场景是不是已经接近真人上课的感觉?人工智能加上一个动画模拟的皮,就会让产品型的教育内容更多实现真热闹教学的效果,降低教育的边际成本,同时实现很高水平的个性化。而这层皮也要像语音、图像识别一样,由更专业的人来解决。这也是我们未来皮影客越来越有价值的地方。这解决的都是单点问题,只是往往解决了一个点的问题,一定会带来面上形式的变化。

  第四个问题,资本的问题,还是听听其他嘉宾的见解吧。

  “新浪2018中国教育行业论坛”仍在继续,更多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第二场:新浪少儿英语教育行业论坛

  时间:7月26日 13:30—17:30

  第三场:新浪留学语培教育行业论坛

  时间:8月1日 13:30—17:30

  第四场:新浪游学营地教育行业论坛

  时间:8月8日 13:30—17:30

  第五场:新浪素质教育行业论坛

  时间:8月16日 13:30—17:30

  第六场:新浪学前教育论坛

  时间:8月23日 13:30—17:30

  责任编辑:张佳睿 实习编辑:李子云

人工智能减负K12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