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2版国家公共基础知识教材:目录(2)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5日 16:30   中公教育微博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概述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完整概括和系统论述。决议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理论概括为六个方面: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决议进而把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精辟地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并把它的丰富内容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作出了概括。决议提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982年党的十二大对上述概括的第二句话作了补充,加了“和建设”三字,改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毛泽东科学地分析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并且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对中国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毛泽东在1939年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他概括了我们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指出:第一,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对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第三,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在沦陷区,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统治。第四,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的力量。在沦陷区,则一切被日本帝国主义所独占。第五,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第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特别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以至大批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2.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井冈山斗争期间,毛泽东对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作了完整的阐述,指出所谓工农武装割据,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三者密切配合,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奠定了理论基础。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等文章中,科学地论证了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形成了完整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3.新民主主义总路线

  1948年4月,毛泽东在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表述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它以简洁的文字,精确地规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动力、对象、任务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4.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作了系统的论述。他指出,要建立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共和国,即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1947年毛泽东明确完整地提出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毛泽东指出,“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三、统一战线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1)新民主主义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毛泽东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提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基本武器”;是“革命的根本政策”,党的“最基本的政治纲领”;是“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这清楚地表明了他对于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问题的极端重视。

  (2)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条件。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不仅强调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主要基础,而且强调“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3)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成功的重要保证。在1956年,毛泽东多次强调了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问题。他说:“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

  四、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

  1.关于人民战争的理论

  (1)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即“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1939年10月,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2)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

  所谓人民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广泛动员人民直接间接参与战争,开展以人民武装斗争和其他各种斗争形式相结合的全民战争。毛泽东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这种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是他的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

  (3)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毛泽东将战略战术概括为十大军事原则:①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②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农村,后取大城市。③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④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⑤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所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⑥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⑦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⑧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坚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夺取之。⑨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⑩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这十大军事原则,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全面总结、概括。

  2.关于人民军队的理论

  (1)人民军队的宗旨、任务和党指挥枪的原则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精辟地概括了人民军队的宗旨,并深刻阐述了这个宗旨对于军队建设和进行人民战争的深刻意义。②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毛泽东为人民军队规定的三大任务,即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生产,是人民军队建军宗旨的具体体现。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是适应革命战争年代的需要而形成的。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使军队真正与人民打成一片。③党指挥枪的原则。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进行三湾改编时,确立了党领导军队的组织制度,首创了把“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原则,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制度。

  (2)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毛泽东强调了新中国国防建设的重要地位,提出建立一支强大的现代化人民军队的历史性任务。在发展现代化武器装备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常规武器与尖端武器并举。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中国逐步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体系,集中力量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相继研制成功“两弹一星”。20世纪70年代,不仅常规武器实现了国产化,而且导弹核武器也装备了部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推动着军队正规化建设的进程。人民军队逐步由单一军种建设发展成为包括空军、海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等在内的诸军兵种合成的军队,使人民军队的力量结构和作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朝鲜战争结束以后,毛泽东在筹划国家经济建设的思考中,初步形成了国防建设要为经济建设让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基本指导思想。毛泽东关于国防建设的思想为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地位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其历史地位

  1.形成背景

  (1)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成果。它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澄清被搞乱的理论是非,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经验和新的时代要求,用新的思想观点发展马克思主义,说出一些老祖宗没有说过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新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继承、坚持同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2)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果断地纠正了过去所犯的“左”倾严重错误,深刻地分析了犯错误的原因,同时又坚决地维护和继承了过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所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3)邓小平理论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邓小平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热情地支持、鼓励、保护、引导人民群众生气勃勃的伟大创造。他领导中国共产党从总结群众的成功实践的经验中,也从总结工作中的某些失误的教训中,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把经验上升为理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4)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成果。邓小平精辟地分析了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形势,阐明了争得较长时间和平环境进行国内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这个时代的趋势,研究了许多国家搞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共产党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对外开放以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也为中国共产党在复杂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冷静沉着,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提供了明确的指针。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对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主要内容

  一、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他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讨论的意义,强调“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发展,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80年2月29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同时,把解放思想鲜明地提到了突出的位置,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其辩证关系为: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邓小平确定了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指出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集中体现。坚持实事求是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的基本观点出发,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必须立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放思想绝不是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必须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3.从实践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必须尊重群众的愿望和群众的首创精神,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善于总结群众创造的经验,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应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992年初,邓小平又在南方谈话中把生产力标准拓展为“三个有利于”标准。十四大报告指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直接的哲学基础,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五、“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和平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最终确立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确立。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正式宣布了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并具体建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军事对峙状态,尽快实现通商、通航、通邮的“三通”原则和具体措施,以便及早促成两岸同胞的直接往来与接触。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即停止对金门、马祖等岛屿的炮击,也不再使用解放台湾的口号,开始具体贯彻落实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从而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政治前提与现实可能性。

  第二阶段:“一国两制”思想的形成。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阐发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明确肯定“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这九条声明,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一国两制”的思想。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同中国政府就香港问题进行会谈。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同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对特别行政区作出专门规定,从而为两岸实现和平统一,也为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后,分别在这些地区设立特别行政区并实行不同于内地的制度和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据。至此,“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体现在国家根本大法中,标志着“一国两制”思想的正式形成。

  第三阶段:“一国两制”思想的发展。从1983年开始,“一国两制”思想进入了科学阐述和不断发展的阶段。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在同美国学者的谈话中第一次使用了“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提法,并且明确指出它不仅适用于台湾,也适用于香港。同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香港人士时,对“一国两制”的构想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在此后的一系列谈话、讲话中,他对“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依据、基本内容、具体实践及历史意义作了更加完整、系统的阐述和发展。

  第四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它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当今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要和平稳定,不要战争动乱,要繁荣进步,不要贫穷落后,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国的经贸和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创造生活的能力大大增强。各国人民渴望实现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这是时代进步的强大动力。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如何抓机遇、迎挑战,继续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是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2)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4)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建设丰富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政治文明作为整个社会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人类在改造社会、实现自身完善和提高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所有有价值的政治成果的总和及其所体现的政治进步状态。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和本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之上,人民当家作主,享有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决定自己的制度和管理方式,坚决反对别国把他们的政治制度强加给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必须更好地坚持和完善已被实践证明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决不能丢掉这些特点和优势。必须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江泽民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因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优点。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长期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亲密友党,它们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巩固我们党同党外人士的联盟。继续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党团结各界的重要渠道。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使我国少数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有机结合、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有机结合、中央政令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有机结合,从而保证少数民族能够真正享有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区域自治不仅是实现少数民族和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繁荣昌盛不可缺少的政治制度,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

  (4)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它要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全部工作,都是围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这三个方面的利益而展开的。

  (5)依法治国。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内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指引下,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地形成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历史任务,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经典真题

  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核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判断)

  【答案】√。

  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决定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经典真题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现,其核心在于(    )。(单选)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统筹兼顾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以人为本

  【答案】D。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因此,必须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没有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断推进,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就难以持续。要切实防止片面性和单打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防止出现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发展的局面。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发展差异和不同情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不能强求一律,搞齐步走、一刀切。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好更快地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经典真题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的基本要求是(    )。(多选)

  A。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C。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D。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答案】ABCD。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为何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完善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有了新的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四节  坚持和平发展

  一、坚持和平发展的对外工作方针政策

  1.坚持和平发展,树立中国的新形象

  坚持和平发展,就是既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要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加快发展,同时要坚持实行对外开放;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要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永远不称霸。

  2.我国对外关系的四项主张

  第一是我们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我们愿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积极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趋利避害,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从中受益。

  第二是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第三是我们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

  第四是我们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加强国际合作,标本兼治,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第五节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坚持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关键也在党。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实施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在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十六大报告按照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十六大以来,我们在党的事业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建工作新思路。这就是,要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完善监督制度,加强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这是我们坚持执政为民,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执政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公务员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