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史上最严”的国考标志社会进步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6日 16:54   中国网

  所谓的今年国考的“史上最严”,也不过是对可以报考人员“筛选”上的苛刻。譬如过去的“大一统”式的以文凭为报考条件的岗位越来越少,却有绝大多数岗位以专业条件为限制。有些招考岗位备注中,竟然专门注明了“需常年出差”、“经常夜班”、“国家级贫困县”等需求,这也就怪不得让习惯于“有文凭就能参加考试”的考生们心里顿感“拔凉拔凉”的。但笔者以为这恰恰是社会进步和国考进步的表现。

  国家公务员考试18000多个岗位10月14日正式公布,不少考生却一片哀鸣。“18000个岗位啊,一个都不能报,今年岗位要求算是史上最严了吧!”记者查阅职位表也发现,今年的岗位要求确实相当细致、严格,“苦差事”也相当多,这也让众多考生“知难而退”。(10月15日扬子晚报)

  所谓的今年国考的“史上最严”,也不过是对可以报考人员“筛选”上的苛刻。譬如过去的“大一统”式的以文凭为报考条件的岗位越来越少,却有绝大多数岗位以专业条件为限制。有些招考岗位备注中,竟然专门注明了“需常年出差”、“经常夜班”、“国家级贫困县”等需求,这也就怪不得让习惯于“有文凭就能参加考试”的考生们心里顿感“拔凉拔凉”的。但笔者以为这恰恰是社会进步和国考进步的表现。

  社会分工日益细密,公务员岗位也不会例外,越来越强调专业色彩也是社会发展大势所趋。国考开展十数年来,其考试考核机制从此前的“粗陋”型,日益变化为今天的“细密”型,从“稚嫩”的模式到今天的“成熟规范”,这是社会发展和国考发展的必然。

  多年来的国考实践证明,“两次考试”――一次笔试、二次面试,其过于简单的考核模式是存在天然缺陷的。简单的两次考试并无法真正识别考生今后适应岗位能力情况,也无法评估考生能否真正胜任岗位工作。而一个完全要求某某专业才能报考的报名条件,至少在报名之前就已经排除了部分专业不占优势的考生。这显然更利于公务员岗位选拔最合适人才。

  “史上最严”的本年国考,会直接让一些贪图安逸的考生望而却步。有些岗位明确要求,“需服从二次分配”,那就有可能被二次分配到最艰苦的岗位,这个条件的提出符合中央有关方面基层选拔和锻炼人才的目标。让有吃苦准备的考生参与考试,让抱有安逸想法和混日子打算的考生“走开”,也是公务员教育培养理念的进步。还有一个更大的进步在于,这样的“史上最严”或能从根本上触动教育机制的改革。“光有文凭没水平”肯定今后不行了,光“能说会道”却没有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可能连报告的机会也没有了,部分光会“动笔”的“考碗一族”今后将不“灵光”了。这样的“史上最严”所透露出来的选拔人才思路,或能促进僵化的教育机制和大学教育模式的改革。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国考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