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地理篇
第一章
大气和风
第一节
大气构造与全球性季风
一、大气及其构造
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
(一)各层构造及特点
对流层——大气层的最低层,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
特点: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左右。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
平流层——对流层顶到50千米~55千米。
特点:平流层的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水蒸气和尘埃很少,透明度高,飞机便在这一层飞行。在30千米以下是同温层,其温度在-55℃左右。
中间层——平流层顶到85千米。
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强烈。
暖层——中间层顶到500千米。
特点: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暖层。
散逸层——暖层之上,为带电粒子所组成。
第二节
台风与飓风
二、台风产生的条件
在洋面温度超过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由于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而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这样使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最后形成了台风。
台风产生必须具备的特有条件:
1.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
2.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
3.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
4.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
第三节
洋流及其影响
洋流对海洋中多种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和地质过程,以及海洋上空的气候和天气的形成及变化,都有影响和制约作用。
一、对气候的影响
总体来说,暖流增加温度和湿度,寒流降低温度和湿度。
对气温的影响:洋流使低纬度的热量向高纬度传输,特别是暖流的贡献。暖流经过的大陆沿海气温高,寒流经过的大陆沿海气温低。
对降水和雾的影响:暖流上空有热量和水汽向上输送,使得气层结构不稳定、空气湿度增大而易产生降水。而寒流产生逆温,气层结构稳定,水汽不易向上输送,蒸发又弱,下层相对湿度有时虽然很大,但只能成雾,不能成雨。陆风在白天流到寒流表面形成平流雾(即为海陆风雾);在寒暖流交汇处,风自暖流表面吹至寒流表面形成平流雾(即为海雾)。
三、对生物圈的影响
洋流的重要性:
1.将多个不同洋域的热能传送至不同洋区(热能上的平衡);
2.将多个不同洋域的养分送往不同的洋区;
3.将多个不同洋域含氧量不同的海水送往不同洋区。
因此,洋流在地球的生物圈和物理环境上起了重要而积极的平衡和带动作用,对生物的存活有积极帮助。
第四节
温室效应与厄尔尼诺
一、温室效应
(一)概念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即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地球大气具有温室一样的保温作用。据观测,地面辐射的75%~95%都被贴近地面的大气所吸收,使近地面大气增温。近地面大气又以辐射、对流等方式,把热量传递给高一层大气。这样一层一层地向上传递,从而使地面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保存在大气中,散失到宇宙空间去的热量很少。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的温度比地面还低,所以大气辐射也是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的一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向下射到地面。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方向刚好与地面辐射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又把热量还给地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了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变化比较缓和。天空有云,特别是浓密的低云,逆辐射更强。所以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二氧化碳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并生成碳酸。液态二氧化碳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而凝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二氧化碳被认为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
(二)影响
1.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2.海平面上升;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5.全球气温变暖;6.威胁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生存。
(三)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增强紧密相连
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太平洋赤道附近自东向西的赤道暖流势力增强,造成了太平洋东侧海水异常偏冷,太平洋东岸海水异常偏热,从而严重影响了太平洋自东向西的季风,增强了厄尔尼诺现象。
(四)应对措施
1.禁用氟氯碳化物;2.保护森林;3.开发利用新能源;4.节能减排;5.开发替代能源。
(五)哥本哈根会议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由于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将导致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也因为这个原因,本次会议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第五节
臭氧空洞与气象灾害
一、臭氧与臭氧层
(一)臭氧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
臭氧的产生及作用
臭氧是经过光化学作用自然地产生于地球的平流层或地表上。受到雷击闪电时的高能量电荷或太阳光中的短波紫外线冲击时会产生臭氧,在海滨、森林地带会有较多臭氧存在。
臭氧可用于净化空气,漂白饮用水,杀菌,处理工业废物和作为漂白剂。它存在于水中时,可与多数的有机物急速而强力地发生化学反应,除去水中化合物,或讨人厌恶的味道、臭气、颜色等,并发挥强力的杀菌效果。
夏季,由于工业和汽车废气的影响,尤其在大城市周围农村地区,地表臭氧会形成和聚集。地表臭氧对人体,尤其是对眼睛、呼吸道等有侵蚀和损害作用,地表臭氧也对农作物或森林有害。
经典真题
夏日雷雨过后,人们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其主要原因是( )。(单选)
A。雷雨过后,空气湿度增加
B。雷雨过程中气温快速下降
C。雷雨过程中雷电导致空气中的臭氧分子增加
D。雷雨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随雨水降落到地面
【答案】C。
(二)臭氧层的位置及作用
自然界中的臭氧,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0千米~50千米的大气中,称为臭氧层。
经典真题
臭氧被称为地球生物圈的“保护伞”,缺少了这把“保护伞”,地球上一切生命的产生、延续都将是不可能的。以下有关大气臭氧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
A。能大量反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所以那里气温低
B。能散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地球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辐射之苦
C。是大气中存在臭氧的唯一场所,所以我们应善加保护
D。吸收大量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
【答案】D。
第二章
陆地
第一节
地壳结构与地质作用
二、地质作用
由自然动力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的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它们使大气、水和生物等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地壳自形成以来,就是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根据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是其各个部分不断发生着水平方向的相对运动。大西洋就是地壳的水平移动造成的,现在仍在不断扩大中。其次是升降运动,这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的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凹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第二节
中国的地势、地形和气候
一、中国的地势
(一)特点
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二)三级阶梯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
经典真题
在我国以下山脉中,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差异最显著的是( )。(单选)
A。天山 B。南岭 C。阴山 D。秦岭
【答案】D。
第三节
地震与地震带
一、地震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地震按其成因主要有两种: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其中构造地震影响最大,这类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应力引起构造变动而发生的地震。所谓地球内部应力,即指存在于地壳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它包括由地热、重力、地球自转速度及其他因素产生的应力。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强烈地震发生时,地面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地震波的冲击造成的。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首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这时在震中的人们会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传来,又变成前后、左右摇晃。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来表示。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
震级是根据地震仪所记录的地震波计算的。一般来说,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称为微震;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称为破坏性地震。
同一次地震在不同地区所造成的破坏程度是不相同的。某一地区地面所受的影响和破坏强度,用地震烈度来表示。地震烈度的大小同震级、震中距离远近等有直接关系。在一般情况下,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在同一次地震中,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离震中越远,烈度越小。同时,烈度大小也和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关。在距震中一样远的地方,有时烈度相差很大。
第四节
板块构造、海峡、运河及南极
三、世界著名运河
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用以通航、灌溉、供水或导流,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巴拿马运河位于美洲巴拿马共和国的中部,它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运要道。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千米。整个运河的水位高出两大洋26米,设有6座船闸。船舶通过运河一般需要9个小时,可以通航76000吨级的轮船。巴拿马运河通航以来,美国一直控制着运河航行等各个环节。1999年12月31日美国将运河的主权交还巴拿马。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是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主要国际海运航道,连接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它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之一。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9公里;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公里;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12000公里,它是一条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海运航道,每年承担着全世界14%的海运贸易。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第五节
能源与资源
全国能源资源结构是以煤为主(75.2%),水力居次(22.4%),油气为辅(2.4%)。各地区呈现明显的差异。就省区而言,北方大多数省份以煤炭为主,而南方一些省份则以水力资源为主。在省内能源结构中水力比重在80%以上的有西藏、浙江、湖北、四川、福建,50%~80%的有广西、广东、青海、江西、湖南和云南。能源资源结构具有综合性特色的省份很少,但油气资源占相当比重(超过10%)的有黑龙江、山东、辽宁、吉林和京津冀。
一、能源和资源概述
(一)能源
能源是自然界提供的能量转化的物质,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能源与物质、能量是构成自然社会的基本要素。
能源的分类
1.按能源的来源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太阳能,它们除了太阳直接照射到地球的光和热外,常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生物质能、水能、海洋热能和风能等,都间接地来自太阳。第二类是来自地球自身的能源,其中一种是地球内部蕴藏着的地热能,常见的地下蒸汽、温泉、火山爆发的能量都属于地热能。另一种是地球上存在的铀、钍、锂等核燃料所蕴含的核能。第三类是太阳和月亮等星球对大海的引潮力所产生的巨大潮汐能。
2.按能源的基本形态分类,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二次能源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如电力、煤气、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等。一次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及生物质能)和非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
3.按能源性质分,有燃料型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泥炭、木材)和非燃料型能源(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
4.根据能源消耗后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可分为污染型能源和清洁型能源,污染型能源包括煤炭、石油等,清洁型能源包括水力、电力、太阳能、风能以及核能等。
5.根据能源使用的类型又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利用技术上成熟,使用比较普遍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中的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新近利用或正在着手开发的能源叫做新型能源。新型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氢能以及用于核能发电的核燃料等能源。
6.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凡是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在较短周期内再产生的能源称为可再生能源,反之称为非再生能源。风能、水能、海洋能、潮汐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非再生能源。地热能基本上是非再生能源,但从地球内部巨大的蕴藏量来看,又具有再生的性质。
(二)资源
资源是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地理中资源概念主要指自然资源,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
自然资源系统具有以下特点: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和规律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现实资源是有限的,但开发利用及转化的潜力是无限的);自然资源的多功能性;自然资源的系统性等。
第三章 空间地理
第一节
天体和天体系统
一、天体
在地球上,我们仰望苍穹,可以看到太阳、月球以及各式各样的星星,包括闪烁的恒星、明亮的行星和轮廓模糊的星云。有时候,我们还可以看到划破夜空的流星和拖着长尾的彗星。通过天文望远镜和其他空间探测手段,还可以观测到更多的恒星和星云,环绕行星公转的卫星,以及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星际物质。所有这些,通称天体,它们都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地球也是一个天体。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天空实验室等属于人造天体。
第二节
太阳和彗星
一、太阳概况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太阳的半径约为700000千米,是地球半径的109倍多。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太阳同所有的恒星一样,是由炽热的气体构成的,主要成分为氢和氦。它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小得多,是地球平均密度的1/4。太阳的质量相当于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太阳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8倍。
经典真题
在下列太阳系行星中,距太阳最近的是( )。(单选)
A。水星 B。地球
C。火星 D。土星
【答案】A。
第四章
地理文化
所谓的文化符号,是经过时间洗涤之后沉淀下来的精华,是某种意义和理念的载体,这种理念和意义是通过一系列外在特征表现出来的。
美国《新闻周刊》曾评选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2大文化国家以及这12个国家文化的二十大形象符号,中国文化居世界第二位。
美国文化:
华尔街、好莱坞、麦当劳、NBA、可口可乐、迪斯尼、硅谷、哈佛大学、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白宫、沃尔玛。(百老汇、希尔顿、万宝路、感恩节、超人、橄榄球、爵士乐、星巴克)
中国文化:
汉语、北京故宫、长城、苏州园林、孔子、道教、孙子兵法、兵马俑、莫高窟、唐帝国、丝绸、瓷器、京剧、少林寺、功夫、西游记、天坛、毛主席、针灸、中国烹饪。
英国文化:
英语、大英博物馆、巨石阵、牛津大学、达尔文、牛顿、莎士比亚、甲壳虫乐队、劳斯莱斯、哈利波特、丘吉尔、BBC。(白金汉宫、威斯敏斯特宫、格林威治天文台、英联邦、绅士风度、维多利亚女皇、芝华士、贝克汉姆)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