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年国考申论冲刺必备:社会热点分析大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8日 15:32   万学金路公务员

  一、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

  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1.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

  2.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

  (三)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

  1.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主要是两极分化:

  2.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

  3.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4.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

  5.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能力不强。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处理好“七个关系”

  1.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要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

  3.要处理好不同利益整体的关系;

  4.要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

  5.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6.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7.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五)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面临的障碍和应对策略

  从实践来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面临的一些障碍,大都与制度,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有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关键的一点是要完善制度,体制和机制,这就要求我们:

  1.坚持改革,进一步推进制度,体制和机制创新。

  2.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一五”规划的部署,着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深化价格体制和财税金融投资体制等改革。

  3.摸索建立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全面宏观的衡量经济社会所得的成果和付出的代价。

  4.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群众生活的改善程度等内容,纳入考核评价标准之中。

  5.完善监督体系,特别是建立健全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

  6.满腔热情的关注基层和群众的创造性实践。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1.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1.民主法制: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得到确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互爱:就是全社会互相帮助,诚实首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构造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确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满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1.必须坚持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2.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3.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4.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

  睦的社会。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新农村建设意义何在?

  1.建设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安天下的战略产业。

  3.建设新农村,是处理好城乡工农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4.建设新农村,也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新在何处?

  1.背景“新”;

  2.思路“新”;   

  3.目标“新”;

  4.方式“新”。

  (三)新农村建设是否等于“新村庄建设”?

  应该说新农村的内容是十分清晰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作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2.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

  3.作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了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4.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5.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公务员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公务员 申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