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顿教育总裁康雁:共建·让国际化幼教来得更快

伊顿教育总裁康雁:共建·让国际化幼教来得更快
2018年11月30日 15:53 新浪教育

  2018年11月18日,以“创想赋能 智启未来”的第六届学习力大会在上海中心举行。伊顿教育集团总裁康雁发表了题为《共建·让国际化幼教来得更快》的演讲,以下根据演讲实录整理:

伊顿教育集团总裁 康雁伊顿教育集团总裁 康雁

  在场的各位朋友,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各位作为一个教育行业的新人分享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刚才主持人介绍了,我其实过去前半生的职业生涯跟教育行业应该说没有什么关系,坦率来讲,前半生工作的原因我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关注不太懂,这也是中国式父母,尤其是父亲在很多场合我觉得值得亏欠的地方。

  有机会进入这个教育行业,这两天听了很多大咖谈了很多干货,我感觉我是一个局外人,尤其今天来,各位很多专家有很多从业经验,更多在K12的领域,我这边更多在幼教领域。幼教这个领域又和K12有很大的不同,一会儿和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那么,谈到现在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我们很深的感触就是,我感觉幼教整个行业非常焦虑,中国家长这个群体也集体焦虑。而且这个焦虑还是一个慢性的“传染病”,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场合,让我跟很多专家一起思考未来有哪些机会和需要突破自己的地方。

  作为一个新人,稍微介绍一下自己。刚才主持人也谈到了国务院出的若干管理意见,这个应该在幼教行业前几天是重磅的炸弹。实际上在我看来,整个大的方向应该是正确的,其实幼教行业确实在过去的几年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怎么去平衡幼教的质量跟在里面越来越踊跃的资本对利润和规模追求的矛盾。

  坦率讲,这实际上是我们从业者的一个困惑。我两周前在苏州幼教展跟大家分享,你们谁见过全球最好的教育大学在全世界开分校了。真正优秀的教育机构承载的是一个国家、民族甚至是一个使命,这个使命是独一无二的,既然独一无二的,规模和数量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在伊顿很早的时候,我们把我们的业务看的很清楚,伊顿幼儿园本身在全国51家是高端幼儿园,我们认为实际上这次政府的政策的方向,实际上更好可以让我们这些幼教的从业者专心下来去做我们擅长和可以做好的事情。真正的把时间花在用一个匠人的心思去雕琢、打磨我的产品,去给我们的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但是问题也来了,如果你不追求规模,伊顿51个园,就算将来扩展到100园,我们不可能扩展到1000个园,因为1000个园不可能有那么细的管理。所谓的改造未来,给社会创造更大家知的使命怎么去实现?我们伊顿去年成立了一个新的业务——KA儿童之家,把伊顿我的教学内容,我的管理体系,我的教学教研和培训模式复制给更多的幼儿园所,这里面包括公立园,帮助其他的更好分享我们在幼教行业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这是我的两个身份,既是伊顿幼儿园的总裁同时也是KA儿童之家技术和互联网赋能幼教行业公司的一个身份。

  今天我的议题实际上是讲国际化幼教。

  为什么要做国际化幼教?其实我想谈谈我心目当中的国际化幼教是什么。开头的时候我说了一个观点,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和家长集体焦虑。我们认为我们的孩子3岁就一定要会数数,6岁会加减乘除,12岁的时候恨不得古今中外的所有知识就知道了,我们的孩子未来就是要上一流的大学等等。这个也不能说错,这个是中国千年以来的科举制度,包括应试教育促进的观点。

  今天在座的很多嘉宾包括我自己也是在这个体系当中的受益者,但是我们认为这不应该是唯一的一种价值观。这应该说,我们认为中国既然是14亿人口,56个民族,拥有5000年文化的大国,我们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应该更多元才对,对成功的定义也应该更多,而不是未来挣大钱,当大官,一定出人头地。

  我经常开玩笑跟我们同事说,什么时候我们让长认为将来孩子的梦想是当幼教老师,那么我们的幼教行业应该是有希望,有未来了。这是幼教行业面临的很大问题,当我们的从业者,当我们的教师没有一份有尊严的工资和有尊严的职业生涯的时候,你怎么能做好这个教育?我们经常有句话叫“老师有多好,学校有多好”。哪怕这个企业做得再大,最后真正影响一个孩子,天天跟孩子陪伴,改变他人生的还是这个老师。

  怎么真正把教师这个行业做成一个受人尊敬、同时聚集人才的行业,这个是我们教育行业,尤其是幼教行业更需要面临的挑战。

  为什么说幼教行业?我们看到K12的领域,今天的大会有非常重要的大咖,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从业者。在幼师领域这个春天来得有点晚,正是因为这个春天来得晚,这个行业才充满了机会。

  刚才主持人介绍到了,我之前从业的行业是汽车行业,我们讲汽车是一个万亿的市场,非常大的市场规模。汽车行业非常羡慕我们幼教行业,一个中产阶级在教育上面花的心思比在车上面花的多多了。我们怎么承担这个历史使命,把价值传递给家长和社会,这是所有从业者需要去面临的问题。

  谈到了国际化教育,当伊顿16年前做国际化教育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发展的步骤和时间点都不一样。有些孩子可能语言能力发展得很早,有些孩子可能数学能力发展得很早,有些在和人交往时体现出很突出的特质,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时间表走。

  前段时间朋友圈流传鸡汤,有些人十几二十岁结婚,有些人三四十岁遇到真爱。当你标准不同的时候,你发现人生成功的定义也是多元的。我们的家长不如放宽心态,给我们的孩子一些时间,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步骤去成长,也许你会有惊喜。

  我们这个社会除了需要企业家,需要总统,需要这些亿万富翁以外,还需要很多的匠人,需要很多在平凡生活中需要获得快乐的,很多的我们社会的参与者。这是整个中国社会,包括家长需要一起去意识和一起去探讨的问题。这里面我们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我们不仅为了升学,我们的教育为了人生。

  这是在我看来,在伊顿秉承的国际化教育里面非常重要的核心理念。在整个教育体系里面,我们的孩子是整个活动的中心,这实际上跟K12领域科技应用的方向是背道而驰的。今天早上我听了很多做互联网和技术的嘉宾讲通过技术怎么改变教育。但是在幼教这个领域,技术的应用其实还跟传统的K12不太一样。对于孩子而言,真正有价值的还是面对面的沟通,父母跟老师的关爱。

  他学习的内容也许往往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学习的过程和形式可能更重要,所以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并不是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和技术教给孩子更多的东西,这里面技术应用更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技术怎么更好去帮助我的老师,使得他们的培训,他们的知识,他们的教学能力能够提高,他们更好更高效帮助我们的孩子,更好度过他们的童年。同时我们的家长怎么更好理解我们的孩子,更知道怎么做一个好的父母,更好陪伴我们的孩子走过他的童年,这个确实是这样的,我们大部分家长,不管受过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我们往往在育儿方面都是小学生,没有人教我们怎么做父母。

  在我们的教育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个议题就是“家园共育”,家长和我的机构一起去培养和照顾这个孩子。在这里面确实有一些理念,在国际化的体系当中给我们中国的传播教育者一些启迪和一些启示。

  这里面谈到国际化教育,但是国际化教育不能一刀切,国际化教育是不是一定最好的,怎么正确理解国际化交易。经常很多家长的误区,国际化教育就是有外教,就是教英文课,这个并不是真正的国际化教育,国际化教育是整个管理教学的理念,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不应该认为国际化的教育就一定是盲目的最好的教育。

  其实很多在全球流行的一些教育理念经过时间的检验是有问题的,慢慢不断完善和修整过程之中,我们一定要辩证去思考和引进,包括我们要去伪存真,把好的教学理念真正带到教育中。

  同时另外一点,我们想强调并不是你有好的教育理念一定能落地。真正在一个好的教育的理念在落地的时候,还是要面临很多的具体的文化和我们的社会,和我们家庭具体条件的挑战。

  举一个例子,刚才提到的混龄和分龄的问题,虽然我们倡导的是混零,在中国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幼儿园的孩子毕业以后70%以上还是要进入国内的小学教育体系,这个教育体系怎么对接?这个教育体系对孩子的要求又和“国际化”的教育理念相背了。我怎么和落地的情况下对接呢?

  这里面我们伊顿做了大量的创新和实践。把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现状跟国际化的教育的理念进行融合,进行优化。我觉得这些实际上在整个在思考未来怎么拥抱国际化的教育,拥抱国际化幼教理念的时候,必须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实际上讲到了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不仅是国际化的课程,里面包括一系列复杂的体系的构建,这里面包括你的教学团队,包括对于家长的教育和培训,以及对于教师的教育和培训,这些每个环节织在一起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国际化教学的体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伊顿很早就成立了家长大学,我们帮助家长去思考怎么去更好跟你的孩子进行互动,我们以前会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形式,现在越来越通过我们的家长端APP的形式,向家长送,今天我们在幼儿园学了什么,于是睡前故事给你三个推荐。这里面技术的应用就有了,下一步让APP和家长读三分钟,把声纹图谱抓过来,睡前用机器生成父母的声音读给孩子(特别是父母出差的时候),这样保证了我们的家长和孩子的高质量互动。在技术的应用上我们在幼教领域上需要一个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应用的场景。

  在教师的培训也是一样,一个幼儿园院长浪费在给新员工进行基础培训,刚才谈到幼教行业整个幼师师资的能力问题,这个行业又是幼教师资高速流动的行业,很多教师干几个月就换行了,导致很多园长面临的问题老师不停更换,所以不得不给这些老师做基础的培训。

  这些基础的培训,我们其实在技术上得到很好的解决。把基础的培训切成200个小视频,每个小视频3-5分钟。每个老师看完以后做题,只要你认真看视频都会做,看完10个视频通过一关,过了20关你就过关了。游戏把枯燥的培训性的工作做完了,这样我们的园长和教学主任可以把更多时间更高质量放在跟幼师进行有意义的沟通上。这些是我们在实践中怎么通过技术,怎么通过对教师的赋能和对家长的共享来去改变我们现在教育体制中的若干个问题。

  在这样的体制中,我们的儿童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一个多元化社会的参与者。我们希望我们未来的孩子不仅是自主的学习者,同时也是机敏的思考者,能创造性解决问题,是有同理心的人类的公民,而且又是一个坚毅而阳光的个体。这些是我们对孩子的希望,如果我们不能够真正去用开放的体系去改变我们幼教这个行业的现状,恐怕我们所有的愿望会停留在家长的梦想当中,而不能成为现实。

  无论拥抱技术还是自身能力的提升,还是在未来管理上的发展都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这些从业者在里面有很重要的工作和使命,在今后的若干年我们希望改变这个行业。

  刚才谈到了我们通过KA这样一个技术互联网的模式,去赋能整个幼教的行业,中国幼教行业现在有25万所幼儿园,其中60%是民办的,如果照政府政策方向的话,未来中间的80%会变成普惠园,其中20%会是盈利园,意味着中国将近10万所的民办幼儿园从现在的盈利园转变成未来的普惠园,这是一个挺艰巨的挑战。我们这些民办幼儿园怎么能够在普惠园的基础上依然能够给我们教师一份有尊严的收入,能够给他足够的培训,能够给孩子一个优质的成长空间,这里面其实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提升效率。

  我经常开玩笑讲,我们幼教行业已经很幸福了。有哪些行业还有这么高的毛利,而且家长先给你钱再交换服务,到年底农民工讨钱的事情绝对不会在幼儿园发生。幼儿园让大家过得太舒服了,舒服的后果就是效率偏低。我觉得这个一定会引起行业很深层次的变化,我们认为一定需要去帮助十几万个民办园更好提升效率。提升效率的手段是什么?就是刚才提到的通过KA的技术赋能,通过管理体系的赋能,通过教师培训体系的赋能,通过给家长“家园共育”的体系实现。

  刚才谈到教师的问题,必须通过体系化来实现。幼教行业之所以很难吸引优秀人才,老师加入幼儿园的时候看到的不是职业生涯,而只是看到了一个工作。我们怎么通过我们体系化的运作,能够让老师在园所之间有更标准的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看到我愿意尽我一生的力量做一个教育的创业者和一个教育的从业者。这个实际上是我们需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我们伊顿在体系内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我们有50多个幼儿园,我们除了园长和教学主任以外还有其他从事管理的工作,使得老师发展的途径非常多元化。未来这些民办园和单体的民办园我们怎么帮助他教师在这个体系当中的认证和发展的问题,这是一个我们可以深入思考和去实践的一个话题。

  我想说的是,今天我带给大家的更多是我在幼教行业看到的挑战和我们实践的一些思路,但是离解决整个行业的问题,刚才谈到了我们说这个行业它的一些症结,还有家长的一些焦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里面为什么讲共建,我们一定要和K12的体系打通,幼教行业不能独善其身,我们很重要的衔接点是我们孩子5岁6岁以后送入小学,我们怎么在衔接点上更好一起思考,去把孩子的未来真正从整个社会的需求,和他整个健康成长的角度思考。

  这是我们希望和各位一起完成的工作,今天讲这么多。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潘程

伊顿幼教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