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下午,“新浪2018中国教育行业论坛”第六场——学前教育行业论坛在新浪总部大厦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以“突围之路”为主题,汇聚15位行业大咖,围绕学前教育产业发展之路深入探讨。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发布的统计公告显示,中国正迎来第四轮“婴儿潮”,预计到2020年中国早幼教服务市场规模将达8146亿,学前教育市场红利与发展前景可见一斑。与此同时,“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正驱使新生代父母强烈渴求高质量教育。究竟在表面轰轰烈烈的学前教育产业背后,埋藏着怎样的挑战?众多机构又将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成功突围?
以下为YoKID优儿学堂创始人兼CEO 苏德中的论坛发言实录:
大家好!我是YoKID的苏德中。首先,特别感谢新浪提供今天这样一个场合,让学前教育从业者可以坐在一起,不单纯是参与一些活动,真正是在行业的内容上有一个深度的交流。首先,在座很多都是长辈,所以我今天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今天大家对于学前教育不同的领域,我们面对的挑战,以及机遇进行一个分析。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细分赛道,YoKID在不同的赛道不是全都了解,所以只针对日托的行业提出一些想法。第一句就说今年学前教育上半年有30亿融资,YoKID有接近10%的金额。在这个金额的背后是一份信任,我们的思考就是整个日托行业在服务上怎么样可以有一个质的突破。正如刚才两位老总的分享,其实我们幼教行业,随着过往的一些舆论或者社会的一些问题,在信任问题上是比较欠缺的。当然,我们在去进行实体幼教的Day Care,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样去科普教育家长重视日托的需求,並且信任这服务。
所以,我的想法跟贾总有一点不一样,她可能更多从零售的方式去经营这个业态。恰恰相反,我们YoKID在北京有8个店,全部都是用全资直营的方式一家一家去做。我们去做生意的时候,其实我们觉得整个日托核心的竞争力其实就是经营与扩张的能力,经营讲的服务,讲的是口碑,扩张力讲你开这个店的速度以及数量,某个程度上是相违背的。比如我们重视经营的能力、品牌、口碑、服务,换句话说我们在运营上就做的比较重。我们在扩张的程度下,当然就不可能用刚才像贾总说的零售的方式、渠道的方式、加盟的方式把它一个一个开起来。相反,我们把那个宝压在服务的口碑以及标准化上。其实因为我们做Day Care也好,幼儿园也好,除非我们有一套很严谨的标准化把品质控制住,就是全资直营比加盟好的一个逻辑,就是说我们这个直营的系统是有一个优化的逻辑在后面,这样才会有我说的第一点,建立信任。
第二个就是服务质量,当时我们是2015年成立这个公司,2017年才有第一家店,换句话说,我们是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在教材、教学里面,实体的布局做R&D,做研发。在幼教商业里面,我们把大量的资源放在服务的质量上面。在这个背后的逻辑其实更多就是说,我们看到我们进日托行业里面,在国内,尤其是一线城市,其实不是说他们没有Day Care,他们非常多,可能是偏向家庭作坊式,一个社区里的民宅带十几、二十孩子,需求也非常大,但是核心的痛点可能在于消费升级,就是家长不买单你的服务。所以,我们现在可能是在北京收费比较贵的其中一家,它背后的逻辑就是在安全、师资,整个教学以及环境上面,到底我们花了多少的精力去把这个质量去提上来。这是整个我们觉得在Day Care的细分里面如果要脱颖而出,可能需要关注的第二点,就是服务的质量。
第三,人才方面。这个人才刚才可能更多说到一个教学老师的人才,我不展开了。第二个我觉得可能是管理人才,就是整个幼儿教育在经营这个公司,经营这个多元的一个运作,幼教的管理人才其实跟老师一样猜。打个比方,当年雷军做小米,在2010年的时候中国手机也是以山寨机而闻名的,这个行业不行了,他怎么样能够把一些跨领域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做中国的手机,做成一个新的光景,可能也是我们现在做学前教育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能不能够在别的领域,能够工资很高,社会的待遇很好,受到别人尊重的不同行业中,投身在一个比较多质疑的声音,在整个管理水平可能缺乏高端人才。这也是我们在搭建团队的时候会觉得比较重要的一个点。
至于第二个问题家园共育,这也是我们一开始做Day Care提出的一个核心理念。因为我是在中国香港出生长大的,又去了剑桥读博士,所以就这个概念来说,对我来说算是一个不太新的模式,一直都是这样。但是,我们面临的局面是家长育儿的概念可能是不对,在家园共育,除了科技的沟通,除了学校要给家长发声,让家长参与大教育的环境里面,其实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我们如何提升家长育儿的一个科学的认知。比如说,我们有一些家长经常会问一个问题,就是说到底要不要入托。我经常跟他们说,不入托有两个条件。第一,父母有特别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第二,他们懂得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给予科学、专业的辅导。如果做不到这两条,可能在专业的托管中心,他在社交上,性格的养成,价值观的养成,以及习惯的养成会给到更好的帮助。但是,从儿童心理学来讲,我们知道孩子生活的大环境,在外面的Day Care也好,早教也好,只是一个部分,更多的还是家长在家里的受教育影响。
所以,我们去看家园共育,除了是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或者让家长参与到幼教环节之外,其实更重要我们会把这个资源放在我们怎么样去培训,或者教育家长在这个0-3或者0-6育儿应有的一些科学。这个东西如果我们再引申,我们到二三线城市可能遇到的挑战会更大,这是对家园共育的分享。
非常期待接下来听各位长辈的分享跟交流,谢谢大家!
(刘瑞琦/文 、新浪教育/摄影)
实习编辑:刘瑞琦 责任编辑: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