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常春藤名校,似乎都很乐意把大量金钱花在维系学校的“高大”形象上,哥伦比亚大学也毫不例外。
有一次,新校长上任,学校取消了所有课程,用一整天来庆祝——首先,把庆祝的主会场设在学校的中心广场,精心摆设的舞台、看上去甜美可口的小蛋糕、令人眼花缭乱的Big Show(表演),无一不像重大节日时的繁华闹市。更重要的是,有很多大人物都到场庆贺,
据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在其中。而在一长串嘉宾名单中,“Mr.David Stern”的大名最令我“惊喜万分”——我从来不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NBA总裁竟然也是哥大的理事,也就是说,他也有权提出给不给我奖学金。
但是,即使有大人物,我发现大部分哥大的学生都仅将视线放在了那一大堆免费的精美“点心”上,而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这场“盛事”。这使我想起了中学时代的母校。
母校也是传说中的“牛”校,有杰出的校长,杰出的校友和一大群准备“杰出”的学生。每年都有几场大的庆典,有一年,一堆重量级的“石头”令我记忆犹新。那年,母校斥巨资在两栋教学楼之间建起一个“中心花园”,其中买了12个巨大的石球围成圆周,每个价值10K人民币(1万元)。12颗巨石究竟有什么用呢?流传颇广,但没有一个学生能“参透禅机”。我也不明所以,但那时我常常对着石头发呆,总想如果把买石头的钱用在其他方面,会不会有更多的成就。
当然,母校这样做绝对有她的理由,就像哥大,或全世界所有名校一般,总有“形象工程”或“特色”需要建设。我完全理解。况且对我来说,每次想到母校的这12颗巨石,我都能记起一个我很敬重的高中老师上课时举过的一个例子:
“每个人就像一个圆圈。你所掌握的知识永远都在这个圆圈之内,你所不知道的就全在圈外。当你成长,这个圆圈就会增大,它的边界,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也必然随之扩张。所以,你掌握越多的知识,这个圆圈周长就会越大,你就越来越清楚自己有多无知。”
他是数学老师,他的数学人生哲理一直影响着我,可惜却影响不了母校,更影响不了一洋之隔的哥大。只是,母校与哥大都在成长之中,不知道她们是否清楚“哥大的校长就职庆典与母校的12颗巨石”有什么不一样。
(木水凡,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与科学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