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乡村教师代言人:江西葛坳乡桐溪小学潘光洪

寻找乡村教师代言人:江西葛坳乡桐溪小学潘光洪
2019年08月12日 18:29 新浪教育

  前言: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在山里田间,乡村教师这个群体为乡村孩子们带去了无数的希望。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乡村教师们既迎来了机遇也面对着挑战,他们感慨于乡村教师群体所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敢于实践与创新的代表人物,也深深被蕴含在其中的大爱所折服。本次活动由新浪教育、教育公益联盟联合主办。旨在充分发挥媒体平台的引领导向、传递正能量的作用,并通过媒体传播,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引导社会各界支持、改善乡村教师群体的工作生活条件,激励教师进一步发挥光与热,从而带动乡村学校更具活力。

  老师简介:

  潘光洪,男,1986年3月出生,汉族,本科学历,2005年9月参加工作,中小学一级教师,中共党员,现任于都县葛坳乡桐溪小学校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坚守在乡村偏远山区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关心同事,并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

  老师事迹:

  爱校如家的他对学校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悉心呵护、认真对待;他始终做到待同事如自己的家人,尊重每一位老师,处处为他人着想,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不管是谁有困难或需要帮助,他都会竭尽全力的去帮助他;他爱学生如自己的孩子,公平、公正、民主的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他坚信身教胜于言传,不管在何时何地,他时时刻刻起到模范引领作用,要求老师或学生要做好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好。不管去到哪一所学校工作他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他带领全校老师积极、认真的开展好阅读活动,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为他始终坚信阅读改变人生。

  他每天早起晚睡,尽心尽责地抓好学校的全面工作,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井然有序,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整个学校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他所认可和采用的教育理念与儿童观是“以人为本,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他认认真真的备好每一节课,学生作业基本上都是面批面改,发现问题马上纠正、及时辅导,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处处做到为人师表。每天早读课的时候他就到班上和学生一起大声朗读或背诵,要求学生要背诵或默写的他也和学生一起背诵默写;课间他经常和学生一起聊天、讲笑话、跳绳、打羽毛球;每节他的课的前五分钟是学生上台展示自他的时间,如:朗诵、背诵、唱歌、讲故事、讲笑话……课堂上他经常会给孩子们讲图书角图书里的故事来吸引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自2007年9月开始,他就担任教导主任和语文教研组长,为了能让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好、更有效的开展并收获更多的教学成果,他时刻不忘给自己充电,从来没停止过学习,经常在书上和网络上汲取营养。然后把吸收到的养份转化成能量传播到整个学校,每个星期的教师例会上和每个星期的校本教研活动上,他都会把他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与大家分享。他尽心尽责的工作态度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影响了学校里的所有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因为当时学校里的老师年龄成两极分化,三份之一是中老年教师,三份之二是年轻教师,在校长和他的模范引领下,大家都兢兢业业的工作,整个学校都朝气蓬勃、热火朝天的。

  刚参加工作他就意识到:要想教育好孩子,一定要家校结合。然而在农村,大部分的家长都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或者是不知道怎么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是没办法来监管自己孩子的学习与教育,因为农村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孩。正因为这种现状,所以家访便成了他工作中不可缺少且经常做的一项事情。

  家访之后让他认识到,其实家访有很多好处,它不仅仅对学生有好处,对家访的老师也有很多的好处。比如:家访后家长认识到了家校结合的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成绩都有帮助的话,老师在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上就会更轻松;家访过程中老师可以欣赏到很多很美的风景和当地的一些古迹;家访可以像散步一样锻炼身体,家访可以了解到很多的乡俗民情和乡土文化,家访可以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家访可以从中获得快乐;家访还可以转变家长的一些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在他长期的家访活动后,已然影响了很多学生和家长。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很多原本不喜欢语文的学生爱上了语文,让很多学习不主动的学生变得能主动学习了,让很多原本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提高了成绩,让很多学生无形之中学会了如何做人,让很多家长转变了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家访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且很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在农村学校,在很多时候就因为老师的家访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2007年秋学期,在曾子小学,潘老师新接手五年级一个班,班上有一个学生叫曾林,穿着又脏又烂,没有人愿意做他的同桌;他成绩中下,经常说没这个学习工具没那个学习工具。有一个星期连续几天都迟到很晚,第一次潘老师问他迟到的原因,他低着头不说话,不管潘老师怎么问他就是一声不吭,后来潘老师教育了他几句就让他进去了;第三天他又迟到,潘老师问他为什么迟到,他说是因为父亲生病了起床起的晚了,潘老师说怎么不是妈妈做饭,他说妈妈不在家,他也就信了;第四天他又迟到,潘老师再问他原因时,他低着头含着泪说他父亲的病更严重了,今天是他和弟弟做的早饭;这就让潘老师有些纳闷了,然后潘老师问他家的电话号码,他说家里没有电话;后来潘老师就去问班上和他同在一个村小组的同学,他们也不知道曾林迟到的具体原因,但是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了曾林家的些许情况。当天下午潘老师就让曾林带着他去他家里家访。

  家访后才知道曾林并没有说谎,也清楚了他这几天迟到的具体原因。他父亲有肾结石,一直也没有去治理过,这段时间肾痛的厉害,刚好这几天又感冒了,他爸爸说以前感冒拖几天就好了,但是这次却越拖越严重,有的时候痛的直不起腰或下不了床,所以导致这几天曾林迟到。曾林家里非常困难,母亲离家出走已有四五年没有音讯了,父亲体弱多病,偶尔去做小工赚点钱养家糊口,伯父天生双目失明,生活难以自理,娶不到老婆,也要曾林的父亲照顾,曾林还有一个比他小三岁的弟弟,一家四口就靠他父亲偶尔做小工赚的钱维持生计。当潘老师了解到这些实情后,一种强烈的同情心油然而生,潘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帮帮他们。走的时候潘老师递给曾林爸爸两百块钱并特别叮嘱他要及时去看病,不要拖,刚开始他怎么也不肯收,后面潘老师再三强调是借给他的并告诉他什么时候还都可以,最后他才收下。

  第二天潘老师在班上做了个关于谁会做饭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女生都会做饭,而男生除了曾林外就只有三个会煲饭,但不会炒菜;随后他就在班上表扬了曾林,他说他一个男孩子竟然会做饭,真了不起!潘老师还夸他是个孝顺、勤快的孩子,在爸爸生病的时候自己主动带着弟弟去做饭,而且还会照顾生病的爸爸;很多时候还会自己洗衣服。这样一来同学们对他的看法就改变了很多,他自己也变得自信多了。后来潘老师把曾林的具体情况跟他的搭班老师说了个清楚,并商量好一起帮助他;他经常在课堂点他回答问题并鼓励他,课后经常单独找他谈心并辅导他的作业,班会课上潘老师经常拿他做好的榜样来进行全班教育;经常教他怎样洗手、洗脸、洗头(因为他的手、颈部、耳朵和耳朵后面长期都是脏脏的,头发乱糟糟的),教他衣服脏了要换要洗;潘老师还自己出钱给他买齐了必备的学习用品;每个星期他至少去他家家访一次。渐渐的,曾林的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优秀,班上的同学也越来越接受他,经常都能听到他与同学们在一起的欢声笑语了。在他自己的勤奋刻苦和老师的关心辅导下,一个学期下来,他已然成了班上的优秀生、三好学生。

  在五年级六年级这两年中,曾林的学习用品基本上都是潘老师给他提供的。上初中后,潘老师还经常教导他、鼓励他,并给他提供了很多的学习用品,因为有很多学生上初中来回都要经过曾子小学,星期五下午初中一般比小学放学早很多,所以每个星期五下午都会有很多的学生回小学来看他,曾林也不另外;每个星期他都是星期天的下午去学校,然后又有很多上初中要经过小学的学生会来小学逗留一会儿,当然曾林也在其中。一直到现在,曾林还是会经常说起小学时潘老师给他的鼓励和帮助。还说如果没有潘老师,也就没有现在的曾林。

  2016年8月,他主动申请去他们乡规模最小最偏远的学校——桐溪小学,这是一所不足一百学生的村完小,而且还管辖到一个教学点。

  桐溪小学校舍原本都是破旧的瓦房,2016年中心校为他校申请到一个综合楼重建的项目,原先校舍全部拆除重建。他刚到这个学校就开始忙着租房、搬东西,然而他们租的是一栋建好后没有进行任何装修的框架民房,他带领老师们新建卫生间、安装水、电、黑板等;看到这种情况,很多家长都说要把孩子转到其它学校去读,他当时就跟家长保证一定不会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在他再三的说服下家长还是选择相信了他一次。就这样,全校70多名孩子六个教学班级挤在了建筑面积不足300平米的居民房里学习和活动。

  这里条件简陋、干扰大,他深知这些环境是没法改变的。他时时提醒老师,他们必须克服困难,绝不能因为这些客观条件的艰苦而影响孩子们的学习,他们利用家访向家长传达他们能克服一切困难绝不影响孩子们学习的信心和决心。他想: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要保证不落下孩子们的学习,那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坚信身教胜于言传,不管在何时何地,他时时刻刻起到模范引领作用,要求老师或学生要做好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好。当时他是这样做的:第一、他带领他校所有的老师轮流着每天午休时间去班上辅导学生,每天下午放学后留下住的离学校近的学生来手把手的辅导。第二、每个星期他都带领老师去家访,他始终认为只有家校结合,才能培养出更健康更优秀的孩子。第三、他们还特别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他们学校每个星期每个班都有一节专门的阅读指导课,每个月每个班会评选出一个阅读之星。他还带领班上的孩子们进行了阅读与写作的探索,每学期初制定读书计划,在教室建立班级图书角,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每周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集中阅读,用一节课进行读书交流,期间可以推荐好书、或谈读书心得、或表演课本剧。在谈读书心得环节结束后,引导学生写读后感,以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他深信,只有多读书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只有多读书,才能走出乡村,才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期结束的时候他们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全乡的排位不但没有后退,还前进了。在这个过程中和这个结果出来后,学生家长对他们也是越来越认可,他们也不再说要把孩子转走了。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里,他们一直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也一直都是这样认真工作的。

  因为当时只有重建教学楼的工程项目,而学生的运动场还是泥泞不堪,学校的围墙还是断壁残垣,学校没校门、没花池、没沙坑。后来他通过多方渠道,努力的争取到了这些零星工程项目,为了这些工程,他几乎每个假期都在学校。直至这个学期开学前,所有工程项目才得已完工,现在的桐溪小学已经旧貌换新颜,今非惜彼了,曾经的瓦房教学楼和教师宿舍楼已变成漂亮大气的综合楼,泥泞的操场已全部硬化好,大气的校门、围墙也已建成,学校还建立了各种功能室,及各种体育器材。现在不仅校园环境变美了,而且文化氛围也变得十分浓厚,进入校园随处可见内涵丰富的各种标语,充满人文关怀的提示语和有关读书的名言、国学经典、诗词等,整个校园充满着浓浓的书香味,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着学生。

  在桐溪小学这两年里,他每天早起晚睡,中午几乎没睡过午觉,白天上课、辅导学生、监督和处理校建之事,晚上才有时间备课改作业。可喜的是虽然他们条件艰苦,但是中途没有一个学生转走,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学校地处偏远,大多孩子都是留守孩,对于家庭较为困难的学生,每个学期他都会自己拿出钱来为他们买学习、生活用品。

  2017年春学期他联系到高速交警八支队十一大队为学校十个家庭贫困的学生捐赠学习用品。

  为了拓宽孩子们的阅读面,2018年春学期他联系到赣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他校捐赠了200册图书。

  为了解决学校孩子们的健康饮水问题,2018年暑假他联系到“益路阳光公益”为学校捐赠了一台价值5千元的净水器和价值500元的矿泉水。

  2018年秋学期他联系到于都县关爱留守儿童基金会为学校每个留守孩实现了一个微心愿。

  2019年春学期他联系到团县委为学校20个家庭贫困的学生捐赠了学习用品。

  为了开拓学校孩子们的视野和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他联系好省青联教育界别,安排了南昌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信息技术工程学院的师生到学校开展了夏令营活动。

  为了解决学校教学楼后面居民对一楼两个教室的干扰,他联系好了他们县武装部为他们学校教学楼后面捐建一条30米长价值3万元的围墙,现在也正在筹备中。

  潘老师坚信马克思说过的一句话——“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追求的”。因此,他认为,今后他将继续为乡村教育奉献力量,他还计划积极联系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大力度关注、帮助学校,为学校的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让他们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教育。潘老师表示:身为省、市青联委员的他,今后将更加努力工作,为更多的乡村孩子带来希望。在做好自己的同时他还要积极的去影响身边的人,为乡村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如有企业机构及公益组织愿意对乡村教师进行帮助,可联系他们,官方邮箱:edugongyi@vip.sina.com 官方微博:教育公益联盟 联系电话:18519308616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