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恐怕有人不信——接吻、热吻之类的词儿,出现在汉语中,不过是近现代的事。可能我们的先人羞于提及男女缱绻的行为,但情侣间的私事,还有甚于接吻的呢,白纸黑字多有记载;也许老祖宗们和异性亲热时,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忽略了这个环节?
对此台湾作家柏杨曾大发感慨:“即是接吻,我们的文学作品中便从来不提,其他文献中更没有一点涉及,好像中国男女一个个都道德得不像话,从不接吻似的。”
其实,留心翻翻古典文学名著,还是能找到有关接吻的蛛丝马迹。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写张生和莺莺幽会时,有几句唱词:“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香腮”。据权威考证,“檀口香腮”即“吻”,但另有权威表示异议。清代的《聊斋志异·萧七》中,写书生情迷狐狸变化的美女,乘其醉卧,“近接其吻”,勉强算是将“接”与“吻”连在一处。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接吻”一词才在文学中频频露脸儿……
尽管在好莱坞大片中,我们见多了花样翻新的接吻镜头,但国人在面对面的实践中,常显得缩手缩脚,信心不足,不时还闹出笑谈。
有一个半大小子就曾悄悄问我:是不是男女一接吻就要生小孩——他刚吻过邻家女孩,担心她会怀孕。一位坠入情网的姑娘也曾向女同事请教:谈恋爱多长时间才可以接吻?记得“文革”前后的新闻电影中,观众常能看到叱咤风云的开国元勋们会见外宾,在与来访者礼节性拥吻时,他们的表情和动作竟是那么紧张僵硬。
毫无疑问,接吻是洋人的传统节目、拿手好戏,其历史也悠久,其研究也精深,而且适用范围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认为接吻是化妆佳品,可消除面部皱纹;是心病良药,能改善沮丧情绪;是救命灵丹——睡美人长眠百年,惟有王子的热吻得以将她唤醒……
接吻甚至是政治武器:2000年,戈尔和小布什争夺美国总统宝座,在一个大型集会上,戈尔长吻夫人数十秒钟,赢得与会者鼓掌欢呼。事后的民意调查显示,戈尔的支持率比小布什一下子高出6个百分点!
以严肃的态度看待接吻,并将其作为科研对象的,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的《性学三论》中,有一个章节专门探讨接吻,其标题叫《口腔黏膜的使用》。他干涩枯燥的文笔,过于精准的剖析,让试图从中觅得一点浪漫情趣的读者,感到索然无味……(常郎)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