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之历史篇(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7日 14:57   中公教育

政治文明

  一、民主历程

  (一)古希腊、古罗马的民主制度

  古希腊: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以城邦为中心的城邦民主制。起源于梭伦变法和克利斯提尼改革,一直延续到亚历山大统一希腊诸城邦。希腊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公元前495年—前429年)。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的特点:第一,平民政体;第二,权力制约;第三,法律至上;第四,公民意识。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机构:

  1.公民大会。古希腊公民大会起源于公元前11~公元前9世纪的荷马时代。

  2.五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是古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政治的核心,为公元前6世纪晚期克利斯提尼改革时创立的机构,此机构一直延续到公元前3世纪。

  古罗马:公元前9世纪初古罗马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历经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古罗马在历史中留下的光辉印记包括斯巴达克起义、杰出领袖庞培、恺撒、屋大维。但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罗马法。公元528~533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敕命编纂《民法大全》。罗马的民商法(私法)体系发达,奠定了私权神圣的基本理念,对后世民主制度影响深远。

  (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688年英国经过“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内阁制度”的确立使英国议会君主制正式形成。

  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联邦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行政大权。国会行使立法权。最高法院享有司法权。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经过反复斗争,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1861年意大利统一后,实行君主立宪体制。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1861年,俄国废奴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仍然是沙皇专制的君主体制。

  1868年,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仍然是封建君主制。1889年日本宪法颁布后,政体演变为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三)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

  1.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1)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年。太平天国后期,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具有发展资本主义主张的政治纲领。

  (2)义和团运动

  1898~1901年。

  2.资产阶级领导的改良运动

  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1898年6月至9月。重要人物有光绪帝、谭嗣同等。

  3.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正式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并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

  4.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经历阶段: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十年对峙、五次反围剿、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台儿庄战役、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5.中共党史重要会议

  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制定革命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中共三大:1923年,广州,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中共四大:1925年,上海,明确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八七会议:1927年,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古田会议:1929年,福建上杭县古田村,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

  瓦窑堡会议:1935年,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方针。

  洛川会议:1937年,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通过了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

  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西柏坡。一个“炮弹”: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两个“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三个转变:工作重心,乡村→城市;总任务,农业国→工业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

  新政协会议:1949年,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国旗、国歌、首都、领导)。

  一届人大: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共八大:1956年,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中共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1987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

  中共十四大:1992年,江泽民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中共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共十六大:2002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共十七大:2007年,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

  二、民族政策

  (一)历史上的开明民族政策

  三国时,诸葛亮注重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员,对南中实行羁康政策。南中地区实际上成为民族自治地区。

  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适应封建化的趋势,实行向先进的汉族学习的政策,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结果既巩固了统治,缓和了民族矛盾,又促进了统治民族的封建化。

  唐代,中央政府承认周边各族在政治上的“自治权”,不直接干涉各族的内政,各民族的地方官吏由本族的统治者担任。唐政府对少数民族首领册封很多。唐朝多次与少数民族首领和亲。

  契丹改辽后,决定实行“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实行辽境内南北不同的统治政策。

  元朝,对边疆的行政管理规范化,在中央设置宣政院,在西藏设宣政院辖地,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清朝,尊重西藏的宗教传统。顺治帝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须经中央册封。雍正时设驻藏大臣,标志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清朝的统治使西藏地区保持了稳定。

  (二)历史上的民族压迫政策

  西晋王朝对内迁各族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逼迫内迁各族人民纳税、当兵,甚至将之掠卖为奴隶,不少人破产后沦为流民。

  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将全国各族人民分为四等,规定不同的等级享受不同的权利。在民族压迫下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清兵入关后才过两年,政策就突变,开始强制推行一些民族压迫政策。其中主要有“剃发、衣冠、圈地、投充、逃人”五事,在战争中还多次发生屠城之事。

  (三)民族领袖和民族使者的功绩

  鲜卑族的杰出政治家、改革家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建议而实行一系列汉化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提倡农耕、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并逐步接受中原封建文化,他在位期间,契丹还创制了文字。

  党项族首领元昊,仿照宋朝制度建立官制兵制,并任用一些汉人担任重要官职。当时西夏还创制了文字。

  女真首领金世宗,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有的地区遇到荒歉,政府便减免当地的租税。金世宗执政期间,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为促进西域各族的发展、进步以及与汉族的融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他在西域活动了30年,不但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而且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使吐蕃和内地的联系不断加强,唐朝的许多酿酒、制磨、造纸墨的工匠来到吐蕃,养蚕技术也传到那里。这为发展吐蕃经济文化、加强唐蕃的联系、促进汉藏友谊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

  唐朝鉴真和尚,应日本邀请出生入死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友好作出了积极贡献。

  唐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印度,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政治制度

  西周:实行分封制,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商鞅变法实行军功授爵:规定按军功的大小进行授爵和赐给田宅,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建立皇帝制,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西汉时期: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

  魏晋时期:形成了士族制度,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的特权等级制度。伴随产生的九品中正制,是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隋唐: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武则天上台后开始打压士族,扶植庶族,士族制度走向衰亡。

  宋朝:统治者防止藩镇割据的重现和大臣、外戚、宗室、宦官擅权,把政治、军事、财政大权最大限度地集中到朝廷,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西厂;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四、台湾历史沿革

  三国时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军到夷洲(今台湾),加强夷洲与内地的联系。隋朝时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今台湾)。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求。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

  1683年施琅大败台湾郑克塽,康熙帝统一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台湾省。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及附近岛屿,割给日本。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

  1949年大陆解放后,国民党残余势力跑到台湾,形成了与大陆暂时隔离的状态。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1987年台湾方面解严,开放大陆探亲,结束了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历史。

  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公务员 常识判断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