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测数学运算题的快速求解方法中,奇偶法是一种特别行之有效的方法。奇偶法的定义是:利用运算结果的奇偶性进行答案的选择,一个数要么是奇数,要么是偶数,由于只需要进行奇偶性的判断,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性技巧和复杂的运算,因此可以帮助考生迅速求解,故使用范围极广。在此,京佳崔熙琳老师就将这一方法给大家进行剖析,望对考生朋友有所帮助。
一、奇偶法的核心准则:
1.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即:两个数的和(或差)为偶数,则两个数必然同奇(或同偶);
两个数同奇(或同偶),则这两个数的和(或差)为偶;
两个数的和为偶数,则差一定为偶数;
2.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
即:两个数的和(或差)为奇数,则两个数必然一奇一偶;
两个数一奇一偶,则这两个数的和(或差)为奇;
两个数的和为奇数,则差一定为奇数;
二、奇偶法的真题解析
例: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
A. 8 B. 10 C. 12 D. 15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选D。传统方法是列方程法,设甲教室举办了X场次培训,那么乙教室就举办了27-X场次培训,然后列出方程,这种方法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计算才能得出答案。
本题利用“奇偶法”可以快速求解,过程如下:根据题干意思,甲每场人数是50人,乙每场人数是45人。因为总人数1290是个偶数,甲不管几场,其总人数均为偶数,故乙的总人数一定也得为偶数;再因为,乙每场的人数为45人,是个奇数,所以乙的总场次一定为偶数,这样乘以45之后,总数才能为偶数。根据条件,总场次27是个奇数,乙的场次是偶数,故甲的场次就是奇数,观察答案,只有D选项是奇数。故选D。
例:哥哥5年后的年龄和弟弟3年前的年龄和是29岁,弟弟现在的年龄是两人年龄差的4倍。哥哥今年(
)岁。
A. 10 B. 12 C. 15 D. 18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选C。根据题目条件“哥哥5年后和弟弟3年前的年龄和为29岁”,可得哥哥和弟弟现在的年龄和是29-5+3=27岁,27是奇数,两个人的年龄和为奇数,则两人年龄必然一奇一偶;同时,“弟弟的年龄是年龄差的4倍”,也就是说弟弟的年龄一定是一个偶数,所以哥哥的年龄一定是一个奇数,观察答案,只有C选项是奇数。故选C。
例:某单位有员工540人,如果男员工增加30人就是女员工的2倍,那么原来男员工比女员工多几人?
A. 13 B. 31 C. 160 D. 27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选C。根据“某单位有员工540人”,可以得出男工与女工的人数和为偶数,结合“两个数的和为偶数,则差一定为偶数”,可知男工比女工多的数也一定是偶数,观察选项,只有C选项是偶数。故选C。
综上所述,在求解数学运算时,如果题目中涉及到了多个数字的差和关系,我们不妨考虑奇偶法,借助选项数字的奇偶性,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