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研究生毕业,跟当时大多数毕业生一样,公务员是就业的第一选择。当时作为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选择的范围十分广泛,为何大家都往公务员这条路上挤呢?我归纳出几点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几千年来“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吃公家饭”不仅是跳出农门的成功模式,也是很多普通市民的世俗理想,公众的推崇抬高了公务员的社会地位。
第二,改革开放短短几十年,国内企业制度尚不规范,社会保险不健全,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不到位,相比之下,公务员从带薪休假到公费医疗一系列保障待遇十分健全,进入国家机关就意味着进入了国家体制,具有优越于企业单位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第三个原因就更加现实,外地毕业生渴望留京,更希望能够拥有北京市户口,当公务员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总之,我毕业后进入到公务员队伍当中来了,是幸还是不幸?如今竟是很难说清楚了。
初任公务员时,理想丰满,热情洋溢,希望能够为社会作贡献,至少希望能够不断进步,做些有益社会的事情。我所在的单位是基层行政机关,职能不强,工作不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很不习惯,难以适应机关的这种清闲,总希望工作多一点,再多一点,指望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每当我得到一项工作时,我总是很高兴,投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去做。
我的工作有一大半是拼凑文字材料,这种工作更多的是形式主义、恣意浪费纸张、徒劳地消耗人的精力。比如我们策划一个活动,耗尽心血写活动议程、主持词、领导讲话,还要组织一些不相干的人去围观造势,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领导依次念完发言稿,顺便挂个牌,剪个彩什么的,至于挂牌剪彩后的具体工作,就少有人关心了。大多数公务员的工作技术含量低,难有专业建树,仕途成为大部分公务员获得成就感的唯一出路。一晃六七年过去了,看看身边的同事,年轻有为、善于沟通的早早提拔了,平平庸庸、踏实工作的在等待提拔;有人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更多的人留下来消耗生命。
当理想无法实现,成就感难以获得时,我为什么还不离开?因为每月初按时到帐的工资?那点钱实在是饿不着也绝富裕不起来。因为有大量闲暇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可那些大把的时间都被闲聊和看报纸耗尽了呀。因为放不下公务员的身份和地位?被人为抬高了的公务员地位已开始落地,实际上公务员已经逐渐从公权力执行者向公众服务者转变。干了六七年的公务员,很多次想愤然辞职,毅然辞职,慨然辞职,终不了了之。在机关呆得越久,辞去公职的想法就越少了,大概是安逸的环境不断腐蚀着我的斗志,直到渐渐丧失掉进入社会的竞争力,只能安于现状。
听说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骤然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无法忍耐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被活生生的在热水中热死。我觉得很多跟我一样年轻的公务员都像极了温水中的青蛙,被短暂的安逸消磨了奋斗的勇气,最终将成为机关里那些碌碌无为的公务员中的一个。
一位北京公务员
(新华社-半月谈网)
相关链接: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