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chinaquest
网上寻宝大行动
新浪寻宝大行动,
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文学专区 > 新浪文教 > 正文











精品库
  死,未尝不是一种美丽
  大街上的雕像
  读书又如何--读三毛《不负我心》
  虚妄的城市
  不愿相逢
  城市上空的大雾和大雾中的城市
  我和老农一起谈论河流
  玫瑰--致大师的诗篇
  溃退之夏
  花影
  黑夜
  61路公共汽车
  呐喊的广场
  变成风
  火焰姿态
  肉香,真的很香(二)
  肉香,真的很香(一)
  那山(二)
  那山(一)
  一个人的舞蹈
  那时毒花开
  变了(四)
  变了(三)
  变了(二)
  变了(一)
>>更多
下载新浪即时信息软件
新浪点点通


永远的加缪

http://www.sina.com.cn 2000/10/12 15:33  新浪文教 弱小智

  新浪网友:弱小智

  法国出了一套加缪文集--是精装豪华本,这引起了加缪迷们的极大不满,评论说:要是加缪得知他的书在死后如此包装,不知会作何感想?

  说起加缪,就不能不说他的《局外人》,这部中篇小说(说短篇也未尝不可)里的的主人公叫默而索,在台湾,加缪译成卡缪,《局外人》译成《异乡人》,默而索音译成莫梭。加缪说过,一个能用歪理来解释的世界还是一个熟悉的世界,但是在一个突然被剥夺了幻想和光明的宇宙中,人就感觉到自己是个“局外人”,我不由得想起了此书的台湾译名《异乡人》,我不知道法文原书名有什么样的含意,英文名“The Stranger”确有异乡人,陌生人之意,这一点似乎更符合作品所要表达的宗旨,不过似还未达尽善尽美,汉语中似乎没有一个现成的词可以完全表达这个stranger的意义。

  默而索的这个人名在合乎音译规范的同时似乎又隐射了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此觉得大陆的默而索的译法更好些。

  一个人离家外出谋生,多年以后,他发了财,带着妻子和孩子回来了。他的母亲和他的妹妹在家乡开了个旅店。为了让她们吃惊,他把老婆孩子放在别处,自己到了母亲的旅店里,他进去的时候,她没认出他来。他想开个玩笑,租了个房间,亮出他的钱来。夜里,母亲和妹妹用大锤把他打死,偷了他的钱,把尸体扔进河里。第二天早晨,他妻子来了,无意中说出这个人的姓名。母亲上吊,妹妹投了井。

  这是《局外人》中“我”――默而索在狱中受审期间看到的旧报纸上的一段内容,书中默而索的感受是,“一方面,这事不象是真的,别一方面,却又很自然。无论如何,我觉得那个旅客有点自作自受,永远也不应该演戏。”这应该看做是默而索的人生观了。事实上,默不仅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从书一始和最后,他都是生活在自己的真实中。下面对这部书的情节作一简单陈述。

  书一开始就是默的母亲的死,他在母亲下葬时表现出非同别人的冷漠反应,回来后就作了海水浴,碰上了女友玛丽,又去看了喜剧电影……有点象庄周鼓盆而歌???……

  默的这段平静的生活因为认识了邻居莱蒙而告终,当莱蒙发现自己的阿拉伯情妇移情别恋时,想要惩罚她,而默偶然地卷入了这场争端,他答应替莱蒙想法让他见到他情妇。当莱蒙动手殴打情妇时,邻居叫来了警察,默又毫无动机地帮莱蒙撒谎。

  后来,莱蒙叫默去海边游泳,那时他们正在和莱蒙情妇弟弟在内的一帮阿拉伯人打架,莱蒙因此受伤。后来,当默孤身一人在海边休息时,迎面走来一个阿拉伯人,这时默刚好身边有莱蒙托他保管的一支手枪,加上刺眼的阳光,默神智昏乱,朝阿拉伯人开了枪……

  以后就是默在监狱受审的过程了,对杀人的动机,默曾说过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就是因为太阳的缘故,实际上也的确是这样,在书中多次提到默因为光线太强而感到不适(对其里面是否有隐喻我这不作讨论)。而之所以默会被判死刑与其说是因为杀了人,毋宁说是由于陪审员对他母亲死后所做的种种“放荡”行为的深恶,或者说是对其我行我素的思想行为的难以索解的恐惧。

  加缪,存在主义代表作家之一,他和同属法国人的萨特之间曾经交好后又交恶,据说萨特指责加缪“痛恨思想的艰深”,不知这是他俩反目的原因之一,还是这一点导致了他俩的反目。就我而言,还是更喜欢他在陈述其人生哲学时采用的以生活的具体经验形象来代替那些纯粹概念推理的方式,我认为至少在感染力方面他要胜过萨特――事实上萨特的一些文学作品也自觉地使用了形象化的方式来表达他的哲学思想,如小说〈艾罗斯特拉特〉等。

  但是无论是哪部作品,里面都有思辨的色彩存在,否则就不是加缪了……〈局外人〉的结尾那大段理性与感情并在的内心独白一气呵成痛快淋漓,又让人掩卷沉思,这种感受只在读少数几本书后才有过。

  有人提出说庄子是中国式的存在主义――古代中国实在辉煌,什么东西都可以从中国寻根溯源。在中国强大的兼收并蓄的能力下,舶来品大都渐渐成了非驴非马的玩意儿,夭折以后只留下名称成了新瓶,装了旧酒。中国的东西表现的太多,思辨的东西太少……前不久的一部名叫〈国画〉的书,细致深入地描述了现如今令人发指的腐败现象,看了作者的跋,我相信作者的意图是好的,可这本书一时间竟成了宵小们的登龙术指南,人手一册。这让人不禁怀疑起文学的力量。

  忽然想起了关于《红楼梦》的一个笑话,说的是当年鸦片私运人我国门,白银外流,举国不振,一官员忧心忡忡,向上献策道,洋人卖鸦片害我国人,我们也可把《红楼梦》拿给他们看……

  现在看当代作品少了,以为中国作家在禁锢的现行体制下很难有真正意义上写作上的自由……即有好作品也一如两晋时向秀的〈思旧赋〉的风格……

  也许网上才有较大的自由政府的有奖征文大赛之类的是什么?

  唐皇说道“天下英雄尽入我觳……”不管大家看没看过这本书,希望都能保持一点默而索的精神。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