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务员面试高分突破教材:结构化面试教程前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4日 15:26   中公教育

  李永新 谈面试新趋势及应对方略

  ——“非模式化”是应对“反套路”时代的制胜方略

  国家公务员面试的十年也是我国公务员招录测评不断探索和进步的十年。总体而言,国家公务员面试已从原来的“套路”时代进入更加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反套路”时代。根据我们多年的跟踪与研究,早在这一变化出现之前,中公教育就开创性地提出“非模式化”教学的思路,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使众多考生圆梦公考。

  公务员面试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

  当前国考面试的指导思想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由“题本位”向“人本位”转变。这种变化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公务员面试命题人员经验越来越丰富,命题思路越来越科学;二是实际面试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促使国考面试命题思路不断求新求变。

  在过往的国家公务员面试中,存在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过度关注题目量化指标的实现,导致题目本身成为测评关注的核心,而忽视了对人本身的关注。二是题目设计和提问方式日益套路化,使考生逐步摸索到了一些“规律”,导致考生回答问题思维僵化,不动脑筋,不用真情。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生回答问题套路化,回答各类题型都有相应的模板,不能根据题目的实际答题;二是重点关注一些“形而上”的问题,忽视答题内容的质量,缺乏智慧和闪光点;三是过度使用答题技巧,说一些虚与委蛇、背离内心的套话,缺乏打动人心的真诚。简言之,许多考生面试中缺乏真心、不讲真话、没有真情,命题老师和考生之间实质上形成了一种博弈的关系,使面试偏离了考查的初衷。

  以上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测查不出考生“冰山”下的人格特征;二是面试有被利用的危险,带来了实质的不公平;三是给备考公务员的考生带来错误的导向。公务员招录考试的目的是招录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尤其要“以德为先”,过于突出答题及面试技巧显然与这一选拔标准背离,也容易在考生群体中产生负面的导向效应,不利于选拔人才。

  公务员面试已进入“反套路”时代

  基于国考面试存在的上述弊端,当前的面试正在积极地进行调整和变革,呈现出新的特点,可以说目前的公务员面试已进入“反套路”时代。

  一、考查的核心由“题目本身”转向“人”及人的“德行”

  在过去的公务员面试中,考官更多是通过考生对给定题目的作答要点来进行评判,实际上是依赖“题目”来对“人”进行评判。这种思想本身并无问题,问题的关键是题目设置有时不能真正考查人,有异化的危险。而今年面试的考查正由“题目”考查回归到对“人”本身的测查,这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2010年国家公务员面试考过的一道题:“有人说:‘要有冬天的心境,才能看到被冰雪包裹着的松树枝桠。’结合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这道题目本身的答案要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考官要通过题目来考查考生的人生经历、感悟和心理状态是否符合公务员工作的要求。

  对人的考查中,“德行”将成为考查的核心。在过去的面试中,不少考生掌握了大量的答题技巧,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技巧、轻修德的问题。为有效识别考生技巧装饰之下的真实思想,面试将会重点测查人的“德行”。考生要更多依据自己内心深处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回答问题,依靠自己长期的道德修为与本能来回答问题,而机械地使用套路答题或卖弄答题技巧必然会适得其反。

  二、能力的考查由“直白简单”转向“隐性多点”

  公务员面试,能力始终都是考查的关键要素。但以往面试题目本身设置的机械化带来了题目无法测查能力的危险。因此,目前的题目设置正在发生变化,能力的考查由“直白简单”转向“隐性化、多点化”。

  这种变化在2010年很多省市公务员面试题目中得以体现,尤其是在不易让考生摸到“规律”的综合分析题中表现明显。题目不再是远离生活的抽象题目,而是贴近生活的具体题目,能力考查由“直白”转向“隐性”、由“一点”转向“多点”。面试难度提高了,使那些在面试场上只会机械地搬弄套路或讲一些空话、套话的考生感觉无处下手。比如“工作中,有些事情是时间紧急但不是很重要,有些事情非常重要但不是非常紧急。你处理这些事情会怎么做?”这道题目,我们曾经在中公教育特训班上专门讲过,这就是紧贴工作实际的经典范例,如果考生在过去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从未考虑过这些问题,显然无法有效回答题目。

  三、题型设置由“泾渭分明”转向“模糊交叉”

  明确面试的题型,本意在于方便考生在打基础阶段学习掌握题目的基本应对方法,使考生可以快速进入答题情境,理清答题思路。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很多考生不明了划分题型的本意,过于关注各种题型的套路,从而僵化了思维。清晰的思路是面试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许多考生把思路当套路,关注题目的共性因素过多,而缺乏对个性因素的挖掘。

  因此,题型过于泾渭分明势必带来答题套路化的不良导向。事实上,通过一道题目单纯考查一方面的能力也是不现实的,操作性较差。对此,国考面试将调整思路,整体考查几大能力不变前提下,题目间的题型类别将逐渐模糊和交叉。比如,会把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和应变能力放在同一个主题背景下考查,增加题目中人物、事件的复杂性,以更好地考查考生的真实能力。

  四、面试过程由“机械答题”转为“心灵沟通”

  同样是考查能力,面试和笔试却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更侧重考查后者测查不到的隐性能力和素质。在过去的面试中,考官和考生之间主要是机械问答的关系,双方通过机械的一问一答来进行面试,这种方式显然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冰山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绝大部分特征是隐藏起来的,而且这些隐藏起来的特征才是决定人的发展和行为的特征。同样,只有基于心灵沟通的面试才可以测查考生较为全面的能力要素,除了答题内容、语言表现等显性要素外,还有个人气质的展现和情感的流露,这种情感的流露能测查一个人真实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

  2010年很多最新的公务员面试真题在题目设置上就要求考生能够用真情实感和考官进行交流,把自己由答题机器转变为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情感的人,唯有如此,才能引起考官的情感共鸣,最终通过面试。

  非模式化”是应对变革的新方略

  早在公务员面试的这些新变化出现之前,中公教育就提出“非模式化”教学的思路,帮助考生实现理念的重组升级和能力的拓展提升,从而成为面试场上的王者。可以说,“非模式化”是应对公务员面试变革的新方略。具体而言,考生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调整备考思路,在面试心理、面试内容、面试礼仪几个方面和国家公务员面试最新趋势相符合。

  一、在面试心理层面:考生应当牢记“真”字经

  首先,要怀真心。要加强道德修养,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为人处世的理念,要把过去的机械应考转变为用真心来对待公务员这份伟大的职业,要从内心深处认同公务员职业,从内心深处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仁爱意识,才能彻底摆脱解题套路的束缚,进入“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的至高境界。

  其次,要有真情。要做到内心和谐,在面试中要把每一位考官、每一位领导、每一位工作人员甚至每一位竞争对手看作自己人生旅途中非常重要的伙伴,真正把考官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真情实意去打动考官。

  最后,要讲真话。要彻底摆脱言不由衷的空话、大话和假话,充分挖掘自己人生经历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把自己真实的闪光点充分展现在考官面前;即使面对自己的错误,也要勇于承认,切不可卖弄面试技巧来糊弄考官。真诚是打动人心的钥匙。

  二、面试内容层面:考生应关注生活,注意总结,保持思路清晰

  其实每个考生身上都有很多内容素材,这些素材来自所思、所做、所见、所闻,考生首先应把这些素材进行充分的利用,尤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应该进行充分的发掘。

  围绕面试题型,考生应注意结合工作、生活的实际,注意总结经验,比如针对计划组织协调题,可以把自己组织过的一次活动比较全面地写出来;没有组织过的考生,自己总是参加过的,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针对一些自己生疏的领域,更应注意资料的收集和知识储备的增加。

  面试表达过程中,清晰的思路至关重要。考生对每种题型大概要有个整体的思路,考生应该把每种题型的思路内化为思维工具,而不是外化为套路。清晰的思路可以让我们考虑问题更加有条理,而且兼顾全面性。

  三、面试礼仪层面:考生要做到规范但不刻板

  刻板的礼仪不但不能给人美的感受,甚至有做作之嫌,让人生厌。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是良好礼仪的基础,面试礼仪是需要在此基础上有一个提高,毕竟是在公开场合接受别人的考查,礼仪需要规范化。包括进场礼仪、答题过程的礼仪以及离场礼仪,这些需要在面试前进行必要的思考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在练习礼仪时,每个动作应该由内而发,而非貌合神离,同时应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到自然、大方、规范。

  为更好地服务考生,中公版面试教程在进行2011版的改版时汇聚了中公教育最顶级的考试研究专家,把公务员面试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其中,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考生不仅能全面提升能力夺取面试的最终胜利,同时在学习应对问题的过程中也一定能获得自身理念的重组升级和综合素质的拓展提高,为未来公务员生涯的顺利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李永新           

2010年9月于北京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公务员 面试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