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友:小奚奴
历史是一根钉子,用来挂上我的传奇。
--陈凯歌
陈凯歌说,在《荆柯刺秦王》中,他要表现的就是权力对人的异化。他成功了。
权力欲对嬴政个人的异化,同时也是对人类群体的异化和戗害。因为权力欲,嬴政不能得到赵姬,不能过上像儿时那样的正常人的幸福生活。他残忍无比,不惜伤害母亲的心,杀掉父亲的命,活埋稚童,佯还断剑,等等无不是权力欲折磨下的人性扭曲、沉沦、诸种丑态的大暴露。提醒嬴政“你忘了一统天下的大志吗?”那个面皮苍白无血色,声音不男不女的怪物(盖是宦官),妙到毫巅地暗示了权力欲为万恶之源的妖魔本质。嬴政这个人物处理之深刻在于,他对自己被权力异化,在内心深处,潜意识里是有所觉察的,或者说他的人性偶尔有所觉醒。他逼死吕不韦,又冲过去抱其双腿喃称“父亲”,以及他对赵姬的倾心,都揭示了这种复杂性。而该片结尾把这种复杂与深刻推向极致:秦王本是赢家,不过他之能赢是因为残忍奸诈(例如假还断剑,这是个极具匠心的设计,它既照应了情节合理,突出秦王性格,又说明荆柯刺秦失败不是因为自身能力不够,而是他早就置身于阴谋--秦王的阴谋权力的阴谋之中),这样他权力上成功了,人格上却是彻底的失败者;对比荆柯机智勇敢、倒地复起充塞天地的浩然正气,他极度恐慌于荆柯对他不守信用等人格贬值的嘲笑,已将对手剁翻在地尚心虚地问:“你笑什么?!”到他站在独木桥(那是他背弃仁慈的期望,实现凶残的野心,流浪于人类温良本性的家园之外的悲剧根源的提示)上放走赵姬(天良的最后一闪),而赵姬决心要把遗腹子养育成人(那当然是人类本性、良知和正义的火种),其中深意千头万绪,令人百感交集,真是言语无以尽道。而李雪健不愧是演艺高手,笑声哭声,时而大呼小叫,时而冰冷木讷,变化倏忽的表情,木偶般的动作,把嬴政的性格变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全歼太后之奸夫嫪毒一伙叛党之后,对着高声恶骂遍地横尸,嬴政不动声色地转过身去,其滞缓的动作,平静而抑郁的表情传神地表现了屠夫民贼的嗜血成性麻木不仁,同时隐隐透出潜意识中对本性沦丧所感及之苦涩与疲惫。
引人注意的是与权力欲的疯狂肆虐共相伴进的还有另一条线索,那就是赵姬的一系列意愿行为。舍身救赵明知不可而行之,劝荆柯刺秦知其不愿而不强求,而全剧的中心内容,惊天动地泣鬼神,千年传诵的刺秦一案,竟是她,为天下百姓能免遭兵戈屠戮不受战火涂炭而一手导演,她实是人类良知与温情,人类母性家园的化身。她鼓励幼年嬴政过独木桥(与后来秦王宫中的独木桥遥相呼应,同为本片中的点题道具),使其能长大为王,她握手伤中荆柯,使其战胜痛楚,她实是人类幼与弱的呵护神,是力与义的源泉。而荆柯刺秦的动机正缘于她。
荆柯刺秦之举,千古之下聚讼纷纭,唯陈氏此剧一出,才真正深刻绝伦悲壮绝伦,前此议论种种相形皆为聒噪耳!剧中,荆柯是正义、人类尊严的化身,是赵姬所代表的线索的有力衍伸,身为武功绝顶的剑客,为救小儿能忍胯下之辱,被赵姬救命,却不为私恩放弃内心道德律例--再不杀之原则(赵姬求他去杀嬴政),甘受小人诟詈(当然这于他不足介怀),宁独负知恩不报的心理煎熬(此因其义士人格必然会产生),而当亲眼目睹秦王嗜血,歼生灵而陈尸荒野之时,他的剑出鞘了。我愿意把他对赵姬的深深拥抱理解为有深长象征意味的一幕,即义士--为正义而战之死士对人类良知与温情,对人类母性家园的维护。以这个名义,去刺秦王,才真正崇高,因为这样,他一去不复还,才使我们坐对银幕深感风萧萧兮易水至今犹寒,真正悲壮。
然而并不仅此而已。另一个重要人物,在内涵上被成功挖掘的,便是燕丹。舍此挖掘,则此剧亦为佳作,有此,则此剧堪称精绝完美。从整部作品的思想全局出发,把他符合情理地处理成懦弱而爱嫉妒的可怜虫。这一笔可谓其来有自,我们读《史记卷八十六·列传第二十六刺客·荆柯》,读古小说《燕丹子》,其时确能感会到燕丹性格上的一种促狭。剧中符合情理之处在于,他与嬴政有类似的身分,同为一国之主,嬴政将要一统天下,而他不能。也许较真起来,贩弄一下我们可怜的历史知识,大概要说,秦强燕弱,使燕丹倍觉受气,除了二人个人能力差别所导致之外,还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即秦国商鞅变法以来生产力提高国力大增,然而这与该剧中人被权力异化的主题无涉,若拘泥而求,不免冬烘呆气。一心欲置秦王于死地,燕丹成了嬴政身上所体现的权力对人性扭曲这一内涵绝好的补充,前者是权力角逐的失败者,后者是权力角逐的成功者,而二者同是权力欲的俘虏。嬴政与燕丹,赵姬与荆柯,这显然构成一种对称性,而其中情节错连,每三者的结合,又都形成了极稳固的三角架构。燕丹代表了人性中委锁的一面。嬴政之类固不可取,但老谋深算,纵横捭阖,不乏干云豪气,究其底里,虽让人恨,却也是真正的对手,而燕丹之流却只能让人厌恶。无论开始在秦王威严面前弃剑哭闹:“你瞧不起我!”被笑为孬种,还是后来比剑中自鸣得意,被讥贬:“你不够格!”还恬不知耻地回应:“你也不够格!”都切中肯綮地揭示了人类性格中可笑可怜的独一面。虽其可恶,然而历史车轮的运转中,却无时无刻不在轴心夹杂着这种纠缠不清的稗草淤泥。荆柯与众刺客斗剑,燕丹擂鼓助威使赵姬全身蓦然一震,便是以神来之笔揭示了这种历史的滑稽:荆柯刺秦,有着如前所述的高尚理由,而于燕丹,不过是借此求得心理平衡,是其毒素侵浸的感情肠道的排泄之举(即便他的借口是为了燕国)。这,似乎故意不使历史正面的搏杀获得纯粹与崇高,这种死乞白赖的咬啮性痛苦,无论群体与个体,皆难脱其害,正是人类普在的存在之悲哀与荒谬,呜呼,是亦殊堪浩叹而无可奈何,呜呼,吾侪得陈凯歌尽掘此真,亦当颔首涕泣衷心铭感!
要想把这些重愈千钧的内容成功地表现出来,非有包纳天地的博大胸襟炉火纯青的艺术手腕不能。然而细睹全片,令人击节惊叹的是,丝毫不见俗气斧斤气,仿佛那不是人工拍下来的,而天然就有那么样组合好的一系列场面,仿佛是血流,从大师砰动的心房直接喷涌而出。
不才于电影技术技巧未尝稍学,仅凭耳目感受,心领神会,觉其最可贵之处在于朴与拙,而朴可求,拙不可求,前者人力,后者凭天,创作者非是魂淹艺境,心与道化不能达之也。朴素得来的部分原因在于表现手法的简练与选材的精当。荆柯踉跄出狱,音乐渲染是有间隔的琵琶两抖,惜墨如金,耳闻之心旌摇曳。兵火邯郸,最后出现于城头的赵国小儿,先在女墙卧好,再取心爱玩具,意欲携之赴死,童心可悯,目睹之五内纠结。其拙,主要体现在画面转换衔接的突兀和演员表情、动作等等变化的突兀(没有突兀感的表演是赵姬和高渐离,但其拙也依旧,恰合二者身分对全剧基调的调剂和精神的丰满)。与拙相互辅相成的另一特点,是静。全剧自始至终气韵上的静,让人感到那其中仿佛翻涌着广袤无边的沉重。音响上充分用静以衬其响,埋伏重军围歼嫪毒叛乱一节,万千脚步齐声一振一振,充分表现了凶猛的权力对人的温情需求所进行的威慑与欺凌,闻来眉发飞扬,肝胆欲裂。兵破邯郸,嬴政在赵国小儿面前摇动拔啷鼓,咣哩咣啷,杀机暗起,入耳毛骨悚然,心惊肉跳。人物感情上亦自有其静者在,即人物表情、动作、语气诸般无论是否情绪激动都有一种内在的从容,遒劲苍莽。这种静,是整部作品的神髓,它使人仿佛置身上古,天地间弥漫的是疏阔苍茫之气,举凡各种景观风物,人类之情志起伏,莫不印证之。电影成功地传达了这一点,真是难以想象,陈凯歌怎样驾驭了这种氛围,使其弥漫全片,把各种性情,表演风格迥异的演员都统一在此基调上,就连潘长江、赵本山这样的滑稽演员也是统一其中的。未看电影之前,杂志上看到陈凯歌谈潘长江正适合狱吏之小丑本色,而高渐离与赵本山一样,根本就是民间艺人,当时未以为然。狱吏无足轻重姑且勿论,而看过赵本山迎合现代乡俗市俗口味的小品,真是担心其糟践了高渐离满身的瀟瀟古气,但看过电影,对陈则深为折服,他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内涵、精神实质和文化意韵。潘长江演的狱吏,小人得志,夸张狠毒,应当说颇有可观。而丢掉对其小品的印象,不带有先入之见地去欣赏赵本山的高渐离,他的确予人以民间特有的仁厚、风趣、洞达与无奈。即使知道赵本山的东北人身分,亦不妨,其苍凉的歌声就使人想起燕赵之外关东的雪地冰天,想起人类历史进程中及精神世界中怖人的无尽的种种森寒。
这诸般成功,使得目睹电影之时,直如闻听着老杜狂来痛酒沷声吟咏,而甚至比杜诗更具幽幽古意,苍浑凝重,的的然大家手笔。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