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春节期间,温哥华华埠一带看不到新年游行,也没有公开的庆祝活动;但时至今日,欢庆农历新年已经是整个低陆平原每年不可或缺的大事。
从西温到兰里的购物商场、从温哥华到高贵林的图书馆,处处可见舞狮、武术表演及中国传统乐团的演出。连一些与中国沾不上边的杂货店、餐厅等都挂起了大红色或烫金的布条写着“恭禧发财”四个大字。
最大的转变应该算是学校了,今年温哥华有一半以上的学校,包括91所小学及18所中学将春节期间的周三、周四或周五排定为教师专业发展日(Pro-D Day),因为校方知道就算不放假,学校中的华裔学生还是会请假庆祝新年。
今年华埠的庆祝游行更是盛况空前,总共吸引了2万5000名的民众到场参观。如果以现在的庆祝规模与三十年前相比,实在很难想像三十年后的新年庆祝活动会是什么样的光景。新年会失去它原本所代表的特定族裔意涵而变得更多元吗?它会不会成为一个属于所有族裔人士的公众假期呢?
西门菲沙大学(SFU)林思齐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同时也是著名的中国文化及语言专家王健(Jan Walls)表示,与多伦多、旧金山或纽约相比,大温地区无论是官方或民间的农历新年庆祝活动,规模早已居北美之首。
他将这个现象归功于几个因素,首先当然是华裔人口比例的增加。在1970年代中期,大温地区的华裔人口不过六万人,但今日这个数字已经成长到近40万人。加上过去几年有关农历新年的意涵及这类的庆祝活动,都得到主流媒体的广泛报导,也间接提升了大众对中国新年的认知。
此外,这些庆祝活动的主办单位或策画人也在英文媒体上大力促销他们的活动,使得中国新年的意识深入到大温地区各个社区当中。
至于中国新年的未来,王健表示,将新年当天订为全省的公众假期一事,已经在本地的中文媒体上热烈探讨过了,显然大多数的华裔人士都希望如此。但他也建议为了避免其他族裔人士批评华裔强求自己的传统节日订为公众假期,有心人士在推动该项进程之时,最好以庆祝“春节”(Spring Festival)为名,而非局限单一族裔的“中国新年”。事实上“春节”也是最正确的名称,因为还有许多的亚洲国家如韩国、越南等都会庆祝农历新年。
他指出如果能将“春节”订为一个属于多元文化的节日,那将是非常具有正面意义的事,不过他不认为有必要将新年当天订为公众假期,至少目前时机尚未成熟。但来自官方某种程度的公开“正式认可”(Officially acknowledged)则是目前可以积极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