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教你学会语句表达
◆ 本 章 导 读 ◆
公务员考试的语句表达部分侧重于对言语基础知识的考查,包含的考点很多,涉及的题型包括句法结构、病句辨析、标点使用和修辞运用等。
句法结构的考点同时也为难点的是把/被字句、兼语句、连谓句、存现句、双宾句以及句子成分的划分。病句辨析主要考查对六大病句类型的区分。标点使用的考点主要为几个易混标点的辨析。修辞运用则主要考查对修辞格类型的判断。
本章将分四个专项对以上四种题型进行逐一讲解。
专项一句法结构
■基础深度提升
内容提要 | |
学习目标 | 了解句子的各种成分 |
学习内容 | 句子的六大成分 |
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叫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现代汉语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知识点 ——句子的六大成分
1.主语
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
【示例一】 中国人民奋勇向前。
点拨:“中国人民”是主语,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
【示例二】 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点拨:“公正廉洁”是主语,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事”。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示例一】 树叶黄了。
点拨:“黄了”是形容词性谓语,说明主语“怎么样”。
【示例二】 今天端午节。
点拨:“端午节”是名词性谓语,说明主语“是什么”。
3.宾语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示例一】 班上走了两位同学。
点拨:“同学”是宾语,回答“谁”的问题。
【示例二】 他说他不来了。
点拨:“他不来了”是宾语,回答“什么”的问题。
4.定语
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示例一】 (三杯)(美)酒敬亲人。
点拨:“三杯”、“美”是定语,修饰名词“酒”,表示数量、性质。
【示例二】 (中国)的政策符合(中国)的特色。
点拨:“中国”是定语,分别限制“政策”、“特色”,表示所属。
5.状语
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示例一】 他〔已经〕离开了。
点拨:“已经”是状语,修饰谓语“离开”,表示状态。
【示例二】 〔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点拨:“在杭州”是状语,此处状语前置,限制谓语“游览”,表示处所。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示例一】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点拨:“过分”是补语,在形容词“聪明”后面,补充说明“聪明”的程度。
【示例二】 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
点拨:“在田野里”是补语,在动词“游荡”后面,补充说明“游荡”的处所。
综上所述,在一个比较完整的陈述句中,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一般是: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示例】 (所有)(接受任务)的员工〔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迅速〕地做<完>了(这个)项目。
■阶段练习
请用规范的符号划出下列各句的成分。
1.我看见你在睡觉。
2.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3.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4.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
5.大伙都散了。
6.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渐成气候。
7.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
8.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图画。
9.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
10.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11.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2.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1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草原上奔驰。
14.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15.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参考答案
1.我看见你在睡觉。
2.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3.(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4.(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
5.大伙〔都〕散了。
6.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渐成气候。
7.(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
8.(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图画。
9.(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
10.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11.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2.(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1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草原上〕奔驰。
14.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15.(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脸上〕〔直〕〔往下〕落。
专项二病句辨析
■基础深度提升
内容提要 | |
学习目标 | 了解病句的基本类型 |
学习内容 | 病句的六大常见病因 |
知识点二 ——成分赘余
成分赘余,实际上就是句子中出现了重复表达的内容。常见的容易出现赘余的情形有:词语隐含义与已提供的语境义重复、虚词多余等。
【示例一】 当前,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利用各种办法来提高农民的收入。
点拨:“当前”与“当务之急”的“当”语意重复,应删去“当前”。
【示例二】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点拨:虚词“所”多余,应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示例三】 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见状不禁噗嗤一声笑起来。
点拨:“见状”的“见”与“看到”重复,应删去“见状”。
■知识点三 ——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是把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起,造成结构混乱、语义不清的语法错误。
【示例一】 一部影视作品,要想有高的收视率或票房价值,作品本身要有质量和必要的包装宣传缺一不可。
点拨:“要有……”和“……缺一不可”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中,去掉其中之一。
【示例二】 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是由于菜农们精心管理的结果。
点拨:“由于……”与“……的结果”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中,去掉其中之一。
■阶段练习
判断下列各句是否有语病,若有,请指出并改正。
1.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
2.某国政府明令禁止取缔建立对冲基金。
3.古人尚且能闻过则喜,今天有些人却常常讳疾忌医,这实在不应该。
4.卫星遥感监测小麦品质这一成果成功后,可以用来确定一个地区适宜栽培的小麦品种,并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科学种植,提高小麦品质,实现优质优价,增加农民收入。
5.出席表彰大会的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人人情绪高涨、精神振奋。
参考答案
1.宾语残缺。在“生活”后加上宾语“水平”。
2.停顿歧义。“明令禁止取缔建立对冲基金”因停顿位置不同,可有两种理解,一是:“明令禁止取缔/建立对冲基金”,即“禁止”和“取缔”并列,共同支配“建立对冲基金”;二是“明令禁止/取缔建立对冲基金”,即禁止的是“取缔建立对冲基金”。
3.正确。
4.主语残缺。删去“成功后”。
5.正确。
专项三标点的正确使用
■基础深度提升
内容提要 | |
学习目标 | 了解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
学习内容 | 各种标点符号的普通用法 |
各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它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能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的结构,辨明不同语气,准确理解句意。
公务员考试中考查较多的是问号、顿号、逗号、冒号、引号、省略号、括号、书名号八种标点。
知识点一 ——问号的用法
1.问号的普通用法
(1)疑问句末尾用问号。
【示例】 请问你在找谁?
(2)反问句和设问句的末尾用问号。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已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示例】 是什么造就了他的辉煌?是他坚定的信念。
(3)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示例】 请给老人让个座好吗?
2.问号的特殊用法
(1)倒装的问句,问号应该放在句末。
【示例】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你?
(2)连续问句,各问句后均用问号。连续发问的问句,每句都要回答(设问、反问等修辞问句除外,因为那是明知故问),所以每句都要使用问号。
【示例】 什么?你再说一遍!人救出来了?我弟弟呢?也救出来了?
(3)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 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4)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哪里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种陈述语气,因而不能用问号。
【示例】 我怎么知道你是谁。
知识点二 ——顿号的用法
1.顿号的普通用法
(1)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示例】 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等从事创作性工作的人往往对政治乃至于宗教,都有广泛的兴趣。
(2)句子内部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
【示例】 懂文明、讲礼貌、知礼仪是少先队员应有的美德。
(3)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小的并列词语用顿号,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示例】 神话剧《天仙配》、《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女驸马》,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等都是黄梅戏的代表剧目。
2.顿号的特殊用法
(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示例】 ①这可能是此书第二三节里面的内容。
②此书第二、三节都是同样的内容。
(2)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示例】 中国新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时期。
(3)集合词语(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念起来不停顿,不用顿号。
【示例】 兄弟姐妹之间一定要和睦相处。
知识点八 ——书名号的用法
1.书名号的普通用法
(1)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
【示例】 《释名·释典·艺》
(2)书名、报名、刊名、篇名、剧名等简称时仍用书名号,不用引号。
【示例】 《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简称《规定》。
(3)书名里面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用双书名号,里面用单书名号。
【示例】 《新解〈红楼梦〉》
2.书名号的特殊用法
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等名;而网站名、专栏名、专题名、丛书、单位等名称不能用。
【示例】 《文学报》每周四在上海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
■阶段练习
判断下列各句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若错误,请在横线处改正。
1.你到底去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2.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
3.那座山距这儿有五、六百米远。
4.《新华网》的那篇报道很真实。
5.你过来了么?还是仍旧在那?
参考答案
1.错误。参考问号的特殊用法(1)——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故该句中间的问号应改成逗号,句末用问号。
2.错误。参考冒号的特殊用法(1)——冒号要管到句终,该句中冒号只管到“歧途”,故“歧途”后的逗号应改成句号。
3.错误。参考顿号的特殊用法(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故该句中的顿号应删去。
4.错误。参考书名号的特殊用法——网站名不能用书名号,故该句的书名号应删去。
5.错误。参考问号的特殊用法(3)——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则用逗号,故该句前面的问号应改成逗号。
专项四修辞运用
■基础深度提升
内容提要 | |
学习目标 | 了解常用修辞格的类型 |
学习内容 |
十种常用修辞格的定义 |
十种常用修辞格的作用 | |
十种常用修辞格的类别 |
修辞,简单地说,就是调整、修饰语言。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去表达,而它们的表达效果是不一样的,这里就有一个选择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作用,根据题旨、情景,选择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来加强表达效果的语言活动,就是修辞。
知识点一 ——对比
1.定义
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加以比较的修辞方法。
2.作用
运用对比,能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3.类别
(1)两体对比:即把不同事物针锋相对的某个方面加以比较。
【示例】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一体两面对比:即从一个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问题。
【示例】 当面说得好听,背后又在捣鬼,这就是两面派行为的表现。
知识点二 ——衬托
1.定义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的修辞方法。
2.作用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3.类别
(1)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示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2)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示例】 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东西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
知识点三 ——比喻
1.定义
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又叫打比方。
2.作用
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3.类别
(1)明喻。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乙(喻体)。喻词主要包括:像、似、若、犹、好像、仿佛、好比。
【示例】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2)暗喻。形式可简缩为:甲是乙。喻词主要包括: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
【示例】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注意: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3)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示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知识点四 ——借代
1.定义
不用事物本来的名称,而用和它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的名称来代替的修辞方法。原来的事物叫“本体”,被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2.作用
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具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3.类别
(1)部分代整体。
【示例】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2)特征代本体。
【示例】 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用特征“大胡子”代替人)
(3)具体代抽象。
【示例】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用具体的“一针一线”代替抽象的群众的一切财产)
(4)专名代泛称。
【示例】 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用专名“诸葛亮”代替所有聪明的人)
知识点五 ——通感
1.定义
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2.作用
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3.类别
(1)形容通感:借助形容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相沟通。
【示例】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浓黑”本是客观存在的能作用于视觉器官的现象,鲁迅先生用来形容主观感觉“悲凉”,就更确切地刻画了旧中国的极度黑暗,深化了文章的意境。)
(2)比喻通感:借助比喻的形式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相沟通。
【示例】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的“光和影”与听觉的“旋律”、“名曲”构成了通感。用“旋律”、“名曲”喻指光和影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的色调,作者的艺术感受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勾画而诉之于听觉,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相通之处。)
阶段练习
判断下列各句是否使用了修辞格?若有,请指出具体运用了何种类型的修辞格?
1.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地击打。
2.他骄傲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尾巴就翘得天样高。
3.看到她,我仿佛就看到了她母亲年轻时候的样子。
4.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5.远处来了两个红领巾。
6.这么简单的数学题,难道你不会吗?
7.他的嗓子像铜钟一样,十里地都能听见。
8.南国初春,处处鸟语花香;北方冬日,天地一片苍茫
9.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10.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参考答案
1.【答案】通感。解析:视觉的“晃动着”与听觉的“鼓点有节奏地击打”构成通感。
2.【答案】拟物和夸张。解析:他是“人”,不会有尾巴,此处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格。此外,“天样高”也存在夸张的成分。
3.【答案】未运用修辞格。解析:“她”和“她母亲”为同一类事物,不构成比喻修辞。此处的比喻词“仿佛”表示想象的意思。
4.【答案】暗喻。解析:“层峦叠嶂”为本体,“水墨山水”为喻体,“成了”为比喻词,此处运用的比喻属于暗喻。
5.【答案】借代。解析:“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此处属于用特征代本体。
6.【答案】反问。解析:句中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意为这么简单的数学题,你应该会。
7.【答案】夸张和比喻。解析:“十里地都能听见”夸大了传播的范围,属夸张手法。此外,“像铜钟一样”把嗓子比喻为铜钟,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8.【答案】对比和对偶。解析:“南国”和“北方”的比较使用了对比修辞。此外,句中的两个句子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还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9.【答案】拟人。解析:将句中的雨滴拟人化,说她在跳舞。
10.【答案】借代。解析:以专名“雷锋”借代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人。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