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古代公务员为何不怕皇帝怕上司?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9日 16:51   新浪教育

本文选自《 飞啦飞翔》的博客,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读历史的时候,最让我感觉过瘾的情节,就是当官的公开与皇帝叫板,最让我感觉郁闷的,就是那些在上司面前唯唯诺诺的家伙。

  殷商的比干与纣王顶嘴,心被剜出来了,照样不屈服;唐朝的魏征敢在李世民面前拍桌子;宋朝的文彦博、蔡确等人敢公然向神宗皇帝“扔砖头”;而明朝的杨廷和与嘉靖皇帝的斗法,更是精彩之极。在古代,不光是上述几位重量级人物,就是一般公务员,大多也不把皇帝老大放在眼里,好像得了传染病似的,一个比一个牛,比如,海瑞只是六品小官,就敢骂皇帝好色贪玩,不务正业,换作是今天,你试试?这种现象,在蒙元和满清统治时期,简直想都不敢想。

  宋徽宗时期,有个芝麻官叫陈麟,在门下省当差。当时高俅建议徽宗杀山西某渎职知府,大臣纷纷反对:祖宗以来,未尝杀过士人,这么做不是违背祖宗吗?宋徽宗刚想说:那就不杀吧。这个时候,陈麟突然跳出来说:倒不如杀了他。徽宗一愣:什么意思嘛,给朕玩弯弯绕,你倒是痛快点。“常言说得好,士可杀,不可辱!”陈麟回答得很精彩很经典。一句话把徽宗噎得够呛:朕快意事一件也不得做。陈麟再顶一句:这样的快意事,不做也罢。碰到这样的公务员,皇帝只能自认倒霉。

  古代公务员虽然不怕皇帝,却普遍害怕顶头上司。《宋史》中说,丁谓在真宗时很牛,领导着中央政府的监察、财政等部门,曾伙同王钦若大营道观,屡上祥异,把皇帝唬得一愣一愣的。但是,丁谓最怕寇准,因为寇准是他的顶头上司。著名的“溜须”典故就发生在丁谓的身上。明代的王守仁也牛得可以,他从骨子里瞧不起武宗皇帝朱厚照,却不能不把江彬、张永等人当盘菜。宁王朱宸濠在江西造反,王守仁孤身平叛,可谓大智大勇,但江彬屡次派人前来找碴,王守仁都得小心应付。张永到杭州,王守仁也必须去杭州,百般交涉,争取同盟。得罪了皇帝,关系不大,大不了官不做了;得罪了江彬、张永等人,则后患无穷,弄不好就要掉脑袋。

  宋明时期的政坛,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不管多大的衙门,属吏在上司面前,都是一副乖孙样儿,一旦有机会接近皇帝,乖孙立马就变成刺头儿,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不把皇帝的鼻子气歪,决不罢休。熟悉《明史》的读者应该记得嘉靖初年的“大礼仪事件”,文学家杨慎率领两百多位公务员向嘉靖叫板,这些公务员平时在朝堂上对顶头上司却又是另一副嘴脸。

  古代公务员能混个一官半职,其实相当不容易。在科举制度没有出现之前,公务员清一色是世袭制,老子有功于朝廷,儿子跟着做官,这就叫“老子英雄儿好汉”,世家贵族子弟,生下来就是做官的命,所以,陈胜吴广不干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了汉朝,做官的门路略微多了些,除了世袭和朝廷例行举办的公务员考试,还可以得到地方的举荐,比如“举孝廉”等。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后,科举成为公务员跻身仕途的主要出身,明清也一直沿用了这个制度。无论是世袭制、举荐制,还是科举制,搞出来的公务员端的都是皇家的饭碗,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打工的为老板服务,听老板的话,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为何还是有那么多公务员,要与皇帝顶着干却普遍害怕顶头上司呢?

  有道是阎王好见小鬼难搪,可以面见皇帝的官员毕竟不多,和皇帝在一起的时间毕竟短暂,相反,公务员每天都要见顶头上司的面,要在顶头上司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不把顶头上司侍候好了,慢说升迁无门,小鞋你就穿不完,衙门里的脏活、累活,你不干谁干?卖力不讨好、得罪人的工作,你不做谁做?这就好比夫妻过日子,老丈人住在外面,过年过节才见上一面,你不把老婆侍候好了,这个日子没发过。

  在皇帝跟前顶着干的公务员,大多都是正直的读书人,他们认死理、重气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得罪了皇帝,大不了丢了饭碗,再倒霉一些,也就是打屁股而已,明朝是这样,宋朝连屁股也不打。丢了饭碗,我回家卖红薯,照样不会饿死;屁股挨了打,过几天就会痊愈,起码在气节上,我赢了,保不准被史官记上一笔,从此青史留名;就算不能青史留名,将来在子孙面前吹吹牛,也很有面子:想当年,老子如何如何。可是,与顶头上司叫板,吃的眼前亏,肉体很可能被折磨之外,精神上的压力也够呛,而且绝对无回报,实在划不来。

  古代的公务员,无论是不是言官,都喜爱做言官的工作,原因之一,就是皇帝不杀言官。所以,历朝历代的言官,都十分的牛气。言官就是靠嘴皮子混饭吃的家伙,宰相刘罗锅有一个外号,叫“刘三本”,即每天上朝有事没事都要上三本奏章,表现不错,只是动不动就说一句“奴才如何如何”,实在大煞风景。宋明时代言官论事,口中说“微臣如何如何”,达到的效果却丝毫不“微”,许多时候会把皇帝气得七窍冒烟。

  古代公务员不怕皇帝怕上司,说的是现象,道的是气节和政治良心。皇帝是国家的领袖,如果公务员都与皇帝顶牛,且不论皇帝施政对与错,那就不好了,国家岂不乱套了?皇帝也是人,也需要得到群臣的尊重,如果事事都做得不顺心,那么,他做皇帝还有意思吗?也难怪明朝后期的几个皇帝不怎么爱上朝。同样的道理,如果公务员都抱着怕上司的心理去行政,假如上司制定的规章制度是错误的,下属也照章执行,到头来吃亏的那就是老百姓了。在赵炎看来,怕与不怕之间,还有一个辩证的问题:公务员重气节、讲良心,心中装的是国家和老百姓的利益,那么,他什么也不会怕;真正有所怕的公务员,其实多为无气节、失去良心的人。(赵炎)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