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chinaquest
网上寻宝大行动
新浪寻宝大行动,
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文学专区 > 新浪文教 > 正文











精品库
  激进与逃脱--读张国焘《我的回忆》
  中篇幻情小说:时间的背面
  无穷轮回
  万树桃花月满天(下)
  万树桃花月满天(上)
  翠冰柳眉(下)
  翠冰柳眉(上)
  迟到十年的告别--遥祭我的80年代
  于《夜深沉》中体会纠缠
  小猪在跑
  我的新世纪
  中国道德的性高潮
  追忆20世纪
  找感觉--在世纪交错的两小时
  照片里的时间
  有一夜风很大
  路口
  海景素描
  晨(两首)
  止尽
  男女能量守恒定律
  在黑暗中摇摇滚滚
  假借忧伤和学术之名
  遭遇印象派
  最是寂寞俗人心
>>更多
下载新浪即时信息软件
新浪点点通


鲁迅之死

http://www.sina.com.cn 2001/01/08 15:05  新浪文教

  新浪网友:宝玉还泪

  鲁迅死的时候只有56岁,体重38公斤。他逝世前4个多月,史沫特莱曾经请当时上海最好的一位肺病专家给他作诊断,诊断结果认为鲁迅已病入膏肓,“倘是欧洲人,则在五年前已经死掉”。

  不光躯体,鲁迅的精神也业已衰败。鲁迅逝世前一个半月,在病榻上完成散文《死》,在此文的原稿上,心如死灰的鲁迅给自己立下了这样的遗嘱: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

  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文学家和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死》)

  这七条遗嘱,无一不浸透着深深的绝望和幻灭。这是鲁迅对尘世、对自己经历的命运的全盘否定。

  可以这么说,鲁迅的命运是本世纪初最凄凉的悲剧之一,从鲁迅身上,我们要吸取他人生失败的教训。

  作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作家,鲁迅的天才是他同时代的人所无与伦比的。但他与同时代的激进知识分子一样,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对自己的命运缺乏自觉的认识。

  1927年以前,鲁迅创作了两部短篇小说集:《彷徨》、《呐喊》,在这些小说中,鲁迅一方面揭露了一个阴暗的、急需救治的病态社会,另一方面他还精确地表达了自己的精神苦闷。他内心郁结的矛盾从来都没有得到正面的解决。

  鲁迅找不到自己精神的出路,便开始转向自身的外部寻找存在的价值。1927年以后,鲁迅基本上完全终止了精神探索的历程。他暂时结束了自己的内心苦闷,决定面对中国社会的具体现实。他不再从事小说创作,而是投身中国的社会解放事业,并把笔当作了攻击的武器:“匕首与投枪”。这一明显的转向意味着鲁迅作为一个创造性的艺术家的事业的终结。问题是,鲁迅转向以后是否找到了自身的出路呢?根本没有。他愁容满面,患有严重的神经质;他与所有的人生气,别人骂他一句,他要回骂十句才罢休;无论是为人还是为文,他都显得非常愤激、偏狭……这都是他内心世界的反映,他依然是那样的痛苦,以至逝世前几个月,他在肉体寂灭之前,灵魂已开始崩溃。从他临终前的许多迹象都可以看出,他已陷入了彻底的虚无主义,他对社会和人群的不信任,他的深刻的孤独感,他的唯恐自己死后被人利用的警觉,他的强烈的憎恨,他的极端的激愤与决绝……这一切都表明,鲁迅已被人生的挫败感严重困挠,而且已无法终止自己的人生悲剧。

  我们不能把鲁迅的凄凉的死简单地归因于社会的黑暗。鲁迅自身性格的严重缺陷把他推向了内心黑暗的深渊。他不是一个坚定的人,也不是一个人格高度独立的人,面对人生的重压,他首先想到的是逃避,而不是自觉地把它当作一种命运来承受。在中国这样一个压抑的社会里,逃避是没有出路的,要紧的是接受命运的启示,给自己、也给世人寻找到一条精神的出路。但是鲁迅找不到,他无法从自我的存在中发现人生的价值,由于他的人格的不完善,他的精神的不圆满,结果直接导致了他的这样的行为:一方面,他非常厌恶这个病态的社会,另一方面,他又幻想能从这个社会找到他的精神支柱。这是一个两难的处境,鲁迅注定要遭受人生失败的苦果。鲁迅的这种向外的趋势,也是他的自我逐渐被异化的过程,他也因此付出了惨烈的代价,至死都经受着深刻的精神折磨。

  钱玄同要求鲁迅给《新青年》投稿的时候,鲁迅曾经用一个深刻的比喻来回答: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不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呐喊自序》)

  一间铁屋子没有窗户可以透进一点光亮,这确实是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恰当的象征。鲁迅认为,那些“较为清醒的人”被惊起以后,也会和那些“熟睡的人”一样,得到同样的结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鲁迅阴暗的心情。他甚至都不指出捣毁这“铁屋子”的任何途径。中国黑暗的社会和文化并不是一件完全孤立的东西,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个人也并不完全是它的对立面,我们说,环境与人是互相包容的,对这些个人进行思想启蒙势必影响整个环境的进步,但是鲁迅认识不到这一点。彻底的悲观主义笼罩着他,他不是一个称职的灵魂的探索者,也不是一个称职的人性的疗救者。他想成为一个社会的解放者,但是失败了。他连自己都拯救不了。

  鲁迅是一位有卓越成就的文学家,但是他作为一个人,一个浸透着传统文人意识的人,他有他的致命的精神上的局限。

  1995.8

  欢迎访问新浪文化文学专区,赏读更多精彩文章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聊天室全面升级 手机大奖等着你
专题:争议“处女情结”
钻石美人:伊丽莎白-赫莉内衣写真
新浪招聘网站
辽宁队前锋张玉宁遭起诉
2000年精彩国际新闻图片回放
手机栏目提供选购、评测个性化方案
孟京辉与他的《臭虫》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