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西省西部的平果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人口有39万,县内主要民族是壮族。
一进入平果县境内,记者就发现,这里到处都是光秃秃的石山。椐当地村民介绍,这里的地貌属于典型的岩溶石山,特点就是石头多、植被少。俗语说“靠山吃山”,长期以来,住在这里的人,不仅要砍树建房、烧柴,还要在山上开荒种地,所以山上的树木就越来越少,石漠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然而,在山脚下的一个不大的村庄里,记者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这里的石山上到处绿树成荫,与其他石山荒芜不毛的情况有着天壤之别。这就是平果县果化镇的龙色村龙东屯。就是这个只有65户人家,310口人的普普通通的小村庄,在2000年竟成为了全国石漠化治理仅有的两个示范点之一。山上的一位村民骄傲的对记者说,是种树改变了这里的面貌。
原来,在二十年以前,龙东屯四周也同其它地方一样,几乎都是光秃秃的石山。那时候,山上只有小草,几乎没有树,遇到下大雨,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由于都是石山,水源稀少,龙东屯的村民们吃水都要到一、两公里以外,山脚下的一处泉眼去挑。村民卢永光告诉记者,附近五、六个村屯的村民都到这里来挑水,大家经常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挑水。
吃水主要靠挑,水就显得格外珍贵,村民们是绝不会放过任何接水的好机会的。村里每家都有一个储水池,下雨的时候,就设法将雨水漏到池中存起来,可以洗手、喂牛。家里的洗脸水也要等洗过衣服后,才舍得拿去喂猪。
到了80年代初期,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龙东屯附近的石山就承包给了村里的农户。为了解决自家的烧柴问题,村民们就开始在山上少量的种植一种叫任豆树的树苗。
任豆树是一种乔木树种,根部发达,生命力很强,能够在石头缝里生长,并且生长速度很快。等它长到一定高度以后,村民们就将树的顶部枝杈砍掉,当作柴烧,而这样做不但能够解决村民的烧柴问题,还能使树干长的更加粗壮。因此,当地的村民为这种树取了一个俗名——“砍头树”。
最初种植任豆树,村民们只是为了解决烧柴问题,有时也顺便用它的树叶喂牛养羊。而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尝到了甜头的龙东屯村民,逐渐开始有意识地在自家的荒山上种植这种树木。只村民卢宝山一家就种了14亩,大概有两千多株。
种上任豆树以后,村民们忽然发现,周遍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四周光秃秃的石山一下子变绿了,山脚下的那眼泉涌出的泉水也开始变多了。1998年,龙东屯通过引水工程,把山脚下的泉水引到了各家各户,村民们从此再也不用起早贪黑地去挑水了。而更让人欣喜的是,村民们再也不用在山上继续开荒种经济作物了,因为有了充足的水源,从前的那片水稻和玉米如今长势喜人,已经足够养活全屯的村民了。
村民卢宝山兴奋的告诉记者,自从种了任豆树以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原来相比简直是两个模样。原来是光秃秃的石山,现在到处是一片绿茵茵的,“绿了以后,好像世外桃源一样。”
短短二十年时间,光秃秃的石山变成了绿山,以前严重的石漠化现象也得到了根本上的治理,整个龙东屯旧貌换上了新颜。九十年代以后,平果县开始逐步推广龙东屯种植任豆树、治理荒山的经验,到目前为止,全县境内的许多石山上都已经种上了任豆树苗。平果县县长助理黄海波告诉记者,现在全县种植任豆树已经达到16.8万亩,他们还计划再用三五年时间,使全县的任豆树达到30万亩左右,让整个平果县的石山山山都绿起来。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