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都在唱片里
http://www.sina.com.cn 2000/11/01 14:57 新浪文教
作者:棉棉
96年初,DD’S从上海宾馆、老锦江搬到了幸福路平武路,从清吧变成了上海的第一个跳舞俱乐部。香港人Kenny、DJ.Christophe Lee,把最前沿的俱乐部文化和House音乐带到了上海。大家开始跳舞了。上海好像和国际接轨了。
这以后,又有了衡山路上的China Groove(后改名Groove、China Town),南昌路上的YY’S,以及现在最红的俱乐部DKD。这些俱乐部把世界最前沿的俱乐部文化带到了上海,还把世界级DJ请来了上海。
在这过程中上海产生了第一批本地俱乐部DJ。China Groove就是这批DJ成长的地方。
China Groove,一楼象个水族馆,经常放Ambient,户外有个大花园,放Jazz和Drum’N Bass,二楼有红丝绒包厢,放Underground舞曲。尽管这儿换过几次老板和名字,但它始终坚持独立精神,开过无数场各种名堂的派对。
现在这个地方是茶餐厅。什么时候我再能点燃这楼梯上的蜡烛?我常会想这个问题。China Town散了,它的上海DJ们游荡了出来。
DJ .King,曾学习绘画,放唱片时总是歪着头,从容,细腻,诡秘。这是第一个让我无法停下来的DJ.。他有着华人DJ特有的细腻,他的Remix,就象一种精神分析。他的活儿很好,细得你很难听出来他在哪里接片。他深入到你的内部,他不会等你,他的情绪决定一切,你必须跟着他走。而一旦你与他找到一个契合点,你便无法停止下来,你就是无法停止。国王固执而神秘地歪着他的头,对某些人来说,DJ.King就象他的名字一样危险。
可是现在,DJ.King好象“牺牲”了,他卖掉了所有的唱片,听不到他的音乐了。
DJ.Nichole,我有时会叫她钮扣,十八岁时成为DJ.,游离的眼神,缓慢的举止,不为所动的固执,似乎永远都是既在这里,又在别处。想与钮扣沟通不太容易。要想见到这个女孩子的笑容,最好和她谈音乐,或者送她唱片。那种时刻她的脸会呈现出一种幸福的“出神的状态”,她眼中所闪动的光彩是如此洁净而又淋漓尽致,音乐是她梦境里的部分,是她生活中最完美的事物。在周末的夜晚出门,如果可以,我一定选择DJ.Nichole。黑色在黑色之上,这个年仅19岁的女孩,只要一站在DJ台上,就立刻成为黑夜的领袖,十足的大人样子。她从不循规蹈矩地依附于BPM的变化,而是绝对相信“自己的情绪决定音乐内容”的最高原则。她说我从不希望听我音乐的人会和我有完全一致的感受,我只是拿出我认为好听的音乐和他们一起分享,喜欢的就听,不喜欢的就不要听,我绝对不会迁就任何人。音乐是没有尽头的,只要我们不停止思考,不停止感觉,音乐就不会停止,所有有没有人跳舞真的不算什么,能不能几个小时地对拍子也不算什么,我不知道那些拿着话筒喊口号的DJ是以什么作为继续下去的动力的,反正我自认自己没有那种商业效应。China Town散了,钮扣去了一次荷兰,并且带着朝圣的心情去了锐舞圣地Ibiza,回来后她做了一个决定,只做Drum’N Bass DJ.。这个决定太不商业了,她将去找一份别的工作。这样的决定之后,相信钮扣怎样都不会“牺牲”了。
DJ.Bobby,是那种想法太多的DJ,有远大理想,有时一个人对着墙说话,现在他只做派对,因为他很难找到一份没有商业压力的工作,其实好的DJ就应该被俱乐部养起来,但Bobby运气没那么好。他也没有钱买好的唱片,所以进步迟缓,Bobby的音乐比较性感,让人放松,很容易跳起来。
DJBenny,上海最早的TranceDJ.,现在还是一听音乐自己的右手不停向上循环,他是很典型的上海男孩,喜欢吃小馄饨。他很讲究速度,他的音乐够神经质,很干净,“高潮”可以维持很久,听他的音乐体力必须得好。
Bobby和Benny都没钱买黑胶唱片,他们又不想放CD片,他们做过几个一两千人的派对,气氛相当好,我想他们是世界上唯一的只有近二十张黑胶却在做派对的DJ.组合,我为他们难过,为他们骄傲。
DJBernard,他是“游荡”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个,他唱片比较多,注重技术,似乎还没形成自己的风格,现为茂名南路上DKD俱乐部的驻场DJ。DKD把他给“养”起来了,但DKD也只能养他一个中国DJ。
上个世纪末最大的文化特征就是科技在各个领域所占据的主导地位。这个特征在音乐上犹为明显。我们可以看到在各国排行榜上电子音乐独占鳌头,那些电子乐的高手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欢迎,并渐渐取代了他们的昔日偶像。在英国,买DJ专用唱机的要比买吉他的人多。这股潮流现已来到了上海。我所介绍的这几个DJ,虽然他们每人都给自己取个洋名,但他们的生存却因外籍DJ而显得十分艰难,因为你很难说服俱乐部业主或者一个派对策划者去用一个本地DJ而不用一个外籍DJ。其实从节奏感和现场反应来看,中国DJ更适合中国夜店,更容易让中国青年跳起来,因为他们更在乎中国人的反应。
相对其他本地DJ来说,这几个DJ拒绝“Sha La La”,拒绝可怕的“摇头音乐”,他们是真正的唱片骑士,他们的Remix建立在对无数种音色的分析之上。他们想把更丰富的、更健康、更有感觉的音乐介绍给大家。因为我们需要节奏,需要打开我们的身体,打开我们的想象。但这样的话,他们的生存又有了问题,大部分夜店会因为他们不随大流而拒绝他们。尽管他们的生活很不容易,但他们无法不爱DJ这个职业,问他们“为什么?”正如DJBobby所说“唱片都在秘密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