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国务院原则上通过了北京市治堵的方案,北京治堵再次引发关注,人们对北京治堵拭目以待。
【热点指导】
北京堵车成为影响北京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关于本热点,考生可以从堵车现状、治堵的意义、为什么堵、怎么治堵等几个方面来应对。
【思路点拨】
近日关于北京治理道路拥堵方案的消息不绝于耳。作为一名愿意放弃驾车权利的开车上班族,我有以下看法:
1. 北京乃至中国很多大城市的拥堵,如同此间如脱缰野马的房价一样,一大根源就是中国的地区发展差异、城乡差距和贫富悬殊。如果这种状况不得到根本缓解,就仍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涌进公交票价低廉的北京,导致无论修建多少道路、地铁,城市拥堵问题的解决都依然遥遥无期。
2. 北京的城市格局注定不能承载太多人口和汽车。东西方大部分现代都市都十分强调路网的稠密性,要确保主要楼宇皆毗邻马路,城市道路不求宽阔,但求便捷。北京与此相反,历史遗留的深宅大院、庞大住宅区和大片公园绿地中间均无路穿过(当然这样规划的优点是保证了许多小区的宁静),而且道路建设过于看重主干道,如同城市生命体之毛细血管的支路严重不足,从而很容易导致主动脉堵塞。看看现在北京“摊大饼”式发展格局,众多人口需要从四、五环外赴城里上班,但穿越四、五环的联络线就那麽几条,不堵才怪。
3. 法制意识淡薄是导致拥堵的文化软肋。君不见大小马路上多少“禁止停车”的标志形同虚设,尤其是中小学校附近、写字楼和住宅小区周边。由于法不责众,违法者更加肆无忌惮,拥堵问题每况愈下。若想解决这一问题,试想同为华人社会的香港和新加坡既然能狠下心来严罚严打,以“铁腕”城管闻名的中国为何不效仿呢?难道只是因为城管只针对弱势群体,交警却畏惧有车一族?
4. 许多人把公务车泛滥与北京拥堵直接联系起来,但这种心态于事无补。若以北京公务车辆太多为由反对限制私车,即要等到公车制度彻底改革后再限制私车上路,那相当于高喊“没有代表权就不纳税”的口号,等到实现普选后再缴税。一码归一码,私车该限则限,公车改革与道路拥堵并无直接关系。
5. 经济杠杆的力量,并不是以驾车者的意愿为转移的。除非公众能接受一个观念——在北京这种都市,不是随便哪个升斗小民都能开得起车的——否则北京拥堵问题永无解决之日。如果大家都接受以拥堵为代价换取人人都能开车的平等权利,那问题也等于解决了,只是从今以后再不要抱怨与拥堵有关的生活质量,包括当那些救火车、救护车连应急通道都走不了的时候,您也不要抱怨政府不作为了。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