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学生吃啥?食堂有安全问题吗?

一百年前学生吃啥?食堂有安全问题吗?
2019年03月26日 18:03 新浪教育

  各位小伙伴上学的时候一定没少吃学校食堂的饭吧?八姐高中那会住宿,每餐都是学校食堂的饭,怎么说呢……饭菜能难吃的那么清新脱俗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不过八姐很庆幸,那会食堂的饭菜难吃但还是很正常的,没有现在的食堂这么多的“花样”……

  芒果炒土豆,香蕉炒西瓜,甘蔗炒排骨,草莓炖土豆,西瓜炒猪肝……看起来八姐是没福气享受这些美味了……

  4月1日正式实行校长陪餐制 食堂会不会好吃一点?

  食堂若只是难吃或是饭菜奇葩也就算了,最怕遇见的就是黑心食堂用一些过期的食材,制作过程中不注意卫生,导致学生食物中毒的情况了。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小学食品安全问题偶有发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很多网友建议,应该效仿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实行学校校长与学生在食堂一起进餐的制度。日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共同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还应建立家长陪餐制度。

  对此,网友们表示“喜大普奔”,如果老师校长们都来食堂吃饭的话,没准食堂的饭菜能做的好吃一点了吧?也有网友表示对此举措的质疑和担忧,害怕食堂会给校长老师“开小灶”,对待孩子们的饮食依旧不上心。

  八姐相信三部委这一举措表明了国家对于中小学生饮食安全的重视,这只是个开始,对于网友们提出的更多的质疑,教育部会一点一点慢慢纠正的。

  食堂最早在哪里产生?没有饭卡如何打饭?

  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出现食堂,古希腊城邦斯巴达的男人几乎都在公共食堂就餐,他们的饮食非常粗糙。但所有的斯巴达男人,无论是国王、贵族或是普通的斯巴达公民都吃同样的食物。因此,当时的食堂只是一个“能吃饭的地方”的总称。

  而说起学校食堂这个东西,在我国说旧也旧,说新也新。说他旧是古代的太学、国子监这类机构也存在过“食堂”,也有《送东阳马生序》中“县官日有廪稍之供”一说,很像现在的食堂。说他新则是因为现代学校食堂制度是跟着现代学校制度一块从西方传过来的,结合我国国情之后慢慢演变成现在的食堂。

  相信大家看古装剧的时候没少看到过,一个大师手下十几名弟子,围坐在一张长桌子边,一人一碗饭,桌子上摆满了菜,这就是我国食堂的雏形。

  一百年前:经济艰苦也挡不住吃货的脚步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大学逐步兴起,类似“食堂”的地方也随之诞生。然而,不同于今天我们去食堂刷卡打饭,那时候没有这么高科技,但去食堂吃一次饭给一次钱,好像又太过麻烦。为了免去这种麻烦,学校里面有一种叫“包饭”的服务,简单点说就是学生可以选择一个食堂,每月交六块到八块伙食费,到饭点就可以直接去吃饭,不需要再排队结账了。

  但是吃“包饭”的学生却不是很多,因为学校很大学生可能在各个地点上课,而吃“包饭”的食堂却是固定的。那年头也没有共享单车,为了吃顿饭走半个钟头路太不划算,而且吃饭时间是固定的,有时候老师拖堂,去晚了饭就没了,而且“包饭”相较于去外面“下馆子”来说并不便宜多少,所以很多的学生还是选择去“下馆子”。

  选择一家好吃的馆子可是一门大学问,当时的高材生们对此倒是有自己的心得。

  北大红楼外的海泉成,炒腰花是一绝。清华的学子金岳霖更偏好吃正阳楼的螃蟹。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的赵世炎曾经和胡适一起吃过便宜坊的烤鸭,后来一直念念不忘。而杭州的梁秋实来到北京之后,对于窝窝头,驴打滚,玫瑰饼等十分感兴趣。而燕京大学的王世襄不光喜欢下馆子,还喜欢自己动手,经常带着食材去餐馆的后厨亲自下厨。

  抗战时期:地方偏僻也挡不住一颗吃货的心

  抗战全面爆发后,大批高校内迁,国土的沦陷使学校的伙食情况迅速下降,甚至出现了一个词语叫“八宝饭”。

  这里的“八宝饭”可不是指我们现在吃的八宝,而是指在食堂买的糙米饭里总是夹杂着沙子,木屑甚至是几粒老鼠屎,才被学生们戏称为“八宝饭”。而菜色也多是盐水煮芸豆,魔芋豆腐之类淡而无味的菜,偶尔一碗炒猪血算是很不错的了。

  尽管条件如此艰苦,也依旧挡不住大学里吃货那颗蠢蠢欲动的心。下课后,西南联大的第一吃货汪曾祺就开始行动了。

  西南联大当时地处偏僻,周遭没什么好吃的,汪曾祺就直接跑去昆明市区的东月楼吃那道他最难忘的锅贴乌鱼,更是给其高度评价:“我在别处未吃过,在昆明别家饭馆也未吃过,信是人间至味!”

  除了锅贴乌鱼,他还喜欢吃过桥米线和汽锅鸡。五十年后故地重游之时依旧好这口,想着那“清清纯纯,一片鸡香”,真可谓是“吃货中的战斗机”!

  民国时期吃货的力量:因吃得不好差点搞“学生运动”

  民国时期人们的生活依旧很艰苦,很多人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而大学并没有能够好转,就连蒋介石担任校长的中央大学也不例外。后来伙食差的问题慢慢向“学生运动”方向转变,甚至有学生开始反对蒋校长。后来蒋校长亲自去食堂吃了三大碗“八宝饭”并要求随行人士提高饭菜质量,这才把这次“运动”压下去,伙食也开始有所好转。

  也不怪学生们会想搞“运动”,连吴宓刚到中央大学任教的时候,都曾对学校的伙食深恶痛绝。

  当时的教师餐是由学校厨房从远处送来,装在锡罐里不保温,送到教师手里早就已经凉透了。而且因为是大锅饭,并不是针对个人饮食习惯而做的,吴宓也曾经发出“饭颗颗而菜味恶”的不满。

  而食堂一词真正被广泛使用是在1958年夏秋之间,当时被称作为“公共食堂”,由政府组织。人们在公共食堂领馒头,吃饭。食堂刚开始的时候很“兴旺”。后来因为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兴起以及三年灾荒,公共食堂伙食越来越差,越来越难以承担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不准私自开火的禁令也名存实亡,公共食堂渐渐没落。

  良心食堂之“亚洲第一大食堂”:食堂比学校还大

  “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需和学生共同进餐”的新闻一出,在赢得一片叫好声的同时,更多的大学生表示希望这项措施在大学也能实行,毕竟很多大学食堂可是奇葩菜的发源地啊!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是这样的,被学生自封为“亚洲第一大食堂”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食堂就是个例外。Emmmm……到底是多好吃才能被学生封为“亚洲第一大食堂”呢?

  这这这……这是食堂吗?怎么和八姐大学的食堂不一样?看起来色香味俱佳啊!看这饭量阿姨也不手抖,八姐是上了个假大学吧!

  连麻辣香锅都有36种口味,想从这36种口味里挑出自己最喜欢这吃的一种都要尝试好长时间!

  除了饭菜,连饭桌都这么好看,拿起手机自拍一张分分钟高级餐厅范儿啊!

  良心食堂之最便宜爱豆周边:15元get爱豆同款

  中央戏剧学院作为实力演员的造星厂,是众多追星人士的天堂,多少迷妹都在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进入中戏,和自己的爱豆来一场浪漫的偶遇!然而,对于粉丝来说是追星天堂的中戏,在吃货眼里就是一个又便宜又好吃的“圣地”!

  一个鸡蛋五毛钱一份干锅虾18块,这还是大学里随随便便20+的食堂吗?而四字弟弟的最爱“小碗馄饨”也只需0.8元,堪称是最便宜的爱豆同款啊!

  这样一份两菜一汤只需要5-7元,八姐10元吃撑破肚皮的梦想终于不再只是梦想啦!

  良心食堂之最国际化食堂:宇宙中心也能C位出道

  如果说首经贸的食堂是又大又好吃,中戏的食堂是又便宜又好吃,那么北语的食堂就是又国际化又好吃了!

  外语菜单八姐不是第一次见,可是手写外语菜单八姐可真是头一回见啊!由于北语留学生众多,难保有的学生刚刚来中国看不懂中文,贴心的食堂阿姨手写了一份外语菜单贴在食堂窗口处,看着这一个个英文名字顿时觉得这些菜格调满满有木有!

  除了国际化之外,北语食堂也没有忘记他的本职——做好饭,看看这一道道菜,八姐口水都要流下来啦!

  除了上面这几所大学,小伙伴们还知道哪些大学的食堂饭菜巨好吃呢?留言在下方评论区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实习编辑:任梦爱

  责任编辑:王瑞欣

食堂学生饭菜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