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爱梁遇春
http://www.sina.com.cn 2001/01/05 13:12 新浪文教
新浪网友:季米
若干年前的一次阅读,遇到了梁遇春,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这个短命的天才作家。那时候我比较喜欢读现代散文,在这种情况下遭遇梁遇春是必然的事。
最初读到的是他的一篇《途中》,是在陈平原编的那本《闲情乐事》中读到的,这篇文章在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就牢牢吸引住了我。那文中关于行路的文字实在太迷人了,“读书是间接地去了解人生,走路是直接地去了解人生,一落言诠,便非真谛,所以我觉得万卷书可以搁开不念,万里路非放步走去不可。”“我们从摇篮到坟墓也不过是一条道路,当我们正寝以前,我们可说是老在途中。途中自然有许多的苦辛,然而四围的风光和同路的旅人都是极有趣的,值得我们跋涉这程路来细细鉴赏,除开这条悠长的道路外,我们并没有别的目的地,走完了这段征程,我们也走出了这个世界,重回到起点的地方了。”这样的话对我简直是当头棒喝,心中有一种强烈的共鸣,因而也牢牢地记住文章的作者梁遇春。
而那时候我对梁遇春这个名字还非常陌生,于是就到处去找有关他的资料和文章,可惜没有找到他的作品集,只能在一些散文选集中看到了他的一些散文。我先后在图书馆借了《中国现代散文选》、《现代散文鉴赏辞典》等书,就是为了多读几篇梁遇春的文章。他的《谈“流浪汉”》也是我很喜欢的文章,那种流浪的情结我相信对于任何年轻的心灵都是有吸引力的。从一些书上了解到,原来梁遇春才活了26岁,真是可惜了一个天才,以至只留下两本散文集。他的《春醪集》和《泪与笑》也曾重印过,可惜我没有看到,直到后来吴福辉编的《梁遇春散文全编》出来,我才把他的文章看完,并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一类文字,连带着也喜欢上了兰姆、哈兹里特等英国散文家的作品,因为梁遇春的散文就是继承了英国散文的风格,那种絮絮之语非常合乎我那时候的口味。由此开始接触到一个比较新的阅读领域,梁遇春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人的心灵不喜欢重复单调的东西,现在我对于那些散文也渐渐读得少了,但是阅读梁遇春的美好记忆却是留下来了。对于这个不是别人介绍而是我自己读到而感到喜欢的作家有一份特别的感情,所以现在还经常要提到他。
20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