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江南的船,我们眼前便会出现窄窄河道上的晨雾、岚霭中耸立的拱桥、破雾而来的小船……诸如此类甜美的乡土风格。杜璞是江苏镇江人,又长时间在南京学习,可是他笔下的《船》系列不是江南水乡的小船,而是江海上的巨轮。他坦白地表述着对城市文明的喜好和现代城市题材的兴趣。不过,镇江这个宁静的小城市很难提供丰富厚实的城市化背景,长江上的云气吹拂总是带着一股旷放自处而非对抗的兴致。镇江古称“城市山林”,从米芾开始就有了离不开城市文明又醉心于自然的文人墨客和艺术家,他们在创作中追求着生活中无法实现的自然和自由状态,杜璞也是一个。
也许正是出于这个缘由,杜璞的油画中常常带着一股国画的写意味,线条总是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所有的线条与色块中都能感受到画家挥毫自在的过程,对这种过程的视觉追逐往往会使观者对形体不再那么在意。他的方形色块和平面构成感会令不少观者想起塞尚。
这些船浓烈的色彩表现了江南的强烈阳光感。而阳光感正是杜璞所有写生中反复强调的。阳光是一种很好的显影剂,也是最好的提纯剂,它会使无数细节凸现出来,同样也可以消解掉许多细节。杜璞选择了后者。变化细腻的、每一秒钟都似乎在移形换影的写生对象,在他笔下演变成边缘清晰、富有整体感的色块,很多色块没有经过调和,是从颜料管子里挤出后直接抹到画布上去的。从阴柔的小情调里硬是挖掘出了些许大气。
他喜欢表现江南色调单纯洁净的建筑——比如最典型的白墙黑瓦——在阳光下的色彩变化与过渡。这样的白墙便不会像希腊地中海边的石砌建筑那样白得耀眼,而总是含着东方人的一点哲学玩味,正如画中晴朗的天空里每每飘浮着一小片忧郁的云。
船也是一种建筑——人造的栖居空间。中国人从来就把舟车归入建筑画(界画)之列,似乎是从技术角度分类的。我却从中读出另一番滋味:舟与车,人类飘泊的家,无论它们近观多么豪华而稳固,但只要观者与它们拉开一段不算太大的距离就足以暴露它们的渺小和不安。杜璞的《船》系列,多取近镜头,构图总是撑满得像被裁去了四边,总有半截船体一根桅杆之类伸出画面,作为背景的天空和海水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衬托得船儿们伟岸而安宁。画面却因突出的平面构成意识而装饰化,这一倾向在《泊》、《船之印象之二》等画中达到了极致。船的巨大体量感被抽去,画面变得恬淡宁静——尽管他用浓重的色彩雕刻,他用飞舞的笔触歌唱,我还是想用恬淡宁静来形容他的画给我的感觉。画家显然在删减和提炼中追寻着诗情画意的梦想。静态的画面摒除了码头上的嘈杂与忙乱;几乎没有人迹的船上,只有跳动的色彩和笔触在表达生命的气息。
在这个一切都可以数字化的时代,还有诗情画意吗?如果有,首先请从诗和画中找,在那里,毕竟有人带我们一起做梦。我并不认为杜璞的画已经完美,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油画的民族化也有很多种探索方向。只是,当我们的眼睛已对狂暴和甜俗都感到麻木,不妨来感觉一下杜璞这带着水藻味儿的恬淡宁静。(邵彦)《家庭教育导报》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