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半年备考公务员:走近言语 走出误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3日 10:54   新东方北斗星

  相信同学们看过前十一讲之后,对公务员考试以及行测中的数量关系部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提高,那么下面几讲我们将继续为大家介绍行测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

  谈到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个模块,相信很多同学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一)备考时,最初接触这个部分的题目时觉得不难,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之后发现得分率和最初没有复习时差不多,并没有显著提高。(二)做题时,会发现有的很有把握的题一对答案却是错的;或者有时觉得几个答案都有道理,不知如何选择。(三)考试时,这部分题目阅读量比较大,做题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往往超出了预算的时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同学们对于言语理解与表达不是很了解以及一些主观认识上的误区所致。那么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以及它主要考察什么内容。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

  (一)言语和语言

  说到言语理解与表达,很多同学对于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言语的概念分的不是很清楚。简单来说,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一种交际工具,而言语则是把语言符号按照语言的规则排列起来表达具体的内容。言语活动既包括表达过程,也包括感知与理解过程。

  (1) “言语表达过程”是一个人将自己内心的思想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过程。言语表达能力是人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一种基本功。言语表达能力的高低,不仅仅能体现出一个人如何组织语言的能力,还能直接体现出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社交能力、性格等等。在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中,不论是主持会议、发表演讲,制定政策,上传或下达工作指令,还是接待来访,参加社交活动,个别交谈,都需要言语表达能力。

  国家考试行测言语部分关于言语表达能力测试的题型主要以选词填空为主,一些地方考试除了选词填空外还有选句填空、排序题和判断病句。

  (2) “言语理解过程”是在阅读并了解一段文字表面意思的基础上,更深一层次理解语言文字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及内涵,进而掌握这段文字的结构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国家考试行测言语部分关于言语理解能力测试的题型主要以片段阅读为主,一些地方考试还会有文章阅读,例如,北京地方公务员考试中言语部分就只有文章阅读。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考察并不是仅仅局限于行测中,在整个公务员的考试中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了对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的重视,比如在申论和面试中,都对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行了着重考察。因此,提高言语的能力对于公务员考试是非常重要的,而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也体现着一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题型和题量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历年国家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题型和题量的变化的特点,如下图:

历年国家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题型和题量的变化的特点
历年国家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题型和题量的变化的特点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03年到06年的题量和阅读量变化比较大, 07年之后题量和题型开始趋于稳定,但是阅读量开始提升,同时难度也在增加。因此,想在这个部分拿到高分也是比较困难的事。

  另外,07年以来选词填空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就是开始出现成语辨析题,而且比重逐年增加,09年的20道选词填空中有11题都是成语辨析,占了选词填空的55%,这个变化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四点误区

  归纳起来,同学们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

  误区一:“三不”。即不看书、不复习、不做题。有的同学有这样的自信,我从小学到大学都学了语文,读一段文章,选几个词对我来讲有多难?凭这么多年的基础就可以应付考试了,因此,不需要看书,不需要复习,也不需要做题,这样往往是感觉良好得分却不高。

  误区二:“凭感觉”。即做题过程中大都是跟着感觉走,不去寻找题目的规律,也不使用一些做题的技巧。如果备考中以这种方式练习的话,得分率不会有大的提升,而且做题速度也很难加快。

  例如:国考07年第28题

  28。节约其实就是这样的_______行为,表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就是空调开多少度之类的细枝末节的问题,就是买大排量还是小排量轿车之类的问题,就是是否选择一次性卫生筷之类的问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简单   B。琐碎    C。日常     D。普通

  这道题单凭感觉很难答对,有的同学会受到“细枝末节”的干扰而选择B。这里是需要一些技巧的,我们在读完题干后会发现,空白处的词应该同时和后面三个分句相对应,其中关键的一个分句是“买大排量还是小排量轿车之类的问题”,买车并不普通,也不是日常行为,更谈不上琐碎。因此,A在这里最为恰当。

  误区三:“逐字逐句”与“一目十行”。即阅读时要么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生怕漏掉任何一点信息;要么一目十行,一眼扫过就急忙去选择。这两种阅读方式在言语考试中都不太可取。“逐字逐句”的阅读有两个缺点,一是,阅读速度较慢;二是,阅读时没有重点,不容易把握文章的中心和结构。而“一目十行”的读法虽然速度比较快,却往往忽略了重点,容易掉进命题人的陷阱里。

  例如:国考09年第47题

  47。一种经济理论或者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现象的某些方面的描述,它要比其描述的现实简单。理论要舍弃不重要的东西。至于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取决于经济学家的假设。假设不同,提出的理论也不一样。经济学家们对同一现象往往有很多的理论解释,主要就是因为强调的东西常常不一样。因此,理论就不等同于真理,可以争辩,可以错,也可以被推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如何发展经济理论             B。如何看待经济理论

  C。经济理论的主要功能           D。经济理论的内在本质

  首先,从问题“这段文字意在说明什么”我们得知,题目需要我们找出这段文字的主旨,很明显题干末尾有个重点词“因此”,那么“因此”之前的内容可以略读,重点是要阅读并理解“因此”之后的内容。选项B最为合适。对于这道题,阅读时既不适合“逐字逐句”,也不适合“一目十行”。

  误区四:过于依赖专业知识。即当遇到涉及自己了解的专业知识时,为了节省时间不去阅读题干,直接选择答案。当然,我们做题时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但不能过分依赖,因为,问题是结合题干所提出的,脱离了题干的内容,有时会陷入一种思维定势,而掉进命题的陷阱。

  三、六种备考策略

  最后,就如何提升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得分率,我们推荐几种备考和做题的方法:

  1、注重平时的积累。多看报纸和一些期刊,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二是掌握时政热点,利于常识的复习;三是可以多了解一些评论文章的写作手法,也有利于申论的复习。这样可谓是一举三得。

  2、善于发问。在平时阅读报刊文章时不仅仅是读,还要善于自己发问,如,这段的主旨是什么?结构如何?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观点?等等。

  3、阅读时要留意文章或者片段的重要信息。科技文的重要信息主要是科技概念、科研发现、科研过程、科研的意义、前景等,阅读时要注意获取这些方面的信息,往往是考察的重点。社科文和文学性的文章,要注意学术观点、论断,写作的意图,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等,这些都是重要信息。获取了这些重要信息,对提高答题速度是非常有帮助的。

  4、以真题为主,模拟题为辅。真题,尤其是国家考试的真题,是公务员考试的风向标。通过真题的练习,我们可以更真实的了解考试的难度、特点,把握命题的变化趋势。

  5、分类总结。做题时要善于分类总结,例如,片段阅读可按照主旨题、细节理解题、推断题等将所做题目分类。或者按照题目考察的重点分类,例如,考察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考察对关键词、关键句的理解等等。经过分类可对题目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下次再遇到同类题型时能够节约做题时间。

  6、熟用技巧。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解题技巧很多,如寻找关键词句、结构分析法等。有的同学虽然知道这些方法,但做题的时候就将这些技巧仍到一边,仍然按照自己的思路解题。这样,做再多的练习收效都是甚微的。因此,练习时要经常提醒自己,这道题是否可以运用某种技巧?这个技巧在这里是否合适?尽量将题目和技巧结合起来,这样熟练之后,这些技巧才能在考场上发挥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公务员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公务员 行测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