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杭州出现了一种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培训班,费用高达万元。但人家的承诺是包你过关。相信这个新闻还是挺让人关注的,想考国内公务员的当然是欣喜得很,而不想考的人估计对于这件事还是会呈现痛心疾首状,痛感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人心是不是不古谁也不知道,但这事儿可还真不能说“不古”,而是古雅得很呢。当年有皇帝的时候,承平时代想当国家公务员就要通过科举考试,只要是考试,就有一堆考试的方法,历朝历代都不乏考试秘籍之类的东西,甚至还有帮助某些人作弊用的微缩本小册子销售。当年考试不是一天能够完事的,考生要自备伙食,结果就有人专门销售里面带夹层的考篮。那时候“科举经济”的产业化程度,可是完全不下于现在的教育经济。
有这种东西,自然也就有专门辅导别人怎么科举考试的老师,著名一些的老师完全跟现在新东方里教人怎么考托福、GRE的名师一样,不但可以口若悬河,而且经常还能名利双收,成为单口相声界伟大的票友。
为什么会如此?很简单,当公务员是个具有良好收益的行业。不但福利待遇好,而且工作有保障,还能有一个不错的社会地位。具有优势的职业当然竞争就激烈,您啥时候见过清洁工有收钱培训的?给钱还有人不愿意干呢。所以说出现这种培训班那是一点儿都不用奇怪的,指责这种培训也毫无道理。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目前考公务员大潮的产物,是社会畸形的一种表现。这话当然有一定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考公务员确实热得很畸形,这是因为政府体系掌握了过多的社会资源,而且这种社会资源的使用监管力度不足,使得很多社会管理岗位几乎成了社会惯例岗位,能够有各种按照惯例而产生的收益。这与国外追求公务员这种工作的稳定、体面与个人价值的实现很不相同。
而我们要理解的是,这种畸形的热潮虽然是大背景,但这种背景所产生的东西未必全是畸形的,而是某种正常市场需求的产物。即使在公务员考试并没有这么热的地方,也是有这种培训存在的。有需求就有市场,畸形的不是这个产业,而是那个背景。
改变这种背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指责这种应运而生的产业就未免有豺狼当道、只问狐狸的嫌疑了。这就像很多守旧的人总是把目前的很多问题归咎于市场经济,却没有想到这不是市场经济的过错,而恰恰是市场经济发展不足导致的。
从我个人来说,倒是更为关注那个一定能够面试合格的承诺。如果这里没有私下勾兑交易的话,这种臆测考官面试的本事大概就十足惊人了。清代有所谓考取举人之后直接委任当官的面试,称之为“大挑知县”,也算是面试的一种,但主要还是以貌取人,看谁长得周正就给谁个官位,弄得像是选时尚先生。现代面试当然不是如此,更多的时候是考察一个人的口才、仪表、心理素质等等。
而这种培训能够找到面试考官的一般规律,虽然是一种专业素养的体现,却也表现出咱这里的面试还是挺不靠谱的,往往考官本人就经验不足,所依据的人力资源的教材、手段,早就已经为人所周知,并且能够制定相应的策略以应对。这样的面试往往并不能考察出一个人真实的水平,是不是算作选拔人才,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所以,要说这事儿让人担心的地方倒是在这里:我们不知道经过这样的手续,甄选出来的到底是什么人。要说还真该有个针对考官的培训,应该也会有不小的市场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