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咨询台前受大累,只因家有高考儿。5月12日,省招办与浙江教育报刊社在杭联合举办高考招生咨询。火爆的场面让人联想到近年越来越成气候的“高考家长综合征”,这种难治之症正成为考生最大的压力。
烈日下,只见一位位考生父母穿梭于各招生咨询台前,汗流满面,却一脸执着。而本应是咨询“主角”的考生却难得在现场见到。有家长得意地告之:“孩子在家复习,我出面 当二传手,回去给他传达政策,不是一样吗?”
家长们大多有备而来。一位家长咨询时还掏出一张事先列出的问题清单,从报名的具体手续,到如何填报志愿,各校的去年分数线,哪些专业比较热门等等,看来是想借这机会“一次问到底”。有招生单位现场出售各类招考资料、手册,几乎每一位家长都是见一本买一本,嘴里叫着“多多益善”,回去时手捧着一大堆资料不觉累。难怪现场有人戏说:“家有考生,再理智的家长也会做一些冲动事。”
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却让他“晾”在一旁的树荫下,自己挤进人群“冲锋陷阵”。即使是平日里最文气的家长,这时也忙进忙出,唠唠叨叨,一会说“唉呀,这个问题刚才怎么忘了问了”,一会儿又挤进人堆去探消息,生怕遗漏了什么。
有教育专家指出,学生的高考压力大,其实很大程度是受家长情绪影响。与学生相比,家长更深刻地意识到高考的“意义”。许多家长最大的愿望就是培养孩子上大学,为了这,他们甘愿节衣缩食,付出许多代价,这既是对孩子的关心,又无形中给考生压力,让他们产生感恩图报的心理,生怕“万一考不好,对不起父母”,人为造成考前的心理紧张。有过激的家长临考前甚至采取“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的方式督促孩子学习,“无理”地限制了学生的自由空间。
联想到去年高考期间,杭州有家长要求飞机停飞、公交车改道,外地也有陪考的家长在考场外充当交警,限制过往车辆的通行,生怕环境噪声影响孩子高考,这一切,让人们体会到考生父母的拳拳爱心。但也有专家提出,高考家长的心理健康同样值得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悄然蔓延的“高考家长综合征”是当前考生的最大压力。本报记者王慧华
特别说明:由于高考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消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