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滚草
http://www.sina.com.cn 2000/12/26 13:40 新浪文教
新浪网友:高黑妮
辞典上说,风滚草生长于北美沙漠地带。是这样的话,你可能没有见过风滚草吧,因为象你这样的普通中国公民,是不可能到过北美洲的。你可能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一步,只是偶尔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才会借助想象默默地看一下外面的世界。没有假期,没有钱,没有兴致,没有理由,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导致你无法离开固定的生活区域,这一点,可真不象风滚草。
假如风滚草真的是生长于北美,那么我在家乡看到的风滚草一定是从北美跟着大风滚来的。这种远征的行为符合风滚草的性格。不过也很难说,我们也许本来就有自己土生土长的风滚草。从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见过风滚草了。每当寒风肆虐黄土漫天的时候,风滚草就会随着尘土树叶的洪流从村子旁边滚过去。这样的风景,只有那些傻乎乎地站在风里流鼻涕的孩子才会有幸一睹,躲在家里避风的老实孩子和那些大人是很难看到的。
我的家乡可不是处在沙漠地带,正相反,那里土地肥沃,河川纵横;而我其实是有名的老实孩子,只不过我就是不愿意一刮大风就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刮大风的日子跟平时的日子有所不同,会有些新鲜的景色,假如你喜欢看到尘土和碎草在空中呼啸而过,喜欢看风滚草象一个破灯笼一样骨碌骨碌在地上乱滚,那么你就只能选这种刮大风的日子站在风里流鼻涕。大人当然不愿意你在这种日子出来,因为他们有义务给你洗净沾满尘土的衣服。在下雪的日子里他们也不乐意让你出门,棉衣弄脏弄湿了更加不好收拾。我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玩雪,包括那些大人,但是大人在小孩子面前会假装不喜欢玩雪,这种行为可能跟我们都仅有一身棉衣有关系。喜欢在大风里看风滚草的人比喜欢玩雪的人少多了,这一点我多少能够理解,尤其是当沙砾粗鲁地撞在我脸上而碎草屑阴险地钻到我的眼睛里的时候。但是有时候我就是觉得那种感觉很新鲜。
假如你不是在冬天的风沙里,而是在夏天的河滩上看到风滚草,你一定会喜欢它的。我家乡的那条河在我看来很不寻常,因为它有一片宽阔的沙滩,这些沙子是夏季的洪水从上游的沂蒙山区带来的。对于一个身材矮小的孩子来说,那片沙滩不啻一片大沙漠。在夏天的午后,赤脚的小孩子是很难从滚烫的沙滩上穿越的,那时刻尤其能够让小孩子对这片沙滩产生敬畏感。当我穿越那片平滑洁净的“沙漠”时,途中就会碰到一两棵风滚草。它们的样子常常让我很吃惊,假如我有一段时间没有注意过它们的话。在干热贫瘠的沙滩上,几乎没有别的东西生长,风滚草显得很孤单。风滚草总是独来独往的,两棵风滚草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我估计它们之间根本就没有办法交谈。但是这样的独处自有道理。风滚草的枝条从靠近地面的地方就开始横向生长,等长到一定长度之后才向上发展,结果就长成了一种接近圆球的形状。这种圆球的形状对风滚草来讲非常重要。假如两棵风滚草挨得太近,它们的枝条就会相互干扰,从而长不成很圆的形状。在沙滩上走近一点看风滚草,就会发现它的内部几乎是空荡荡的,象一个大而深的鸟窝,看上去非常适合鸟儿或者小孩子居住。在平滑寂静的沙滩上,这种绿色的杯状生物创造了一种神秘的气氛,它们总会让我产生无穷的遐想。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有许多时间就是在这种遐想中度过的。
风滚草就在我遐想的同时努力完善着它们的圆球形结构。一直等到秋天的时候,它们才停止生长。这时它们会先变红,然后又变成枯黄的颜色。叶子随着秋风飘走了,沙滩上很干净,风滚草们曾经丰满的圆球身体现在只剩下一个结实的骨架。是随风滚动的时候了。有一天狂风肆虐的时候,它们已经变干变脆的根轻轻地发出“咔”的一声,它们的身体离开了一年的栖息地,在大风里迅速滚动起来。
根据我现在的植物学知识,我知道风滚草长成圆球状结构就是为了更轻松地在风中滚动,而在风中滚动的目的是为了把它们的种子播撒在更加广阔的地域。在成千上万颗种子当中,总会有一些幸运者落在比较湿润的地方,于是风滚草家族得以延续。延续家族生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所共有的本能,对于风滚草来说,实施这种本能几乎就是它们全部的生活,而对于人类来讲,生殖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内容。然而,现实的结果是,风滚草的家族总是不能象人类那样兴盛,风滚草总是那么少见。自从我离开家乡之后,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风滚草了,有时候我甚至都不能肯定它们是否就是我前面所说的那个样子。
现在是电脑的时代,人们可以在电脑游戏里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走过形形色色的地方。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会在电脑游戏里看到一棵风滚草。在朋友玩的一个游戏里,故事的主角从地下避难所里走出来,走在核大战过后的荒凉世界里。地上有一些东西在滚来滚去,当鼠标的指针好奇地点击其中的某个物体时,对话框里蹦出这样的字样:“你很久没有看过一棵风滚草了,不是吗?你真该好好看看这棵风滚草。”呵呵,这是多么令人惊奇的遭遇。但是,假如你从来没有见过风滚草,那么你会想象出它的真实模样吗?风滚草实在是太特别了,特别得让你无法想象。你真得在风沙里傻乎乎地站一会儿,才能看到它随风滚动的样子。
(完作于二○○○年元月六日)
欢迎访问新浪文化文学专区,赏读更多精彩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