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由于中学老师填报的志愿,我不经意地进入清华,从此清华与我紧密相连,时间越久,这种感觉就越明显。在我二十年的清华生涯中,我做了十年的清华学生和十年的清华教师。1986年2月本科提前毕业并被免试推荐进入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1991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4年赴美进行访问研究,1996年回国。现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制造工程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加工过程的监控、切削过程的建模与仿真、虚拟制造和网络化敏捷制造。在学校二十年中,目睹清华的快速发展。就我而言感受最直接的是住房条件变化,我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住房也从集体宿舍、筒子楼、一室一厅、二室一厅到三室二厅。记得本科学生的宿舍是四个双人床,住七个人,留下一张空床放行李,低年级还好,到高年级就感觉书没地方放了,到了博士生的时候,宿舍的设计就方便多了,有书架、有壁柜,方便而整洁。当了教师,结了婚,欢天喜地地搬进新居,亲朋好友每次祝贺之余也说:“要稳定一段时间了”,但都稳定不了多久,就又开始搬家,工作十年,竟搬了5次家。我想大概很少有人在十年前想到,今天象我这样的年轻教师能够住上近120平方米的房子。同学聚会经常谈到的变化是学校建筑的变化,象与旧图书馆风格统一的新图书馆,庄重而典雅的新理学院,现代风格的东区建筑群,其实变化远远不止这些,即使象我这样生活在清华的人,也会经常不经意的发现随处可见的变化。讲一个真实的事,说明清华这几年变化之大。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几年没有回清华,给我打电话,说要来看看,我说要不要到门口接一下,他说不必,自己人还能找不到门,半个小时后,我的那位同学说,从成府路东口一直往下怎么没见清华就到了北大(南门的路已经拉直),真是连自己人都找不着家门了。
记得大学时听校领导报告,讲清华是工程师的摇篮,但今天清华由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发展成为包含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和美术学院等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据说医学院也即将成立。把清华建设成一个综合性的大学,已由昨天的设想逐步变成今天现实,我想近些年来清华大学学科的蓬勃综合发展是对未来影响最大的变化。的确清华日新月异,但是漫步清华,一切又是那么熟悉。
早晨的荷花池畔,晨读的学生依旧是那么多;傍晚的操场边,锻炼的师生依旧是熙熙攘攘;尽管教学楼多了,但夜晚的教室依然灯火通明;尽管实验室的老师变了,但假日的实验室还是那么繁忙。清华的学生依然好学,清华的教师依然勤奋,清华的学风依然严谨。十年前,导师带着我们为完成任务而假日加班,为我们的论文而挑灯夜战逐字修改,今天也轮到我们带着学生没日没夜的工作,为了论文和教案的一个疑点而奋战到凌晨。一切都那么相似,我想象我这样的一代代清华人正是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下奋斗,希望不要辜负母校的培养,期待着能为清华争得荣誉,对国家、民族有所贡献。
日新月异的清华是那么的熟悉,仿佛一切依旧,而每天熟悉的清华却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想这就是清华的韵律与风格。*作者为我校精仪器系教授,曾获国家发明奖、霍英东基金和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奖等多个奖励。(郑 力/1991博)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