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现象的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1/02/07 16:45 新浪文教
新浪网友:我贴故我在
经常看到沙龙打笔仗,甚至是读书类刊物里的辩论,很多都围绕着辩论双方的词语作战。这使我本来想说:是不是我们陷入了词语的危机?或者说是词语陷入的危机。后来感觉这话说不清楚,也怕是会掉进了文辞游戏的陷阱,反而有人会诘问诸如“脱离的词语的辩论应该怎么辩”云云问题。因此我在这里想说一个现象问题,现象是“此在”的,问题是如何来理解,从词语到词语当然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现象,那么想让手段有效果,(注意不是打击的手段,我这里只谈商榷与讨论)现象有意义,是否就是单纯的各类知识结构中的框架和概念去套拢便可以证明自己词语的“真理性”么?
我想说的是对一个文化现象问题的看法或许有多种,但是应该说作为真理的答案不存在的。我们可以从学科与“学者”(此处的学者非指专事某一学科的专家而言,指的是对某一问题有探讨思考愿望的“学习者”)两方面来着眼。
人类发展到今天,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取得巨大进步。然越是随着人类的认知范围渐广,人类发现存在于自然和自身的问题越多,任何一种学科在今天都不能说走到了它的终极真理的极限处,于是留下了无限的探讨空间。特别是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国度共同并正在经历的时代带给我们很多共同关注的问题,文学在此只是一个方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进行文字上的探讨,我们究竟应该立足于何处?借用已有的文学理论框架?已有的当代中西文化比较理论?我想这本身就是一个怪圈。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近现代史已经被编纂(原文为“篡”,故纠正)得模糊不清,重新梳理人文史,重新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世界可能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作为“学习者”,有何权利借用真理代言人的姿态对别人的说话立场加以抨击?或者是觉得别人说的问题已经有了绝对的标准答案而不值一议?那你自可以置之不理或将自己的论点论据一一摆明。若还带有商榷的目的,那么值得一问的是:发言之前你的立场在哪里?立场这个词曾经被意识权力话语污染,但是时值“解构主义“高悬的今日,是否可以不谈立场?我的回答是:NO!不但要提,而且我们之所以无法走出历史的根源就是--我们一直缺失自己的立场。这个立场不是阶级的立场,而是作为一个思考的灵魂的寄居“我在”的立场。没有这个立场任何理论框架都只能作为沽名钓誉的外衣,只能成为僵死的阅卷机。
如何能够穿透词语的表象达到问题的实质?是什么给了我们对现象发表看法的权力?不是名望地位,不是金钱,不是终极真理的自栩,而是对现象对问题的“自我”关注,只有发自“我在”,才能理解“他在”的理由,才能发现“此在”的实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