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2007北京公务员考试“必考”有效性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1日 12:44   中公网

  作者:李永新

  一、申论试题结构围绕“有效性分析”进行变化

  近年来,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从大的方面来看,正在由概括问题——解决问题——申论论述的三段式向概括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转变。申论的基本题型是概括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申明论述。其中2000——2002年都是遵循概括问题——解决问题——申明论述的基本结构。这种结构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第二部分要求解决问题,而第三部分要求写一篇以论文,而议论文一般又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部分。这样,从题目本身的考察要素来看,第二题和第三题重复考察了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从应试的角度看,很多考生感到迷惑,第二题和第三题的解决问题有何区别?很多考生因为不太明白这种模式下第二题和第三题在答题层次上的区别,往往把第二题的答案搬到第三题,只是论述的更为详细一些,这就使得他们的得分不理想。2003年去掉了概括部分,变为解决问题——申明论述两部分。2004年去掉了解决问题部分,变为概括问题——申论论述两部分。2005年增加了分析问题部分,去掉了解决问题部分,变为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申明论述三部分。2006年变为概括问题——分析问题——申明论述三部分,不过在申明论述部分明确要求解决问题,而不再是单纯地论述一个观点。2007年基本延续了这一结构,而且论述部分明确要求解决问题,不过分析部分题型更为丰富。这也使得2007年北京市(应届)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很多考生不适应这些新题型。

  二、申论试题题型围绕“有效性分析”进行变化

  从具体的题目要求看,分析部分成为题型变化的主要阵地。从近年来北京市

公务员考试(申论)的问题部分我们可以发现,分析部分的提问形式变化最大,以往是对针对背景材料所体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但现在变成命题人已经把对策提出来了,你的任务的选择并作说明哪一个有效,为什么,哪一个无效,为什么。我们把这种模式叫做“对策有效性分析”。从2005年出现“对策有效性分析”这一主观问题客观化的题型之后, 2006年仍然保留了这种判断型分析,但2007年题目大大变化,出现了以前
公务员考试
很少出现的题型。

  如2007年北京市(应届)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第二题:

  针对给定材料所反映的目前听证会存在的问题,试拟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措施。要求: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300字(20分)

  2007年北京市(应届)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第三题:

  结合“给定材料5”、“给定材料6”和“给定材料9”,谈谈在现阶段用网上听证的方式召开价格听证会是否可行,要求:简要明确,字数不超过300字(25分)

  应该说,这些题型的变化在各个地方的申论考试中都有过痕迹,如2005年和2006年的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判断型分析题就在2002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中出现过,而2006年的变化更是与2006年山东省考试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因此,可以预测,2007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仍将从各地公务员考试申论的题型中汲取有益成分。

  三、越来越强调对部分给定材料的“有效性分析”

  因为材料越来越长,而且题型越来越丰富,近年来各地方公务员考试及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考试的大部分题目的作答不要求对全部给定材料进行总体把握,而是建立在对部分材料进行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如2006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题目的前两题:

  (一)阅读给定资料1~10,请按照逻辑程序和方法将其资料排序,并编写出不超过200字的摘要。(满分15分)

  (二)根据给定资料11~20,标注出7个关键词,并从中找出3个,做相关背景链接,字数不超过300字。(满分15)

  因此,我本人认为,2007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必然以“有效性分析”题目为主。

  本文系中公网供新浪考试频道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公务员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58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