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留学移民> 海外生活> 北京青年报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小留学生遭遇窘境

http://edu.sina.com.cn 2000/08/20  北京青年报

  我们的“周刊人物”版第一次破例,不刊登采访对象的照片,隐去真名实姓,含糊某几个关键的地名。除此之外,一切仍如一向的“周刊人物”那样真实。因为这一次,我们采访的是一位“小留学生”的母亲,在下文中,我们姑且代称他们为“母亲”与“孩子”。和“爱”写在一起的,不见得就是甜。

  你们干嘛让我去留学

  去年7月22日,15岁的孩子拿着F—1签证踏上赴美求学之路,肩负着父母的厚望:先在美国读完高中,然后上一个类似耶鲁这样的名牌大学。从始至终为孩子留学奔走的母亲觉得,一条光明的路在父母的努力下,已经在孩子脚下铺开。

  在美国私立中学读了一年以后,回北京过暑假的孩子,言语间深深的怨怼之意却让母亲既惊且痛。母亲认为,16岁的大男孩尚不能理解父母为他的付出也就罢了,而且小小年纪在外求学也不容易,假期里母亲、父亲、奶奶就尽量在生活上迁就他,哄着他。可是孩子仍然整天怨天尤人,似乎他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对父母不满意,不礼貌,甚至有仇恨的情绪,最极端的时候,说出“要脱离母子关系”这样的话。

  怨恨的焦点就是他认为父母替他作出的“留学”决定是个错误的决定,事先并没有把困难讲给他听,那么“你们花了那么多钱也是活该。是你们让我受了那么大的委屈。”这个假期里父母替他安排了网球班、游泳班、托福班,也令他不愉快,原因就是这些都是父母替他作好的安排。

  这个暑假,母亲和孩子都痛苦不堪。

  为什么去

  美国读高中

  孩子在美国上住宿制私立中学,每年学费是2.6万美元,再加上其它消费,3年下来就是80万元人民币。母亲在外企工作,父亲在机关工作。母亲说,这样一大笔钱对他们而言不是付不起,但的确是很沉重的负担。当初决定送孩子去留学并没多想经济问题,看到的全是光明的前途。

  孩子从小就被父母寄予期望,很小就上过外语班,画画班,小学和初中上的学校都是北京的一些名校,成绩也一直不错。上到初三的时候,生了头疼的毛病,母亲带他到多医院检查,也没查出病理原因。可头疼与求医耽误了学习,成绩下滑,眼看考上一个好的高中希望很小,那就更别说未来了。母亲就开始考虑把他送到国外去上高中。

  得知有这样的退身之路,孩子在学习上放松起来,中考570多分,果然只能上一个很普通的高中。母亲自此全力以赴办理把孩子送出去的手续。那时候孩子最担心最后走不成。

  费尽周折,拿到F—1签证,母亲对孩子的前途很乐观,更何况在美国工作的孩子的亲姨做孩子的监护人,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留学生涯

  最难的是孤寂

  留学生涯,最大的困难不是语言、不是学习,甚至也不是生活(孩子自小娇纵,自理能力很差),而是孤独,这是事先母亲和孩子都没有料到的。

  刚到美国的半年孩子先上语言学校,住在姨家,还没有明显异样的不适感觉。下半年经考试插班上高一下学期,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他所在的学校只有他一人是从内地去的,他没有朋友,没有认同感,加上种族间的差异,备感失落和孤独。母亲说孩子打国际长途,一次打400美金,只有两三分钟是给家里报个平安,余下的全是打给国内过去的同学。孩子发了很多次E-mail说要回来过假期,母亲觉得返校时F—1签证还需重签,能不能签下来没把握,不该回来。孩子又写回来很多让母亲泪下的信。今年6月底,母亲最终还是飞去把孩子接了回来。

  孩子生活上也很狼狈。虽然并不缺钱,可他连衣服也不会洗,起初就穿完了所有衣服,再从脏衣服里翻腾着稍干净的换上,姨去学校看他如此,批评他,后来他索性就20天不换衣服了。

  大大小小的问题,结成大疙瘩堵在孩子的心里。

  怎么让

  娇儿刚强

  孩子是三代单传的独生子,自小在家就受尽宠爱,那情形不必细说,因为很多家庭都正在上演着相近的脚本,孩子是家庭的中心人物。

  孩子自小任性,母亲还记得他7岁时的一件事:某晚他要给同学打电话,父亲说太晚了,会影响人家休息,不准打。巧的是,父亲刚走开,就有一个电话打进来,孩子正在接,被父亲看见,误认为孩子不听话,打了他一巴掌。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全家人目瞪口呆:孩子冲到一直坐在沙发上看报的母亲身边,拳脚相加。他的逻辑是:谁让你看报却不接电话,害我受冤枉!

  孩子的性格自小就是,别别扭扭,极不情愿地接受父母为他安排好的一切。他的弱点母亲自然心知肚明,但一年前想的是,让娇儿远离父母,能够迫使他独立思考,锻炼生活能力,让客观环境去改造他。现在看来,事情远不是这么简单。母亲寄希望于孩子长大些,能够变得懂事。

  母亲说,在外企工作的人,都会留一笔钱,给自己将来养老做准备,如今,把养老的钱拿出来用于孩子的教育,“我能给他的已经全给他了”。

  “蜡烛燃烧自己

  不一定能照亮别人”

  回到家,孩子说“我80%不再回美国了”。孩子说他的初中同学上了个职高,在职高是第一名,找到了感觉。

  精明强干溢于言表的母亲无法接受孩子的退缩,暑假就在母子“敌视”的情绪中慢慢捱过。经过艰难的心理调整后,母亲和父亲一致同意让孩子自己选择是继续留学还是留下来,不再强求他。母亲说,对孩子不希望成什么“才”,希望成个“人”,能够健康幸福地生活,感到愉快,就够了。“这不是什么新见解,可是我由衷地认识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理性思考之后的母亲,很想把她的看法和更多的想法与送小孩去留学的父母分享:小留学生有利有弊,利大还是弊大,则因不同家庭、不同孩子而不一样(她举例说朋友的女儿去加拿大读中学,几个月来打回家的电话都兴高采烈,如鱼得水。)共同的“利”是:国外更讲究素质教育;孩子在外语和独立性上可获得锻炼。但必须让孩子知道出去的困难,国外不是躲避中国学习紧张的世外桃源。而且十几岁的花季也正是孩子成长中困难重重的年龄。

  更要紧的是,孩子有孩子的一生,父母也有父母的一生,千万别太委屈父母自己,“蜡烛点燃了自己,并不一定能照亮别人”。说这句话时,母亲的眼睛里有泪光在闪动。

  孩子的选择

  被允许自由选择的孩子,考虑了10多天,也和同学、父母的朋友充分讨论之后,告诉父母:9月3日回美国继续学业。“因为去年夏天你们已经把我推到一条不上不下的路上了。”

  -文/谭璐-摄/王卫

  何谓“小留学生”

  所谓“小留学生”,是指持F—1签证在美国的中、小学就读的外国学生。此风源于中国台湾地区。80年代一些台湾居民将子女送到美国,免费享受美国公立中小学教育。1996年,美国修订移民法案,严格限制持F—1学生签证的外国学生在公立学校的小学、初中就读,高中阶段的外国学生就读期不得超过一年,不能延长期限,并需缴付学杂费。此后台湾地区小留学生赴美人数明显下降。而1998年后中国内地小留学生赴美风气逐渐兴盛。

  据报道,近3年来我国方面留学的少年连续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长。有关人士认为,家长不要贸然把孩子送出去,一定要瞻前顾后地思考。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独立人格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体系也无法取代家庭的教育和亲情。十六七岁的孩子正处在敏感期,大多没受过什么挫折,心智尚不成熟,全新生活环境的冲击,中西文化冲突带来的失落感和认同危机,对小留学生不啻是严峻的考验。




 新浪推荐
读新浪新闻 得手机大奖
新浪奥运专题网站
趣味心理测试
2000高考专栏
抗击八国联军百年祭
马明宇登陆意甲
沪深股市2000年中报
千年奥运 精彩珍藏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