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chinaquest
网上寻宝大行动
新浪寻宝大行动,
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文学专区 > 新浪文教 > 正文











精品库
  杂感
  怀念大师徐克
  我们应该怎样对付电影及其它
  读史点滴
  一场相遇
  雪里的故事
  三百万年婚姻演变史
  LOVELETTER
  诗五首--注意你家小孩
  仅此而已
  旧诗一组(二)
  暗香疏影
  彼此(完)
  彼此(三)
  彼此(二)
  彼此(一)
  江郎才尽
  七种武器之枣花的手
  沙悟净回忆录(四)
  沙悟净回忆录(三)
  沙悟净回忆录(二)
  沙悟净回忆录(一)
  时间恐怖症
  牛布衣,八股文和学科规训
  失败的一代
>>更多
下载新浪即时信息软件
新浪点点通


杂感

http://www.sina.com.cn 2001/02/07 11:37  新浪文教

  新浪网友:liyang9463

  如果说评论家和作家都堕落了,那么读者也是脱不了干系的。文学批评针对的是文艺现象及作家作品,面对的是作家和读者。而作家更是直接面对读者,这便存在一个讨好的问题。为了讨好而媚笑的,你打了他的嘴巴,他是很冤的。如果是只摇尾巴而不吠的,必是眼馋你手中的肉骨头,你便是打了他的嘴巴他还是要摇尾巴的,谁叫你是他的衣食父母呢。于是便在乎于你是否喜欢他摇尾巴,若是喜欢,他便会摇下去。

  其实影响是整体性的,从“批评”到“作家”到“读者”,谁都在起作用,而其中读者的作用似乎更广泛一些,毛主席不是讲:民众是真正的海洋。海水质量不好了,鱼呀虾呀的也不可能鲜活起来。

  好端端的作家开始去干一些不是作家干的事,似乎该骂,于是批评家骂,读者也骂,可是作家为什么要干那些出格的事呢?也许是诸如《格格》剧之类的东西火得不得了,刺激了一些人的涎水,可《格》剧能这么火是谁的功劳呢?再说没改行的作家,好好的书名不起,偏要来一个色香味俱全的,为什么?只为有吸引力。批评家也是很辛苦的,新生代作家,你炒他一炒,前面冠之以“美女”,为什么?有卖点。结果是美女也骂,读者也骂。老作家吧,该捧他一捧,哎,骂声依旧,谁叫你要夹缝中做人呢。再说“自觉意识”,不只是作家,评论家和读者也应该有。

  不但要“自觉”,还应“觉他”。

  作家的“自觉”不但必要,而且必须。文学创作是个体的,而它的认知是群体性的,必先由作家对群体(社会)的认知转化为他的个人意识,而这时他的“自觉意识”便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内在的规定着作家的倾向,审美观,生活的取向及对创作的态度。但他的这种“自觉”也是在“觉他”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对群体的把握,“自觉”无从谈起,没有人喜欢自说自话的作家。而读者作为文学本体的一个环节,读者的态度必会反馈给作家,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批评家亦然,批评家的两大神奇功能是:总结和预言,一个没有从“自觉”到“觉他”的批评家于此是力所不能的,只好敲锣卖艺了。批评家面对文艺现象和文本时,必先以审美的、历史的、社会的(很大程度上说是读者的)角度思考,再通过他自身对文学的把握能力,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指明道路。他的“自觉意识”体现为:是否以文本本身为对象,以真正的现时涌起的文艺现象为对象,而不应看作家是否是美女,是留须呢还是穿长衫。

  然而读者,恐怕是“自觉意识”最差的。不能说没有,而是说现有的这种并不好。从“五四”至现在,中国的读者大概已进步到不买任何人的帐了,进步到看没看过不要紧,骂没骂过就事关重大了。进步到想骂什么就骂什么、想骂谁就骂谁的地步了。一副阿Q已经参加了革命党的样子。

  可是参加了革命党的读者,他对文本、对作家、对文学评论的认知是怎样的呢?恐怕他的心里还是只想着吴妈。理性的选择少了,鉴赏的成分少了,对文学的应有的态度轻佻了。当骂人时才说某某是文学青年呢?你要说谁是文人,当心他跟你拼命。那么文学是否真的堕落了呢?

  我看不见得,至少不完全是,目前或是低谷,却还没有到卖身的地步。纵观五四以来的文学,中国文学的发展是人所共睹的,至八十年代,中国文学进入一个新的高峰,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涌现出来,批评界也异常活跃,争鸣四起。(有人认为这一时期的文学政治色彩太浓,是“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其实政治不可能不影响文学,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的)。九十年代,思想更加活跃,文学这个东西里,多了许多声音,少了许多政治说教,更加注重社会中的个体,注重人本身。

  也许是声音太多,所以显得嘈杂,反不如独唱或合唱般便于欣赏,也许这个低谷便是调音或准备声部的阶段,洪亮的声响必会响起。

  当前,部分作家的红杏出墙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整体气氛的宽松,即你可以做你愿意做的事,即使你是个作家。至于部分作家创作水平滑坡,是个复杂的问题,具体人应具体分析,非是文学本身有问题。而时代的进程加快,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需要更新,这或许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当然不能否认商业时代所带来的破坏。)

  读者的骂声多了,说到底也是思考的成分多了,(总的来说)不论骂的对不对,中不中听,多少是有些好处的。

  而真正优秀的批评家确实不多了,很难见到鲁迅先生那般智慧而犀利的笔了。

  因言语颇有些尖刻,故不具体列举作家、作品,此文即兴写出,未经深思,多有不当处,请指正。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文化教育频道

相关论坛】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印度“1-26”大地震
火车票信息,二手交易市场
Club缘花城仙子大选,汇聚热门美女
参加“情人节”问卷调查 得世纪名表
聊天得大奖-MP3商务通DVD手机钻戒
聊友速配找共同语言
新浪网有奖用户注册活动 手机天天送
全新两性健康频道给您最贴心的帮助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