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邮件 搜索 新闻 短信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 正文

北京四中一级教师赵利剑老师指点高考历史复习

http://www.sina.com.cn 2001/05/22 16:07  新浪文教

  4月28日晚7:00北京四中一级教师赵利剑老师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就高三学生关心的历史复习的相关问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内容整理如下:   

  网友:历史是看书重要还是做题重要?

  赵利剑:第一位是看书,这是基础,因为书上最基本的史实,比如时间、地点、人物,包括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都会出现的,这是第一步,如果没有这个的话,其他的都谈不上了。但是做题要跟其他的结合在一起,做题一个是可以最直接的训练同学对某个题型回答的应试能力,比如单向选择题、论述题等等,教材的知识跟题目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第二,做题可以对复习的效果起一个检测的作用,教材我看的程度如何,对知识点的把握是不是很全面,如果单纯靠正面一遍一遍过教材是很难的,必须从做题来检测,如果这个题目没有做对,反映出在某个知识点的掌握上有一点漏洞,需要第二遍复习掌握,这样结合起来就比较完整了。

  网友:请问历史老师,如何把握历史的掌握程度?我觉得我们的历史老师讲得过深,这该怎么办?

  赵利剑:首先考生要对自己高考当中所取得的成绩有一个整体的规划,预期达到多少分数。在历史这个科目当中,单科当中需要拿到多少分,至于难易程度,不管老师讲得容易也好,难也好,应该以这个为标准进行取舍。

  首先同学对老师讲的过深这一点不能产生抵触情绪,另外,老师讲得深应该是有他的道理的,通过长时间的听课,学生也应该摸索,老师讲得深到底在什么地方讲得深,老师讲得深的地方,往往跟现在高考的形势有所关联。

  网友:赵老师,我们历史老师总让我们记结构,有用吗?

  赵利剑:用处非常大,结构涉及到指示体系和轮廓的问题。现在的高考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考察,我的理解就是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往往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

  我们不能仅局限于掌握一个一个孤立的,具体的知识点,这是微观的,需要同学们做到把微观和宏观相结合,说具体一点,就是把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放到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当中去考察。首先,你要知道这个大的时代发展的阶段,总体特点是什么。在总体特点的作用之下,各条线索,知识体系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体现在具体的实践当中,有什么具体的反映,这就是宏观和微观的结合,老师给你们讲结构,涉及到一个知识体系的问题,涉及到头脑当中宏观把握能力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网友:赵老师,我认为中国古代史比较散,应该怎样复习比较好呢?

  赵利剑:我觉得你所说的比较散,可能是指中国古代史零碎知识比较多,越是知识比较散,越是涉及到把宏观和微观结合到一起的问题。要把相关的知识对号入座,分门别类归到不同的指示体系当中,一般中国古代史横向和纵向这两个方面都是要非常注意的,所谓横向就是指一个中国古代史发展的重要的阶段,总体时代特征,一般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这三个方面去把握。

  所谓纵向,就是指中国古代史分成几个大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再跟我们刚才说的横向特点结合在一起。这样,把一个具体的知识放到整个大的时代背景当中去,谈他的问题。越是知识散的地方越是要注意知识结构。

  网友:赵老师,如何做好历史的主观试题?

  赵利剑:主观试题分两类,一类是材料解析题,一类是论述题。材料题应该把握住这样几个环节,一个是对于材料进行阅读理解,阅读我建议大家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泛读,就是把材料的大致意思看懂,泛读要具备语文课里的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另外是精读注意材料里提供的每一个重要的信息,比如每一段材料的出处,这个材料是从哪本书里摘出来的,这个信息要注意,往往给我们起一个提示的作用。

  第二是有一个迁移的过程,把材料和教材,跟平时的学习当中掌握的历史的知识结合起来,材料的背景是跟哪个事件有关系,第三根据题目的设问来做答,一般来讲,要结合材料,结合教材的知识,两者要注重,还要注意题目提出的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就让你依据材料,就不用过多地考虑教材的知识,如果不是的话,就是说这个题目的答案可以从材料里提取出来,同时要结合上课当中的观点、认识或者是看法。

  论述题是非常难处理的,因为论述题现在高考很难分出多种类型制定相应的对策,历史论述题,我感觉有以下几点需要大家注意。一个是现在的历史大题,论述题很少连篇累牍地铺陈史实,史料论述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要有观点,另外要有相应的史实来支持这个观点,这个史实的选择要选择最具典型意义的,因为同类的史实可能接触很多,不可能把同类的史实都作为论据反映在卷面上,就应该选择最典型的史实。

  另外要论从史出,观点和史实不能分家,观点是观点,史实是史实不行,回答一道大题,应该有一个总体设计的思路,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用哪个理论贯穿回答这个问题的全过程,而不要把论点和论据分家,一个是做到史论结合,一个是论从史出。

  网友:是不是做大量的练习题才能掌握历史的知识?

  赵利剑:做大量练习题是学好历史一个必要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我还是强调在做大量练习题以前,首先必须要把教材非常熟悉,把教材当中所涉及到的所有重要的知识点掌握住,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大量的题。如果撇开教材单纯做大量的题目,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我个人比较反对盲目地题海战术,还是建立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前提下做题。

  网友:请问回答历史主观题的时候,能不能加一些自己的看法?

  赵利剑:可以,这是现在高考出题命题的鼓励的一个方向,从近两年的高考题当中,鼓励考生在回答的时候独立地谈自己的一些观点,比如99年有这样一道高考题,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两种观点,一种是以肯定为主,另外一种是以否定为主,问考生同意哪种观点,如果同学们看过这道题的标准答案就会发现,这个答案是设计了两套,而不是过去的主观题的一套答案,同意是积极的也可以,也可以支持第二种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找到论据支持就可以,没有对错。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方面,也可以对上述两种观点都不同意,也可以谈第三种,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自圆其说。但是需要同学们注意,谈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不能违背非常敏感的,非常重要的政治原则,如果触犯了政治原则,用行话来说,就叫走板,这样就容易丢分。

  比如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我们只能说是国际共产主义的重大挫折,绝不能说是彻底失败。原则问题上不能错的,在这个基础之上谈自己的观点,可以灵活地发挥。

  网友:请问老师历史选择题中的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如何识别?

  赵利剑:单选题当中,我们经常看到对这个事件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则的考察,这种设问,我们理解是对事件原因从不同角度的考察。比如说根本原因,是跟表层的原因相对应,主要原因是跟次要原因相对应,我的理解,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很难完全区别开来的。

  举个例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我们讲主要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的,说是根本原因也可以,说是主要原因也可以,主要原因就是导致事物发生的各种原因当中起主要作用的,根本原因是层次最深的,也是起决定作用的,这个层次来说,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大部分题目当中没有差别,是一回事,所以不要过多地在字眼上加以区分,因为考试当中不可能让你区分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这两个词汇在一道题里是不可能一块出现的。

  网友:我的历史成绩一直不好,怎样才能提高?

  赵利剑:现在离高考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复习效率,重要的就是对针对性,根据自己以往的学习来判断自己的薄弱环节在哪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自己的薄弱环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这部分内容差在哪儿,选择题,材料题,论述题等等,哪种题型掌握得比较少,史实的掌握、概念的掌握、理论的应用哪个方面比较差,抓住了比较薄弱的环节,才可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才有可能提高成绩。

  网友:历史的选择题应该怎样做?

  赵利剑:首先是审题的问题,因为选择题的题干一般都不是很长,越这样,就越要把题干理解完整,所以题干中每一个回答作出正确选择的条件抓住,比如时间、地点、人物各个方面的条件限制,一些关键词,就象刚才有的同学问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等等词很好地理解。另外,历史单选题,这四个选项里也存在刚才这位同学问的问题,看着都很近似,怎样判断正确的选择,如果同学们做单项选择题的时候,出现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基本知识和基

  本概念不清楚,有混淆,知识各方面的要素,一个概念内涵和外延,只要你能够做到把它既全面又准确地把握住,作出正确的判断可能性就非常大了,否则就会出现看选项都近似,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只能瞎猜的现象。

  网友:历史材料解析题有时和课本几乎无关,这种题是否和阅读题差不多,应该怎么做?

  赵利剑:你说的这种情况在高考中可能会出现的。但是你所说的材料题和课本无关,指这个材料就是你没有见过的,课本中没有看到,平时老师在补充材料中也没有补充到。据我的观察和理解,高考当中的历史材料题,所有的材料,在平时学习当中,接触到的概率几乎是零,但是我觉得所有你没有见过的材料,背后必然至少有一个你学过的知识点在那儿支撑。所以还是要强调,我说的那个问题,要跟教材内容和材料两者要结合,非常紧密地结合起来,不能偏废。

  网友:我的历史概念一直都很模糊,尤其是时间方面,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怎么解决呢?

  赵利剑:如果是时间掌握比较困难,我们学习历史,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因为历史事件就是由时间地点、人物这几个要素组成的,对于时间的掌握,要分成不同的层次。

  首先,历史发展的大的阶段,比如说,中国封建社会,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这几个大阶段,首先从公元多少世纪到公元多少世纪,这是第一个层次必须要掌握住。第二,还是跟知识结构有关。在这个阶段当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发生的重大的事件,先后的顺序怎样,要弄清楚。至少不知道具体的事情,谁在先谁在后不能错。第三个层次,就是事件的具体时间。

  一个事件持续的时间很长,比如中国的抗日战争持续了八年,在这八年当中,抗战又可以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重要的战役,在这个层次里再掌握具体的时间。要分出层次来把握,当然越细越好,根据自己的情况,大的时间概念不能错。

  网友:历史解题是理解多于记忆吗?

  赵利剑:现在是考孤立的事件的时间和任务的题越来越少,要同学们在这个基础上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要求用你的能力来回答问题的题目越来越多。理解的题目比记忆的题目多,但是要提醒大家一点,理解的基础首先是记忆,必须在记忆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理解,首先史实没有掌握住,具体怎么一回事,这些都不知道,谈不上理解,记忆是理解的基础。记忆也需要理解,不能机械记忆,我们强调的是理解的记忆,这两者要同时并举。

  网友:请问历史阶段特征如何掌握?

  赵利剑:应该从两方面来说。一个是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做的补充,以教材现在的编排内容来说,要想非常全面地,非常深刻地去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比较困难的,一个是在课上提高听课的效率,把老师介绍的那些阶段的特征吃透,真正理解。

  另外,自己在下面的工作就是要把老师讲的时代特征和你在课上,在课本当中所学习到的一个一个具体的知识点结合起来。把你学过的知识点的情况,跟老师讲的时代特征,两者具体结合。一个事件发生在某一个阶段,肯定跟总体的历史发展大的阶段特点是有关的,怎么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特征。老师讲的一般都是抽象的东西,你要做到的就是把具体的史实,用具体的史实说明抽象的东西。第一可以帮助你提高时代特征的棒掌握,另外具体的史实和抽象的观点,原则理论结合在一起,对你提高回答论述题的能力是有好处的。

  网友:对于提高历史成绩,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哪个重要?是做题重要还是背书重要?

  赵利剑:第一个问题,我觉得高考现在的三种题型,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材料论述题,最重要的应该是单项选择题,因为在高考里占到50%左右的比重。在很大的程度上,这部分题目将决定这份试卷最终的分数,因为考察的都是最基本的知识,基本的知识,基本的能力,基本的概念。

  按照一般的判断,如果一个同学在前面的单项选择题里拿到了比较理想的分数,这个试卷的最终得分就会保持在一个相应的水平线上,就算后面的材料解析体和论述题发挥失常也不会低太多,不会出现大幅度滑坡的情况。如果前面的单项选择题错得比较多,指望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超水平发挥得到高分数,难度是很大的,因为把握的程度要难得多,所以最重要的还是首先抓住单项选择题。

  网友:历史的主观性试题是否要经常动手练习?

  赵利剑:这个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历史程度相对比较好的同学来说,想在高考里拿到比较好的成绩,这三种题型是不能偏废的,不能指望一两个题型能拿分,应该全面开花。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及所以同学们做得比较多的是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的训练程度可能稍微低一点。这个还是要拿出相应的时间训练。

  就论述题来讲,论述题的训练应该以思路为主,不能简单地死记硬背答案,如果时间过于紧张,不妨采用这种方式,拿到一道论述题之后,给自己限定一个时间段,比如两分钟或者三分钟,没有时间动笔写,强迫自己在两到三分钟里有一个总体的构思,具体从几个方面回答,谈几个观点,答哪些史实,参照后面的答案,对照一下,答案里涉及的东西,有哪些是自己漏掉的,同类型的题目做得比较多,往往容易漏掉的问题比较多,往往是你思路当中比较明显的缺陷,就可以做到有针对性地做题,不要简单地搞题海战术,要针对自己回答主观题当中经常出现的漏洞、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做题。

  网友:关于历史的年代很难记住,有什么方法可以容易一些?

  赵利剑:年代的问题,恐怕是很多同学在学习历史当中遇到的共同的难题。确实现在的历史教材,涉及到的大大小小的知识点,年代比较多。第一个方法,刚才我谈过了,有一个层次来复习,由一个大的笼统的时间段,再到具体的年代,要通过这个层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另外年代要掌握一些窍门,说起来不登大雅之堂,但是往往是有效的,比如一些事件发生的具体的时间,有可能年代不同,但是具体的月和日是相同的。举个例子来说,1940年6月22号是法国在二次大战当中被打败,签订投降协定。1941年的6月22号,是苏德战争爆发的时间,中间整整隔了一年,而这两个时间都是必须要记住的,只要把一个时间记住,按照这个窍门,苏德战争的爆发比它要晚一年,那么这个时间也就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另外可以用一些非正常的,非历史的手段来记年代,这个手段可能只适用于自己,不适用于别人,但是往往也是有效的。

  比如过去的中学历史教材,有两个事件,一个是发生在公元111年,一个是发生在公元107年,这两个事件不用说了,历史书上没有,我学的时候,对这两个事件记得非常清楚,因为当时我家住在平安里,门口有两趟无轨电车,分别是107和111路,分别用这两个号码记这两个时间,一直有印象,永不磨灭,非历史手段来记忆对我掌握这个时间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主持人:最后请赵老师总结一下今天的聊天.

  赵利剑:很高兴和大家渡过了愉快的两小时,最后这两个月的高考复习中,再给大家提最后一个建议,高考复习要以我为主。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文化教育频道

发表评论】 【读书沙龙】 【金庸客栈】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199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下载)(2001/04/29/ 14:44)
1999年高考历史答案(下载)(2001/04/29/ 13:05)
高考历史复习注意“三联系”(2001/04/26/ 15:31)
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入学考试考试说明(历史科)(2001/04/23/ 11:15)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新浪网隆重推出手机短信顶级新闻服务
幽默、美图、FLASH…动漫频道正式推出!
聚首新浪放飞爱情梦想-新婚专题五月登场!
来星座频道解读命运密码 把握爱情脉搏!
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2001高考专栏全新推出 600所高校一网打尽!
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
GlobalEnglish 三个月练就流利口语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