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chinaquest
网上寻宝大行动
新浪寻宝大行动,
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文学专区 > 新浪文教 > 正文











精品库
  玩笑、“政治正确”和互联网
  这里 那里--驻马店记
  说吧,回忆--写作
  随处默哀
  阿炳,阿炳!
  马子语录
  碧海潮生-书剑前传
  青妖
  一生(童话)
  新鹿鼎记--小宝教子
  城市爱情
  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
  洛夫的面包
  网友仗义直言:愈快乐,愈堕落
  记忆
  我爱酸歌《东方红》
  网络业界10大闹剧2000中文版
  带伤的猫
  爱情不是扯淡
  秋天的童话
  深秋--为青儿而作
  镜中世界
  海水深蓝
  三姐妹的小木屋
  锦瑟
>>更多
下载新浪即时信息软件
新浪点点通


玩笑、“政治正确”和互联网

http://www.sina.com.cn 2000/12/13 14:03  新浪文教

  新浪网友:麦田2000

  和朋友在OICQ里聊天,谈到了“xxx事件”。忽然她问我:

  “你说xxx如果是同性恋,那么他是‘男’还是‘女’呢?”。

  “不知道,可能视天气和心情而定吧”,我抖了一下小机灵--然后我们在OICQ里面借助文字而哈哈大笑。

  玩笑之后,才发现自己“政治不正确”了。“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是九十年代以来,在美国颇为流行的新名词儿。和我们中国人从字面理解的意思不同,美国人的“政治正确”不是什么“拥护XX党”等政治立场,而只是一种在公共领域反对各种歧视的话语姿态。比如,说黑人是“黑人”就“政治不正确”了,而应该说“非州裔美国人”;同样,为了反对性别歧视,“历史”是history,也可以是herstory。

  如同所有西方的概念,“政治正确”也被引入了中国学界--不过,由于“政治”这个词语的敏感性(虽然彼“政治”不是此“政治”),这个词语还没有被大众文化所接受。幸好如此。否则,以大众文化之浮躁浅薄,再加上国人喜好道德批判的民族特性,很容易让“政治正确”成为一个新的“棒子”--所以,“政治正确”虽然是西方自由主义倡导的,但是我对它,以及它背后可能隐藏的“原教旨自由主义”表示警惕。

  这种“警惕”,是因为我担心西方的“政治正确”会被我们装上新酒。我们非常容易将“政治正确”扩大化,成为扩大化了的道德评判,也就是“诛心”。比如在这篇文章开头,我就对自己“诛心”了——其实,我在OICQ里的玩笑并不是“政治不正确”,它只是“玩笑”而已。

  所以,我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玩笑”,为什么能被“政治正确”、以及其他的一些道德评判所“豁免”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和邱吉尔曾经说的一句话有点类似。他说“民主制度不是最理想的制度,但是它是我们人类社会目前所能设计出来的最不坏的制度”。同样,一个“玩笑”可能会因为戏谑,而有道德上的污点,但是和用道德来清洗“玩笑”这件事比较起来,开一个“政治不正确”的“玩笑”是更不坏的一种选择--因为玩笑所代表的追求趣味是人的本能。推广地说,人之所以创造各种艺术形式,比如幽默、小说、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满足自身对趣味的追求,就是创作者在和这个世界开“玩笑”。因而作品一经诞生,就应该被道德评判“豁免”--无论从客观上看它怎么“政治正确”或“政治不正确”。另外多饶舌一句:这种不得不进行道德豁免的尴尬,还正好体现了人性的复杂软弱和我们应该具有的一种谦卑:人的“理性”不能解释一切,人的“道德”也不能判断一切。

  即使我在QQ里面不是开玩笑,而是谈论很严肃的问题——它同样不适用“政治正确”来判断,因为这是一个“私人空间”的谈话。如果将对“公共空间”的立场,转化到对“私人空间”,就可能会造成中国特色的“政治不正确”,比如“胡风事件”的产生。所以,在我们的道德体系中,“表里如一”的要求是不妥当的。“表”“里”不一定需要一致,关键是“姿态”非常重要,“表”不能“政治不正确”--而除了上帝,没有人有权利管辖或评判个人的“里”。由此的思考,就是我的第二个问题,互联网,特别是其中的论坛,应该算作什么“空间”呢?如果我们认为在互联网上的发言和在传统媒体上一样,文责自负,那么它绝对应该算是“公共空间”;但是互联网的技术特点,使它可以以匿名的方式,而不负责任的说话,这又呈现了“私人空间”的特性。(虽然现在对网络的管理加强了,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依旧没有办法从网上到网下来追究责任,比如我在网吧上网,或用代理服务器)。我的一位网友,四川的林和生老师曾经对此有过思考,他认为互联网论坛,可能正好是德国政治学家哈贝马斯说的那种特殊的“公共空间”。哈的“公共空间”是指象沙龙、聚会、研讨会这样的小规模的发言场所,这样的“空间”是“政治空间”(也就是我上面说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一个缓冲,它的存在,有利于缓解社会各阶级的矛盾,并潜在的影响政府的决策,因此,这样的“公共空间”是多多益善。我认为林先生的思考很有道理,更进一步,我觉得对在哈贝马斯“公共空间”上的言论,还应该豁免“道德评判”--除非发言者自动声明放弃这个豁免权。这句话放在互联网上,就是说我们对与象论坛或bbs之类的发言,最好不要做道德评判,除非发言者自己声明:我这个发言是严肃的,是可以上传统媒介的。--我之所以如此考虑,还是觉得自由比“纯洁”更重要。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保罗-莫里哀中国巡演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
时尚精品写真图片库
新浪招聘网站
杨晨停赛风波
2000年精彩国际新闻图片回放
手机栏目提供选购、评测个性化方案
移民留学美利坚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