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家公务员申论教材:时政热点预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5日 16:04   中公教育微博

第八章  时政热点预测

第一节  经济类热点预测

  一、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一)热点链接

  近期国内资源性产品价格“涨”声一片,根据2010年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成品油调价方案,汽油价格上调310元/吨,柴油价格上调300元/吨。2010年12月22日北京地区93号汽油价格由6.92元/升涨至7.17元/升,首次突破7元关口。97号汽油则达到7.63元/升。

  2009年,全国遭受了大范围的大雪低温天气,“气荒”、“电荒”、“煤荒”集中爆发,将我国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再度推上了前台。数据显示:自2008年11月份至2009年1月底,这一用气高峰期间,杭州缺气30万立方米,西安缺气60万立方米,武汉缺气70万立方米,川渝缺气80万立方米,北京缺气1000万立方米,而全国则超过3200万立方米。

  (二)政策理论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三)问题阐述

  1.我国资源性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相对滞后,制约了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

  2.受体制因素的制约,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化程度不高,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缺乏对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3.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构成不合理,许多资源性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没有体现在价格中,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

  4.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价格明显偏低。

  (四)解决方案

  1.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使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能够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合理制定资源性产品价格政策。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与合理开发的价格约束机制和补偿机制,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推进节约型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

  3.健全资源要素市场体系。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分割和行业垄断,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资源在不同行业、部门、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形成全方位的竞争格局。

  4.加强政府监管。在改进政府对资源价格和市场准入等经济性监管的同时,加强对环境、安全等社会性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水平。建立健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监管。

  5.加强宣传引导。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广泛宣传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宣传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重点、步骤和方法,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价格改革。

  (五)命题角度

  1.解决能源荒角度。考生主要从我国当前能源现状和建设节约型社会角度思考。

  2.如何推进能源价格改革角度。资源性产品种类繁多,情况复杂,而且很多都关乎群众的日常生活,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科学定价。

  二、城镇化

  (一)热点链接

  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为6.07亿人,城镇化水平为45.68%,比解放初期提高了3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95个百分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张勤介绍,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城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城镇密集地区逐步形成。但同时也表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耕地、淡水、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劳动力素质偏低,各种矛盾相互交织。今后,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二)政策理论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镇集聚,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

  (三)问题阐述

  1.城镇化建设存在导向偏差、财权事权不对称的问题。

  2.基础设施水平发展滞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偏低,城镇化发展比较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3.各城市发展缺乏协调性,即重复建设、结构趋同、城际竞争、行政分割导致市场分割等。

  4.城镇化的发展偏重于大城市、特大和超大城市的发展,忽视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缺乏活力。

  5.城乡二元结构尚未解决,城乡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在城镇化过程中,未能完成农村人口的彻底转变,大量农民工进城却不能落户定居,建设城市却不能享受城市福利,不能享受市民待遇。

  (四)解决方案

  1.各级政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努力实施好城镇化发展战略。国家要积极推进财税、金融等领域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使城镇化建设获得更多资金支持,提高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2.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不断发展壮大城镇优势产业,加强产业集群建设,拉动城镇经济增长。大城市要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文化创意内容产业;中小城市和城镇则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服务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发挥城乡经济发展与交流的纽带作用;国家尽快出台扶持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度,以增强小城镇的内生动力,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共同构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适应全球化挑战的城镇化体系。

  3.城市群的发展应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发展城市区(带、圈)和城市群的方式来整合城乡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完善我国的城镇发展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探索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4.实行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模式。因地制宜,从各地不同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功能性布局。中部地区加强对中等城市发展的扶持力度;西部欠发达地区需要进一步发展或改善大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与状况,来增强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

  5.国家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产权制度,创造条件使更多的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五)命题角度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衡量城镇化水平不仅要考查大中小城市城镇化程度及相互联系程度,最主要的还要考查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方面发展的协调程度。因此,可以从以下角度命题:

  1.城镇化建设角度,尤其是硬件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城镇之间的联系程度、市政功用设施服务能力和供给能力建设、投资规模、城乡规划等方面。

  2.经济发展结构、城镇化发展与环境的协调程度。这主要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

  三、民营企业发展

  (一)热点链接

  2009年9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针对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帮助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缓解其融资困境,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推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市场,改进对中小企业的服务等方式,政府积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政策理论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一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二是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支持政策。三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

  (三)原因分析

  1.民营企业管理松散,没有高效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人员管理和财会管理没有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者的水平较多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对经营管理缺乏科学系统的了解。

  2.出口退税率较低,出口退税率下调使出口型企业税费负担较重,原有税收优惠政策暴露出目标偏低、税收优惠措施和手段缺乏多样性等问题。

  3.政府治污投入不够,多渠道治污机制尚未建立,治理成本过高,大多数民营企业仍是“大量开采、大量制造、大量污染、大量处理”的模式。

  4.贷款费用高,手续繁杂,缺少服务于民营企业的银行信贷体系。同时,民间资本难以发挥作用。

  5.民营企业大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弱,产品质量差,附加值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解决方案

  1.降低创业门槛,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降低企业注册资本要求,放宽部分高科技产业的知识产权投资比例限制。全面清理现有企业注册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凡国家法律法规无明确规定的前置审批事项应坚决取消。

  2.加快金融改革,拓宽金融渠道。通过兼并重组、注入优质资产等方式,增强中小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的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开拓中小民营企业信贷市场,建立一套适合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简便、快捷、高效的信贷管理制度;鼓励民间资本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更宽广的渠道。

  3.加大科技支持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做好科技招商、引资、引技、引智工作,建立项目跟踪服务体系,为中小民营企业开展配套服务;加强为中小民营企业科技服务的工作,使其得到技术支撑和资金支持;加强中小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创新能力。

  4.严格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中小民营企业应获得的税收优惠政策,要及时落实到位;规范统一所得税税基,使所有类型的企业执行统一的税收标准,提供公平的税收环境。

  5.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健全高效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按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人员管理和财会管理工作,加强管理者的管理培训,掌握系统科学的管理知识。

  (五)命题角度

  结合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查:

  1.民营企业发展困境角度。这一角度主要是从企业发展方向思考,包括融资、发展环境、财税体制等方面。

  2.改善民生角度。民营企业对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考生可以从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思考。

  四、区域经济发展

  (一)热点链接

  2008年奥运前夕,国内首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2009年12月26日,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正式开通运营。时隔仅一个多月,郑西高铁亦扬帆启航。

  未来,“四纵四横”的高铁路网会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的空间距离缩短,同时也把“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株潭城市群”以及“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关中城镇群”纳入一张大网,实现城市群之间的连接,促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经济带的效应将显著增强。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重大的区域经济政策,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高铁时代的到来,对拉动区域经济、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更具意义。

  (二)政策理论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问题阐述

  1.东南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发生冲突,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实。

  2.广大中西部地区,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经济发展潜力不足。

  3.地方割据现象仍比较严重,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并未突破区域发展瓶颈的桎梏,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和传导机制还未形成,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

  4.“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将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作为促使本地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最优选择,影响可持续发展。

  (四)原因分析

  1.改革开放以来,政策、资金向东南沿海地区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优越,使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

  2.加速扩大的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

  3.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

  4.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产业结构落后,缺乏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人才缺乏,科研经费不足,使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五)解决方案

  1.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制定适当、平衡的区域经济政策,促进东、中、西部平衡发展。

  2.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打破部门、地域界限,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联合起来,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3.发挥本地优势,突出特色。综合考虑中西部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落后经济区域的内部积极因素,发挥本地优势,发展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避免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4.加强东、中、西部企业合作,加强资金、技术、经营管理、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沟通与协调,帮助中西部地区培育成熟的吸引优秀人才、资金和技术的机制,加快中西部工业化进程,取得双赢效果。

  (六)命题角度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区域之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命题角度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等宏观角度考查。

  2.就西部大开发或者中部崛起等某一具体战略,结合当地实际进行考查。

  五、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一)热点链接

  我国水力、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均实现了高速增长,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连续三年翻番,总装机容量已位列世界第四;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实现了高速增长,太阳能发电总量位居世界首位。此外,对传统化石燃料的清洁利用也被纳入新能源产业。根据中国科学院2010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到2050年,中国使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有望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45%。

  (二)政策理论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加快新能源开发,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完善油气管网,扩大油气战略储备。”

  (三)问题阐述

  1.资源有限。我国常规能源探明技术可开发资源总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0%,我国煤炭剩余可采量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采量极其有限,能源供应安全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2.结构失衡。能源消耗品种过分依赖煤炭,消费主体偏重于工业。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结构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依赖煤炭,新能源比重过低,工业用能消费比重过大。

  3.使用低效。我国的能源系统效率为33.4%,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

  4.污染严重。我国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结构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相当于GDP的2%~3%。

  5.技术落后,缺乏核心技术。造成能源结构失衡和新能源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能源技术落后。

  6.缺乏行之有效、体系完整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一大“软肋”。

  (四)解决方案

  1.从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高度来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政策,创造市场需求和引导全社会重视,用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2.设立新能源专项发展基金,用于保障财政补贴、研发投入等可再生能源政策的落实;倡导绿色消费,宣传绿色观念,培养绿色能源消费意识,营造绿色能源消费的社会氛围;实行有保有压政策,通过对污染型的化石能源的抑制来促进绿色新能源产业的大发展。

  3.加强行政管理和协调,统筹能源产业规划的制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实施,改变管理问题上的部门分割和认识上的缺位,充分发挥政府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服务职能。

  4.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体系完整的产业导向政策和激励约束机制,促进我国绿色经济的健康发展,引导新能源创业与消费。

  5.政府要积极引导新能源的技术开发,加大在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大力加强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鼓励企业建立新能源人才培养机制,支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技术,推进新能源设备的国产化。

  (五)命题角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此,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投资的重要领域。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复习:

  1.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战略新兴产业角度。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困境,探索国内外产业发展方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加快新能源产业技术开放和优化发展布局,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

  2.从培育新能源产业,关键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角度。保证我国经济独立,最主要的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考生可以从增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角度入手。

  六、城市病

  (一)热点链接

  “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表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使人地矛盾更尖锐。具体表现为,人口激增、用水用电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以及由上述问题引起的城市人群身心不健康问题。而这些问题和矛盾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加剧了城市政府的负担,使城市政府陷入了两难困境。

  (二)政策理论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

  (三)问题阐述

  1.结构雷同,特色不明显,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定位的模糊性直接侵蚀了不同城市的比较优势。

  2.城镇体系不健全,协同效应不足,城市化发展战略表现出明显的短期化特征。

  3.强调行政催化作用,缺乏产业支撑,使得城市后续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城市服务能力的提升滞后。

  4.重视外延拓展,忽视内在功能完善,令人担忧的卫生状况和食品安全、日益恶化的治安、脆弱的环保等“城市病”困扰着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的后续发展陷入十分不利的境地。

  (四)原因分析

  1.受制于不同时期政治和经济环境的需要,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更多地是出于解决特定矛盾的权宜之计,缺乏整体性和前瞻性,都是从静态和孤立的视角谋划城市的发展。

  2.我国城市化历程较大程度上背离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这一规律,行政力量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缺乏核心主导产业的支撑也使城市后续发展动力严重不足,致使城市服务能力的提升滞后。

  3.“摊大饼式”小城镇发展战略的推行以及大中城市新城区热和广场、步行街等标志性建筑热愈演愈烈,导致城市功能的完善严重滞后,城市文明的积淀严重不足。

  (五)解决方案

  1.宏观: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要完善城市群内基础设施建设,以高速铁路的建设为契机,逐渐缩短大城市和中小城镇之间距离,因地制宜。

  坚持资源禀赋的基本规律,坚持城市群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建成以城市群为载体,第二、三产业链条比较健全的产业体系,同时要以完善城市化布局为契机,解决城镇体系不健全、协同效应不足问题。

  2.微观: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的分离和产业的转移是城市群发展的最终动力,政府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区域网络化产业链条。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引导一些支柱性产业体系链上的大、中型企业在中、小城镇落户,鼓励战略新兴产业在大城市和中小城镇双轨化发展。

  (六)命题角度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因经济发展等多种原因造成严重的城市化问题,被统称为“城市病”。完善城市化布局与形态是预防和治理城市病的重要内容。完善城市化布局与形态,不仅包括交通、供电、排水等关于民生方面的问题,还包括产业布局、城镇合理发展等。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问题的全面性。既要从微观方面关注城市功能的完善和事关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从宏观方面关注推进大中小城镇的发展、产业布局等问题。

  七、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一)热点链接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尤其是遇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农业稳住了,应对其他困难就有了基础。”这是温家宝总理2009年以来在湖南、湖北、西安等地考察时多次强调过的观点。对此,一些地方政府开始探索农村发展新机制,贵州平坝县将“三农”摆在突出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平坝县优质米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大力推进优质米产业化进程;《平坝县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着力打造“黔中菜都”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平坝县关于大力发展茶产业的意见》,切实将茶产业做成平坝的优势产业;《平坝县关于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确保提高优质畜禽的出栏率及商品率,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力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政策理论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三)问题阐述

  1.基础设施与保障制度建设问题,城乡基础设施与保障制度建设差距巨大,乡村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成为农村发展的基础性障碍。

  2.劳动力就业和农民收入问题,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大,富余劳动力过多,农民增收困难。

  3.农业投资、融资和保险问题,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缺乏投融资动力和保险保障,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农村产权制度建设问题,农村耕地等资产产权不清晰,流转等机制不健全,配套政策不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建设是农村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5.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问题,农村公共服务严重不足,上学难、行路难等民生问题十分突出。

  6.农村政权建设和民主管理问题,农村上层建筑建设严重滞后,农村建设缺乏农村政权建设和民主管理等政治保障。

  (四)原因分析

  1.由于城乡二元体制,政府公共财政投入重点投向城市,而农村则靠自身投入,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

  2.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化水平低,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基础素质不高,就业技能差。

  3.政府扶持政策力度不够,并且难以到位,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不适应现代融资需求,农业政策性和商业性保险尚未建立。

  4.政府忽视对农村产权制度建设的关注,推进相关机制体制建设步伐缓慢,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5.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的制约,实行不同的公共服务制度,政府将公共服务建设的重点投向城市,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财税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6.农村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机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广大农民主体自觉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无法发挥创造性和能动性。

  (五)解决方案

  1.实施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功能、居民社会保障和小城镇建设,以城镇带动乡村,以工业促进农业,城镇与乡村互动协调发展。

  2.打破小农经济的“小而全”和小规模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产业规划、合理布局龙头企业、建立和规范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实现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3.通过完善适应“三农”发展特点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挥各种农村金融服务的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健全和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网络。

  4.坚持责、权、利的有机统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快推进农村生产生活资料和基础设施产权制度建设,促进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5.建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加大对县及县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农村就业服务体系等相关农村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农村发展。

  6.通过完善法律、转变政府职能、放权于民等方式,推进农村政权和民主管理建设,为农村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六)命题角度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我国就如何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很多尝试,也取得了重大成就,进一步推进了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巩固。考生可以从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等角度深入了解和分析。

  八、中小企业“用工荒”

  (一)热点链接

  2010年,我国沿海地区相继出现严重的缺工现象。其中,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城市缺工超过200万人,为此企业主不得不打出加薪的招牌,解决企业开工不足的困境。与往年不同的是长三角,像安徽、河南、湖北这样的传统劳务输出地区,也开始出现农民工紧缺现象,“用工荒”正成为全国性的问题。

  (二)政策理论

  2009年9月19日,国务院通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提到“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问题阐述

  中小企业“用工荒”从表面上是金融危机复苏后,经济开始走出低谷,企业逐步走出困境,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增。其实,背后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值得关注。

  1.中国制造模式的危机。高消耗、高污染、低劳动力价格的模式不可长久,难以适应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

  2.“农民工二代”观念和心理预期发生了重大变化。掌握技术的“农民工二代”对薪水的心理预期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愿望远远超过上一代。

  3.我国人才培养模式遇到瓶颈。我国大学生毕业生更多求职倾向是做“管理者”和“研究者”,而中小企业的需求主要是专业技能型人才,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与中小企业“用工荒”的现象。

  4.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模式遇到挑战。在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者的待遇、职业规划、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缺陷影响了劳动者自身发展和对未来的预期。

  (四)解决方案

  1.要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农民工”的概念。必须转变用人观念,更好地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2.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调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新审视“中国制造”发展模式。降低能耗,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中小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

  3.政府应尊重劳动力市场发展规律,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的引导。

  4.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工二代”融入城市或城镇。

  5.解决“用工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合作,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模式。

  (五)命题角度

  “用工荒”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就业人群,特别是农民工等弱势群体要加强自身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因此,考生可以从三个角度着手复习:

  1.中小企业如何更人性化地对待员工角度。中小企业在劳动环境、福利待遇、人性化管理等方面存在众多问题,导致劳资关系紧张,出现用工荒问题。

  2.劳动者加强自身劳动技能方面。随着我国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亟需劳动者提高自身技能,适应国家和自身发展需要。

  3.中小企业如何推进自身转型,不断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和要求,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角度。

  九、房地产市场

  (一)热点链接

  央企“地王”不断涌现,2010年两会结束后的第一天,在各界对高房价的一片讨伐声中,北京土地市场又涌现出新的“地王”。当天,北京一日成交6块土地,总金额达143.5亿。三个“地王”全部为“央企制造”,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烟草总公司这样的非房地产主业央企也杀入地产领域。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只能说明房地产行业的利润太可观了,在高房价的推动下,房地产行业的“吸血功能”再度强化。

  (二)政策理论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一是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三是抑制投机性购房。四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土地收入管理使用办法,抑制土地价格过快上涨。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三)问题阐述

  1.房价上涨过快,价格泡沫增多。

  2.土地管理弊端突出,腐败与暴利蔓延不止。

  3.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实施不力。

  (四)原因分析

  1.居民的房价收入比例严重倒挂,已经严重越过警戒线,使一些市民陷入“买房难”的困境之中。

  2.政府土地管理严重缺位,一些开发商有意推迟土地开发,试图从土地增值中获益,土地闲置的背后,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直接导致楼市供应阶段性不足、房价持续上扬。

  3.现有保障体系的多轨性,导致经济适用房“富人化”、“特权化”;现有保障体系的保障性与市场性没能良好对接,在客观上必然导致对房地产市场的干扰;保障性住房限定条件多,操作环节多,建造和购买程序复杂。

  (五)解决方案

  1.继续加强市场秩序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各类市场主体行为、完善房屋权属管理制度。要严肃查处房地产交易环节以及经营管理中的各项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房地产开发全过程监管,尤其要强化预售资金监管,防范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

  2.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和分析,加快推进信息系统的扩面和需求分析、数据采集、标准制定等基础工作,逐步完善以季报为主的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体系,及时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走势。全面推进“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系统”项目建设。继续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市场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3.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修订工作,抓紧制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的修订。

  4.探索建立舆论引导机制。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的信息公开发布制度,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以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鼓励住房合理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为基调,大力宣传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及其成效,着力稳定市场信心。

  (六)命题角度

  住房是居民生活必需品,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住房问题已是最炙手可热的话题。考生在了解房地产市场现状时,要深入分析,深究住房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国家出台的调控房市的政策。

  1.从住房问题与改善民生角度出题。住房问题是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因此,若考查如何改善民生,则住房问题就是一个主要考查方向,可以从保障性安居工程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方向思考。

  2.政府角度。可以从完善政府职能、出台政策法规、打击投机行为、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等方面考虑。

  十、工会

  (一)热点链接

  据中华全国总工会2010年上半年的统计,全国基层工会组织已累计达到184万5000个;全国工会会员总数达到2亿2600万人,占全中国务工人员总数的71.5%。中华全国总工会毫无争议地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工会组织。

  (二)政策理论

  2008年10月17日,中国工会十五大召开。《中国工会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国工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继承优良传统,致力改革创新,旗帜鲜明支持改革开放,全力以赴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三)问题阐述

  1.工会组织建设方面。一是工会组建率比较低,工会组织断线,会员流失;二是工会自身建设不规范,不符合法律规定,企业工会机构不健全,工会作用难发挥,职责难履行。

  2.工会干部队伍方面。一是工会干部兼职化问题,工会专职干部大幅度减少,工会干部兼职化倾向比较严重,影响了工会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工会干部待遇偏低,严重影响工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工会干部整体素质偏低,知识结构单一,与企业工会承担的繁重任务不相适应。

  3.工会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部分企业不依法向工会拨缴经费等现象经常发生,影响了工会工作的开展。

  4.有些工会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存在机关化、行政化倾向,妨碍了企业工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影响了企业工会工作的开展。

  (四)原因分析

  1.有些企业在改革改制中随便撤销、合并工会;工会产生和选举背离员工意愿,不按规定操作,违反法律规定,程序不合法。

  2.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减少或者取消了工会专职干部的编制,工会专职干部大幅度减少;一些企业不执行国家对企业工会干部待遇的明确规定,使工会干部感到低人一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会干部的积极性。

  3.企业行政方面忽视工会的作用和发展,少拨甚至禁拨工作经费,对工会的设施等资源无端占用。

  4.工会领导机关忽视工会的组织原则,定位不明晰、不准确,对企业工会的领导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

  (五)解决方案

  1.加快工会的组建步伐,不断创新建会途径和方法,完善企业内部工会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机构、工作制度、民主制度等;发挥企业工会在推动企业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凝聚力,充分体现企业工会的价值。

  2.严格按照《工会法》等法律规定,在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置一定数量的专职干部,上级工会应当给予协调、帮助;企业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依法落实工会干部待遇,解决工会干部的待遇问题;要求各级工会必须重视和加强企业工会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会干部的工作能力,为企业工会工作提供人才支持。

  3.运用灵活、开放的方式做好企业工会经费收缴工作,加强对企业工会经费的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完善各种激励约束机制,保证工会经费需要;上级工会应实行财力、物力向企业工会倾斜的政策,为企业工会工作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4.加强企业工会工作,增强企业工会活力,依靠企业工会会员的智慧,充分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会领导机关要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工作重点放到企业工会,全心全意为企业工会服务。

  (六)命题角度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转型期,特别是新一代农民工的崛起,对工会组织的要求陡然提升。如何发挥工会的职能,如何在发生劳资矛盾时维护职工权益,协调劳资关系,已经成为工会组织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富士康职工跳楼事件、南海本田罢工事件都对工会组织职能的发挥亮起了红灯。本热点主要考查的角度包括:

  1.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角度。我国进入矛盾凸显期,劳资关系恶化,劳动者处在不利地位,这要求工会要充分发挥职能,维护劳动者权益。

  2.改善工会外部发展环境的角度。我国工会组织还处在起步阶段,束缚其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较多,因此,结合工会目前实际,从制度、法律、地位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

第二节  政治类热点预测

  一、信息公开与政府公信力

  (一)热点链接

  2009年11月把114个部门300亿财政预算案公开上网的广州财政局,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一天4万多的点击率更是把网站点到瘫痪。作为纳税人的公民似乎第一次切实感受到监督政府费税用途的权利。之后北京、云南等省市也一改审慎态度,逐步让预算报告告别保密状态。

  (二)政策理论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问题阐述

  1.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瞒报、误报、漏报情况严重。

  政府有关部门工作效率低下,各项措施不到位,会导致政府权威的被质疑和政府公信力的缺失,政府不能够准确、及时地进行信息公开,瞒报、误报、漏报的情况只能造成进一步的失信。瞒报、误报、漏报的情况,会造成公众恐慌,谣言四起,政府对局面失控。

  2.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错误引导舆论。

  政府错误的信息公开,错误地引导舆论,新闻舆论以政府的思路为基调,不仅没有成为公众了解事实真相的有利载体,反而成为政府信息错误公开的帮凶。政府不能在人们最需要了解事实真相时公开信息,反而借助媒体欺骗公众,公众自然对政府信用持怀疑、敌视态度,对政府开展行政工作加大了难度。

  3.政府信息公开不及时。

  大部分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都不能做到及时更新、实时更新、事事更新,这本身与自身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的意愿相违背。公众需要了解最新、最及时的政府信息,不及时公开政府信息也必然与公众所要求保护的知情权相背离。政府不能第一时间发布事件的信息,传言、谣言便会通过各种渠道蔓延,更有甚者被有不法企图的破坏分子利用,造成社会局面混乱,这都是对政府信用的挑战。

  (四)原因分析

  1.“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没有摆脱传统的政府管理理念,仍受权力本位、官大于民的传统观念的支配,未能真正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漠视公众的知情权,对于很多应该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在意或刻意隐瞒;法治意识、规则意识、依法行政的意识淡漠,严重阻碍了政府信息公开,直接造成了“民失位”的结果。

  2.传统政府管理理念依然存在。

  由于信息保密对掩盖管理过失和决策失误以及保留特权等有着强大的激励效果,公开行政会受到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本能与非本能的抵制和阻碍。政府在处理政府信息过程中,特别是在处理可能影响政府形象的重大问题上往往选择“报喜不报忧”、“报功不报过”,在公众心理造成了一种“不可信政府”、“保密政府”的形象。

  3.信息公开监督缺乏力度。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信息的公开与否完全由政府说了算,在这种行政自由裁量的任意性情况下,公众很难通过申请获得所需的信息。造成政府公开的信息主要停留在法律、法规和办事程序、执法守则等一般性的信息层面,而对群众最关心、最希望知道的内容很少涉及,尤其是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要害”问题往往不公开;“公开”途径狭窄,只是在形式上履行公开的程序。

  4.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不完善。

  我国在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及民众的信息需求。在信息公开主体方面,赋予各级政府自由决定的权力,导致责任追究主体的缺失;在公开内容方面,没有明确的信息公开范围,笼统模糊的表述为政府部门的寻租行为所利用;在监督保障方面,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及监察机关来监督政府的信息公开,政府各部门之间具有利害关系,容易导致监察失效,对于政府的信息不公开行为,民众缺乏相应的制约及保障机制。

  (五)解决方案

  1.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发布、考评、惩戒机制。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从源头确定发布责任、明确公开内容、确定畅通渠道、规范信息公开的相对人,并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进行分析考评,明确奖惩。

  2.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体系。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通过法律保障确立的,其中宪法是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基础,《政府信息公开法》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专项法律,其他法律是配套法律。建立完善配套的政府信息法律制度,对政府信息公开进程、加速政府公信力建设必将起到推动作用。

  3.建立完整的社会监督机制。建立完整的社会监督机制将是加速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强大力量支持。一方面,赋予第三方机构更大的权力,加强第三方机构对政府信息处理的监督力度;另一方面,鼓励政府在处理政府信息时采取听证、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等制度增加政府信息透明度。

  4.加强政府公务人员的道德素质培养,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正确的政府信息公开理念,转变政府服务职能将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进步、政府公信力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一方面,转变执政理念,树立正确的政府信息公开观念,实现由“官本位”思想、“权本位”思想向“民本位”思想的转变;另一方面,推行电子政务,加强政府公务人员民主施政、阳光行政的执政理念。

  (六)命题角度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政府加强自身建设的主要改革方向,特别是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快速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对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1.从改进政府工作方法和态度角度。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结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现状,从官员观念、公仆意识和群众意识,以及公布政府信息方法和渠道等方面进行论述。

  2.从完善制度建设角度。政府信息公开需要一整套的制度加以保证。因此,考生可以从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影响和解决措施这一脉络深入思考,探寻材料考查方向。

  二、财税体制改革

  (一)热点链接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经济学家周天勇教授指出,“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中国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第二次改革的重点。它既涉及经济体制和机制,又与政治体制有关。而未来许多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一个前提。然而,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又是一项艰难的改革,因为它关系到每个居民、各个阶层、党政及行政性事业机构等各个方面的利益。可以确定地说,没有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就没有中国改革的未来,中国也很难建设成一个公平、正义、善治的现代国家。”

  (二)政策理论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健全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全面编制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增强财政预算的透明度。继续做好增值税转型工作。推进资源税改革。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制度。”

  (三)问题阐述

  1.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2.基层财政困难、地区间财政能力差距日趋扩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3.经济运行多方面的失衡,刺激消费及创业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税收公平收入分配和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发挥不够,企业所得税税制存在问题。

  4.地方预算外收费进一步积聚膨胀,财政上不当作为,财政制度上存在漏洞,特别是财政支出管理失控、资金浪费严重。

  5.我国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

  (四)原因分析

  1.国家财政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的缺位,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2.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着财力上移、事权下移和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问题。

  3.税外收费过多,大口径的宏观税负过高,国民收入分配失衡,税收公平收入分配的功能不足。

  4.政府收支行为离公共财政的法治化、规范化要求相去甚远。

  (五)解决方案

  1.在科学界定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相应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贯彻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原则,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2.要在减少政府级次和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适当下放税权、完善地方税体系并加大财政纵向转移支付力度,健全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贯彻公共财政的纵向公平原则,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3.按照收入划分适度集权、政府支出适度分权的原则,完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逐步缩小区域间财力差距,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贯彻公共财政的横向公平原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公共预算,规范政府收支行为,贯彻公共财政的法治性、规范化原则。

  5.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结构、税收制度,实行规范的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有效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扩大社会就业,实现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六)命题角度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对建设公共财政、增强财政预算的透明度、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和要求。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考生可以从我国目前财税体制现状、影响、解决对策角度进行分析,深刻认识改革财税体制的意义;也可以从调节国民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角度进行思考。

  三、服务型政府

  (一)热点链接

  一个题为《我见过的最幽默又是最认真的官方网站》的帖子向网民推荐了这样一个网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管理局网站的留言咨询栏目,问题各式各样,有的甚至稀奇古怪,但是管理员有问必答,“这些回答幽默风趣,通俗易懂,没有官腔”。于是,“最幽默最认真”官方网站走红网络,“爆棚”的访问量导致该网站目前处于瘫痪状态。

  点击广西公路管理局网站发现,“最幽默最认真”官方网站的栏目设置、页面风格等与一般政府网站并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在该网站“留言咨询”板块,网友留言和网站管理员的“对话”却与众不同。

  (二)政策理论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三)问题阐述

  1.职能转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

  2.一些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

  3.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

  4.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

  (四)解决方案

  1.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使整个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安定有序;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预防和化解矛盾;建立政府与各类社会组织分工协作的社会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新型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更好地履行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2.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均等化的原则,不断向社会全体成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着力优化公共服务的结构和布局,努力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

  3.要坚持依法行政。稳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进一步加强行政立法,提高行政立法水平;改善行政执法,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继续坚持各种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制度,确保公共行政权力的有效运行。

  4.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各项制度,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意识,打造廉洁政府;同时树立群众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坚决抵制官僚主义。

  (五)命题角度

  1.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角度。政府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体,如何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职能转变,是服务型政府建设成败的关键。

  2.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角度。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求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因此,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成为热点话题。

  3.政府信息公开角度。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公众对自身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要求更为强烈,对政府信息公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保证公众的权利,打造阳光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

  四、干部财产申报制度

  (一)热点链接

  2010年1月至4月,山东省检察系统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822人,其中涉案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大案525件,县处级干部36人,厅级干部3人;已经提起公诉459人,法院已作有罪判决594人,其速率和有罪判决率分别增加8%和39%。

  2010年1月至10月,南京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贪污贿赂案件98件110人,同比上升3.77%;渎职侵权案件21件27人,同比上升125%,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127.91万元。

  (二)政策理论

  2010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以下称《规定》),其中有“县处级副职以上(含县处级副职)的领导干部、大中型国企领导每年须上报个人财产及婚姻变化、配偶子女移民状况等。”此次新规定,在申报内容上首次提及有价证券、股票、基金等经济投资情况,房产投资情况一年一报;删除了“组织对报告保密”条款,增加了领导干部虚报瞒报可免职条款。

  (三)问题阐述

  1.制度的科学化水平不高,没有打破我国官员财产公示“申报不公开”的局面。主要停留在申报环节,公开或公示、监督和问责等几个后续环节却比较弱,缺乏公众的监督,其程度离公共信息还有很远距离。

  2.少数官员存在抵触情绪,惯于暗箱操作,以干部隐私权为由,规避外部监督。

  3.配套制度不完备,基础性条件还不够完善。金融的实名制、现金流通的管理、财产登记等制度不完善。

  4.干部财产申报制度立法不完善,没有对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形成有效的法律监管,缺失规范化和有序化。

  (四)解决方案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转变官员观念。通过廉政教育以及党的思想教育来帮助各级官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强化对《规定》的认同。

  2.要把制度设计纳入法律建设之中,推动官员财产申报的立法,促进官员财产申报的形成和执行,推动我国官员财产申报的规范化与有序化;推动官员财产申报的立法工作,提升其法律地位,增强其权威性、公开性、强制性和实效性。

  3.以信息公开推动财产申报制度建设,推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真正发挥实效,强化公开、监督和问责等后续环节,将官员的个人信息纳入公共信息范畴,实现公众对官员的监督。

  4.完善财产登记制、金融监管机制、个人信用系统、财产信息监管系统等制度建设,同时加强联合,强化制度的具体操作和执行力度,切实保障该项制度的实效。

  (五)命题角度

  《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昭示着党和政府建立廉洁政府、永葆党的先进性的伟大工程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也展现了党和政府推进廉政建设的决心和勇气。干部财产申报是一个缓慢推进的过程,目前还在摸索阶段。考生可以从建设廉洁政府、干部加强自律和完善制度建设等角度对干部财产申报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

  五、国家赔偿法

  (一)热点链接

  2010年4月30日,被同村人赵作海“杀害”10多年的河南省商丘市赵楼村村民赵振裳突然回家。此时,被判29年有期徒刑的赵作海已经服刑11年。经河南高级人民法院对赵作海一案的再审调查,认定赵作海故意杀人案为一起错案,并作出再审判决,宣告赵作海无罪释放,并安排好其出狱后的生活,启动国家赔偿程序,同时启动责任追究机制。

  (二)政策理论

  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的,依法应给予的赔偿。国家赔偿由侵权的国家机关履行赔偿义务。2010年4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该法对行政赔偿、刑事赔偿、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等作出规定。在赔偿范围、赔偿标准上取得重大进步,完善了赔偿程序,并对“精神损害抚慰金”作了明确规定。依据规定,该法将于2010年12月1日起实行。

  (三)意义作用

  1.国家赔偿法的实施反映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迫切需要。国家赔偿法不仅从总体上建立起国家赔偿制度,为依法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进行监督确立了法律程序,而且确立了以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为核心的基本原则以及各项具体制度,为把国家机关的公务行为限制于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国家赔偿法的实施充实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内容。国家赔偿法的实施,使我国的诉讼法律制度又获得了重大发展,建立起了一个崭新的诉讼制度——国家赔偿诉讼制度,使我国的诉讼法律制度在整体上更加趋于完善。

  3.国家赔偿法的实施促进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国家赔偿法的施行,使我国对公民权利的救济与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得到可靠的法律保障,使公民的民主意识增强,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提高,促进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4.国家赔偿法的实施,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培育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四)问题阐述

  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国家对于人身权、财产权受到严重损害的人,通过落实政策给予国家补偿。然而“落实政策”式的国家补偿形式不是法治化的国家赔偿制度,具有先天不足的缺点。

  首先,具有随意性,完全以领导人的认识和判断为标准;

  其次,具有非公平性,对同样的被害人,落实不落实政策、赔与不赔、赔多赔少,没有法定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使国民的权利意识日益增强,私人财富的积累、政府行政侵权行为的不时发生,却缺少法律的维护,使得国民维权的呼声越来越高。

  (五)解决方案

  1.贯彻和落实国家赔偿法,推进依法行政,是对行政权有错必纠原则的贯彻,是对行政问责的制度落实。用权受监督,权力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规范行使是法治的基本要求。国家赔偿法注重对公权力的监督与矫正,通过权责利相统一的体系架构使得行政问责制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充分保障好民众的合法权益。

  2.贯彻和落实国家赔偿法,关键是要通过事后补救的机制让国家机关尤其是执法机关认识到执法风险和行政风险;督促其有意识地依法行政,合理行政。这不仅是法治政府的重要目标,亦是法治国家的建设路径。

  3.通过贯彻和落实国家赔偿法的要求,乘势而上,掀起新一轮学习法律知识的高潮,加强对公务员队伍尤其是执法队伍的法制教育,并以此为契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执法队伍是法治的中坚力量,其法律水准的高低、法律素养的厚薄直接关系到法律能否被正确地理解,认真地贯彻,有效地落实。开展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依法治国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命题角度

  国家赔偿法的实施,是我国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对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赔偿法透露出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展现出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

  1.从执法风险和行政风险角度入手。国家赔偿法的颁布,对约束政府执法和行政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可以要求官员更好地履行权力,更好地维护群众权益,更好地推进以人为本政府的建设。

  2.从政府执政理念转变角度入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繁荣掩盖了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的大局,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标志着党和政府把目光集中到维护群众权益上来。

  六、扩权强县

  (一)热点链接

  按照“减放并举、能放都放、权责一致、提高效能、重心下移”的原则,广西作为改革试点省份,正在全面推进实施扩权强县改革。根据减放并举原则,凡是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和地方性法规作为设定依据的行政许可项目将一律取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自治区、设区市、县有管理权但对管理权未做明确划分的,将直接下放至县一级;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管理权属自治区、设区市的,将可以通过委托下放方式下放给县级行使。

  (二)政策理论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继续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推动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下放管理权限,合理设置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

  (三)问题阐述

  1.县级政府的经济权限太小,尤其是财权方面,社会投入权限和管理权限非常少,导致很多的资源和项目集中在城市,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2.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对全县发展和规划思路不清晰,还停留在喊空泛口号和一般号召上,“等、靠、要”的思想还比较严重。

  3.县域经济发展结构不合理、活力不足,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四)解决方案

  1.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调整县域经济发展格局,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增强县域活力,活跃县域经济。

  2.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稳步下放县级政府经济发展、社会投入和管理权限,促进资源和项目的合理安排。

  3.建立激励地方领导发展经济的体制机制,落实领导责任,增强领导干部责任心和积极性,摒弃“等、靠、要”被动思想,采取实际行动和有效措施,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五)命题角度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总体目标,重点在乡村。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了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实现乡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乡村居民收入,县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从命题方向看,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1.调整经济发展格局角度。县域经济发展要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机遇,发展符合本地区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摒弃发展老路子。

  2.从统筹中央和地方利益,增强地方积极性角度。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县级领导权限受限,无法很好发挥发展本地区经济的积极性,考生可以从县级领导权限受限的原因、造成的影响和解决方法方面考虑。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公务员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